新鍊金術
第五章 會讓你變成什麼也不是的權力
「熱切的慾求權力。」
「……而弟子應該貪圖的權力,是那種會讓他在人們的眼中看起來什麼也不是的權力。」
我們會越來越深入矛盾之處。宗教的語言註定會是矛盾的。在表面上,它看起來是不合理的。在某方面它是如此的,因為它超越了理性。這句經文說:「熱切的慾求權力。」但是那種權力會讓你變得什麼也不是。你會變成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我們慾求權力是為了變成某個人。財富可以給你權力、政治可以給你權力、權勢可以給你權力。我們慾求成為某人的權力,而這句經文說:「熱切的慾求權力。」但是是那種會讓你變成無名小卒、什麼都不是的權力。
有兩種權力的類型。一種是你可以由別人身上累積而來的權力,那種可以由別人給你、也可以由別人帶走的權力。它要依靠別人。那種依靠別人的權力會讓你在別人的眼中變成重要人物。你還是會和以前一樣,但是在別人的眼中你會變成重要人物。這種自以為是的想法就是所謂的自我。而自我就是障礙。
要慾求那種權力、第二類的權力,那會讓你覺得你是無名小卒。要覺得「我是無名小卒」是很困難的。每個人都認為他是重要人物,不管別人同不同意。每個人都認為他是重要人物!這就是平凡;每個平凡的頭腦都認為他是重要人物。當你了解你是無名小卒的那一刻,你就變成不平凡的、稀有的、獨一無二的、無可比擬的花朵。這種沒沒無聞的感覺會在你的內在創造出一種空間。自我溶解了,你虛假的中心已經不復存在。你變成了空間。現在永恆能夠進入你裡面。這種空間、這種虛空,可以讓存在在你裡面開花。
你被你自以為是的想法填滿了。你是某種人物。頭腦是如此的狡猾,你甚至可以經由沒沒無聞來創造出自以為是的想法。我要告訴你一個故事:
一位回教的皇帝,在某個宗教節日中在清真寺祈禱著。他正在對神說著:「我是無名小卒。我什麼都不是。請憐憫我。」
然後突然間他聽到有一個乞丐也在附近祈禱著。他也在說:「我是無名小卒。請憐憫我。」
皇帝覺得被冒犯了!他看著乞丐然後說:「聽著,是誰在跟我爭?當我說:『我是無名小卒。』時,還有誰敢說:『我是無名小井。』呢?是誰想要跟我爭呢?」
甚至在沒沒無聞這方面你都可以成為一個競爭者。那麼整個重點就被錯過了。皇帝無法容忍另一個人在他面前也宣稱自己是無名小卒。當他對神說他是無名小卒時,他並不是真心認為他是無名小卒。經由沒沒無聞他正在創造自以為是的想法。你可以從什麼都不是之中創造出自我。
要記住自我是世界中的權力,而就神性來說它是無能為力的。每一件在世界上似乎是有權力的東西在神性的層面上會是無能為力的。在那裡,沒有權力才是權力。耶穌一直對弟子說:「要在靈性上成為貧窮的。」不只是貧窮而已,因為你可以不在靈性上貧窮而變成窮人。那麼甚至貧窮都會變成一種財富。如果你對它感覺到自我,那麼你的貧窮並不是貧窮。它並不是靈性上的貧窮。
所以耶穌一直在重覆:「要成為貧窮的、在靈性上要成為貧窮的。」否則你可以成為一個街上的乞丐,你離開了每一樣東西,但是現在你卻執著於離開每一樣東西;你執著於你的棄俗。你已經從你的貧窮中製造了富有;你覺得很自大。看看那些出家人、僧侶、比丘。看著他們的眼睛。他們有一種深沉的自大,而那是來自於離開世界、來自於棄俗。他們拋棄了世界,但是他們的棄俗已經變成了一種銀行戶頭。他們覺得很自大;他們因此而覺得有優越感。當耶穌說:「要在靈性上成為貧窮的。」時,他的意思是:不要對任何人有優越感。
記住,他並不是指要有自卑感。這就是問題所在。他不是指要有自卑感,因為如果你有自卑感、如果你覺得你很自卑,那只是優越感再度以倒立的姿態出現而已。倒立的優越感會變成自卑感。如果你覺得你自己很自卑,那麼要變成有優越感的渴望就還在。
當耶穌說:「要在靈性上成為貧窮的。」他並不只是指不要有優越感。但是他也是指不要有自卑感,他的意思是:只要做自己就好。不要與別人比較;只要自在的與自己相處就好。
那麼你就是無名小卒,因為自以為是的想法需要比較。如果沒有比較你怎麼能夠成為重要人物呢?你是更美的,你絕對不會只是美而已。你從來無法是單純的美;你總是比別人更美。在與別人比較當中你就是富有的,你就是更有知識的。優越感與自卑感一直都是比較。當你與別人比較時你就是重要人物。如果沒有了比較,那麼你是誰呢?你無法只是美麗的,你能嗎?你無法只是聰明的,你能嗎?
想想看:你單獨一人在地球上;全人類都消失了。你會變成什麼?聰明還是愚蠢?美麗還是醜陋?偉人還是普通人?你會變成什麼?你單獨一人在地球上、全人類都消失了,你只會是你自己。你將無法說:「我是這個或那個。」你不會變成任何人。你會是無名小卒。
真正的門徒就是真正的棄俗,那是指好像整個宇宙、全人類都消失,而你是單獨一人。沒有比較的可能性。那麼你是誰?你是無名小卒。這種沒沒無聞的性質就是權力、就是神性世界中的權力。
耶穌說:「那些在這個世界中得第一名的人在神的王國中會是最後一名,而那些在這裡是最後一名的人在神的王國中會是第一名。」世界中的權力在神性的旅程中會變成沒有權力的,而那些在世界中沒有權力的東西在神性的旅程中卻是權力。
這句經文說:「熱切的慾求權力。」但是要記住「權力」的意思。那就是沒有權力。那是一種沒沒無聞、什麼也不是、空無的感覺。「而弟子應該貪圖的權力,是那種會讓他在人們的眼中看起來什麼也不是的權力。」
「強烈的慾求平靜。」
「你應該欲求的平靜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打擾的平靜,而在其中靈魂就像靜止的礁湖上面的神聖之花一樣的成長著。」
「強烈的慾求平靜。」沒有人會欲求平靜。你一直在談論平靜、一直在欺騙自己說你是慾求平靜的,但是沒有人會慾求平靜,因為一旦它被慾求、平靜就發生了。而那種事還沒有發生在你的身上。
沒有人慾求平靜。即使你說你是慾求平靜的人,你也不會去慾求它。因為這是終極法則之一:如果你「慾求平靜」它就會發生。那麼事情到底是出了什麼錯?
許多人來找我。有一個學生來找我,他正要參加碩士學位的最後考試。他問我:「我要怎樣才能平靜?我要怎樣才能安靜?幫助我。我慾求平靜。我是如此的深受打擾、如此的緊張。」
我問他:「為什麼你慾求平靜?」
他說:「我想要得到金牌獎章。快要考試了。我是一流的學生,但是這將是我最後一次的考試,而我慾求金牌獎章。如果我的頭腦那麼緊張,那我怎麼能夠得到它呢?所以請幫助我變得平靜。」
看看這種矛盾的情況!這種事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我告訴他:「如果沒有考試、如果你沒有得到金牌獎章的慾望、如果你沒有成為一流的野心,你的內在還會有任何的打擾嗎?你的平靜會被打擾嗎?」
他說:「不。為什麼?那樣的話就沒有問題了。我會是平靜的。但是現在快要考試了,而我慾求金牌獎章。所以請幫助我變成平靜的人。」
野心正在摧毀他的平靜。他一直在執著於他的野心,卻仍然慾求平靜。要用平靜來為野心服務是不可能的;那是互相矛盾的。野心無法是平靜的。想要成功的貪婪無法是平靜的。
如果你慾求平靜,要慾求平靜本身。不要把它當成一種得到其他東西的手段。它無法被當成一種手段。當這句經文說:「強烈的慾求平靜。」時,它是指把平靜當成目的,而不是手段。沒有人會慾求手段。人們會慾求目的,而因為目的,人們才會慾求手段。但是平靜絕對無法變成一種手段。在存在之中所有美麗的、真實的、好的、深刻的東西都無法變成一種手段。它一直都是目的。但是我們甚至連神都想要將它變成手段。沒有人會慾求神本身;我們為了其他目的而慾求神。那麼這種慾求就是假的。
那就是當我說除非一個人慾求平靜本身、否則沒有人會慾求平靜時的意思。如果你將它當成目的,你就可以輕易的達成它。慾求平靜本身,平靜就會發生,因為在慾求平靜當中,野心就會自己掉落;在慾求平靜當中,憂慮就會自己消失;在慾求平靜當中,痛苦就會自己消失。如果你一直有野心、慾求成功、想要變成這個或那個、想要變成某人,那麼平靜就不會發生在你身上。那麼你還是會憂慮、緊張。
你還是會痛苦,而不論你做什麼都不會有幫助。所以要弄清楚。如果你想要平靜,要直接把它當成目的。那麼慾求平靜這件事本身就會轉變你。
事實上,平靜是很自然的。那不是某種必須被慾求的東西。是你、是你自己打擾了它。它已經存在了。平靜對你來說是很自然的;那是你的存在本身。你用野心打擾了它,你用貪婪、憤怒、暴力打擾了它。它已經存在了,但是你打擾了它。
不要打擾它!如果你真的慾求它,你就不會打擾它。那麼你就會開始去感覺它。
要得到平靜,一個人必須移開阻擋它的東西。找出你不平靜的原因。為什麼?然後移除原因。如果是野心在打擾它,那就擺脫野心,然後平靜就會發生。平靜已經存在了;你不需要去嘗試。只要察覺你為什麼在打擾它,然後就不要再打擾它了,就這樣。而平靜會發生。那就是我說平靜真的被慾求時它就會馬上發生的原因。連一刻都不需要等。
「要不顧一切的慾求佔有物。」
這句經文似乎非常危險:「要不顧一切的慾求佔有物。」佔有物?這個字本身就會在頭腦中創造出一種打擾,因為所有偉大的導師們都曾經說:不要慾求佔有物。佛陀說:「要變得不佔有。」馬哈維亞說:「Aparigraha:不佔有。」耶穌說:「離開所有的財富、所有的佔有物。」
耶穌說:「甚至連一隻駱駝都可以穿過針眼,但是一個富人卻無法通過神之王國的大門。」這句經文說:「要不顧一切的慾求佔有物。」但是這句經文是很美的。它和馬哈維亞、佛陀、耶穌所講的話是一樣的,但是它是以一種矛盾的方式來講的。
它是說所有你認為是佔有物的東西並不是佔有物,因為你無法真正的佔有它們。你能夠佔有東西嗎?你能夠佔有別人嗎?你能夠佔有世上的任何東西嗎?你只能騙你自己說你佔有了某種東西。你無法真正佔有任何東西,因為死亡會摧毀每一件東西。
還有一件事:不論你佔有什麼,它都會變成佔有你的人。佔有者被他的佔有物所佔有。你變成了一個奴隸;你不是主人。所以說你佔有世界又有什麼用呢?沒有人佔有任何東西。只有一樣東西可以被佔有,而那就是你自己。其他的東西都無法被佔有。
你只能做自己的主人。如果你試著成為別人的主人,你只會成為一個奴隸。你也許會稱這種奴性為「使喚」,你也許會將它貼上「使喚」的標籤,但是你只是在欺騙你自己而已。欺騙就是欺騙。只是藉著改變標籤並不會改變什麼。
看看你的佔有物。你佔有它們嗎?如果你的房子毀了你會大哭大叫、你會發瘋;但是如果你死了,你的房子將不會哭泣、它不會發瘋。所以誰才是真正的主人呢?房子擁有你。它一點也不關心你:不論你是死是活。事實上如果你離開它還會覺得非常好。它會更自在。它不會依賴你。你只是在打擾它的平靜。如果你死了,房子會覺得很好。所以誰才是佔有者呢?
只有自己才能夠被佔有,以這種感覺來說這段經文是很有意義的。而如果你無法佔有你自己,你認為你還能佔有別的東西嗎?
所以要成為一個主人、要成為你自己的主人,不要努力的去佔有任何東西。我不是指離開每件東西。那不是重點。使用每件東西,但是不要以佔有的觀點來思考。使用房子,但是不要成為擁有者。使用財富,不要成為它的擁有者。使用整個世界,但是不要認為你佔有它。你只是一個路過的旅人。你累了,你在一棵樹下休息。但是你不會佔有這棵樹。而如果你不佔有它,你就會對這棵樹升起一種深刻的感激之情。當你在傍晚離開時,你會感謝它。你會很感激,因為當你疲倦而且路上很熱的時候,這棵樹給了你遮蔽之處;這棵樹是涼爽的。但是不要試著去佔有這棵樹,否則你不會感覺到感激之情。
當你佔有的時候,你不會感激。不要佔有你的妻子、不要佔有你的丈夫。當你疲倦的時候,你的妻子給了你她的愛。要對那個愛心懷感激。
而如果你不佔有你的妻子,你就不會被她佔有。真正的關係只有在不佔有的時候才會出現。如果有佔有,就會有衝突。丈夫與妻子會一直爭吵;你無法找到關係更密切的敵人了。他們是親密的敵人;他們共同生存,只是為了要與對方爭吵。整個關係都被毒化了,因為丈夫試著要佔有妻子、而妻子試著要佔有丈夫,而誰也佔有不了誰;佔有是不可能的。你只能佔有你自己;那是唯一有可能的東西,別的東西都是不可能被佔有的。但是當一個人試著去佔有、並且去做不可能的事的時候,每一件事情就是錯誤的;人際關係被毒化了。生命變成了一件悲慘的事。
「要不顧一切的慾求佔有物。」
「但是那些佔有物只能屬於純潔的靈魂,而且要被所有純潔的靈魂平等的佔有。因此只有在合而為一的時候這些佔有物才會變成整體特別的財產。純潔的靈魂要盡可能的渴求這種佔有物,然後你才會為生命合而為一的精神累積財富,而那個財富就是你真實的自己。」
第五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