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鍊金術
第六章 找出道路
「找出道路。」
『……停下來考慮一下。這條路是你慾求的嗎?或者是在要由你自己去攀登的很高的地方、你要去完成的偉大未來在你的眼中有模糊的遠景呢?要警覺。這條路是要為了它自己、而不是為了你即將踏上它的腳而被看見的。』
找出道路。道路是未知的。它無法由別人來讓你了解;它無法由別人來給你。道路是無法被顯示的、是無法被傳達的。你必須尋去找它。
通常,我們都會認為我們必須去尋找目標,但是我們已經有道路了。有許多人們一直在談論的道路,而他們都達到了相同的目標。目標必須被發現、必須被達到,但是道路呢?道路是垂手可得的。事實上,它太容易得到了,道路太多條了。
但是事情並非如此,因為目標與道路並不是兩回事。道路本身變成了目標。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因為道路與目標並不是兩回事。當你走在道路上面時,道路就把它自己轉變成了目標。真正要做的事情不是去想著目標。要想的最基本的事必須是道路。要發現道路:「找出道路。」
但是我們的頭腦是如此的受到制約,以致於每個人都認為他一生下來就已經被給予了一條道路。有人是基督徒、有人是印度教徒、有人是回教徒。他們認為道路是由社會、文化、教育給予他們的。不,道路無法被給予。社會、文化、教育都無法給予你道路。你必須去尋找它,因為經由尋找,你就會被轉變。
一條被借來的道路是死的道路。你無法走在它的上面;它不會把你帶到任何地方。你可以相信它、你可以從中得到慰藉、你可以因為它而拖延你的旅程,因為你知道那條路、你可以在任何時候走上它,但是你的旅途開始的那一刻,借來的、被給予的道路將不會是有幫助的。
你必須去尋找自己的道路。要去找它很難;可能會犯許多錯。但是不犯錯是得不到東西的,所以要勇於犯錯。你也許走上了錯誤的途徑,但是與其完全不動、還不如走上錯誤的途徑,因為至少你從移動之中學到了東西,你至少學到了什麼是錯誤的途徑。那也是很好的,因為消去法是有幫助的。你會走這條路,並且找出它的錯誤。你會走另一條路,並且找出它的錯誤。而透過知道了錯誤是什麼,你就會了解什麼是才是正確的。
所以不要害怕犯錯,不要害怕走錯路。那些害怕犯錯、害怕走錯路的人會變得癱瘓。那麼他們就還是留在原地;他們永遠不會移動。
要勇敢的去找出你自己的路。不要模仿別人的路。模仿不會帶領你走向自由。那不是照這條路或那條路走的問題;問題在於尋找。當一個尋求者而不是一個追隨者。要好好的了解其中的差別。
追隨者就是模仿者。尋求者也會追隨別人,但是他不是模仿者。尋求者也會追隨別人,但是他是為了尋找、發現而追隨的。他仍然是警覺的、覺知的。追隨者會變得盲目、變得依賴,他是精神上的奴隸。他把責任丟到別人的肩上,然後就等待著。尋道者對他自己負責。他是警覺的、負責的,他每天都會發現新事物、他每天都會實驗新事物。他對新的事物是不害怕的、脆弱的、敞開的,他準備好去進入他看到的任何新層面。如果他感覺他走的路是錯的,他也不會說:「但是我已經對這條路投下許多的投資了。我現在無法改變了。」他會放棄這條路、放棄他全部的投資,然後回到起點再從ABC開始學起。
尋求者總是準備去改變,但是追隨者是固執的。與其去重見光明他寧願閉上眼睛,因為他已經投資了太多東西了。
有一位耆那教僧侶來找我。他說他當了三十年的耆那教僧侶。「我現在了解我選擇的路並不適合我,但是我現在無法離開這條路了,因為如果我離開的話我要做什麼呢?我沒有受過教育。我從小就開始做僧侶。這三十年的僧侶生涯使我完全的依賴別人。我無法做任何事;我無法做任何勞力工作。而且我是如此的受人尊敬!甚至大城市的首長都會對我行禮。如果我不當僧侶的話——我知道那不適合我——那些對我行禮的人甚至連最小的工作都不會給我。所以我該怎麼辦?」
在其中有太多的投資。全部的權威、尊敬、尊崇現在都變得岌岌可危。所以我告訴他:「如果你是真正的尋求者的話,就放棄全部的東西。去做一個乞丐或傻瓜,但是不要再做一個虛假的人了。當你了解這條路不適合你的時候,就把所有經由這條路而得來的東西都丟掉。不要再做一個虛假的、不真實的人了。」
他說:「我會想一想。但是似乎很困難。」
他想了三年。他沒有回來找過我。他不會來了。他是追隨者、而不是尋求者。尋求者在了解某件事不適合他的那一刻就會把它丟掉。他不會猶豫。這句經文說:「找出道路。」成為尋求者,不要成為信徒。
「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
當你找到某種吸引你的東西時,當你找到某種對你的理性、邏輯、頭腦而言看起來是合理的、真實的東西時,那還是不夠的。你的理性也許會說它是真的,但是它也許不是真的。除非你用它做實驗、除非你由它而經驗到某種東西,否則你是不會發現什麼東西的。經由邏輯是不會發現什麼東西的。邏輯是有幫助的,但是不要讓它成為最終的衡量標準。最終的衡量標準一直都在內在。是實證與經驗。除非你得到經驗,否則不要相信你已經找到了它、你已經看到道路了。只有透過經驗理論才會變成真理。
「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當你找到了一種技巧、一條道路時,要退回內在、往內在走。在裡面做實驗:以你的主觀、你的心來做實驗。要去經驗它。不要只是一直在想著靜心是什麼。去做它!只有那樣你才會知道它是什麼。某個技巧對你而言也許沒有效。那麼就丟掉它然後再試另一個。世上有幾百種靜心技巧。一定會有一種適合你的技巧。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為自由而奮鬥,每一種類型的人都得到了自由。每一種類型的靜心都被找出來了。你並不是新型的人;你這種人以前就出現過了。以前有許多像你一樣的人,而他們已經走過了這條路。許多技巧已經被發現了。
去嘗試。但是當你試的時候要真誠、認真。用你全部的能量去試。如果某種特別的技巧沒有產生任何結果,那麼就把它丟掉再試另一種。
在以前,當弟子去找師父時,師父會觀察的第一件事情是弟子是否適合他、還有他是否適合這個弟子。如果師父認為這個弟子不該和他在一起、如果他認為別人對這個弟子會更有幫助,即使是一個反對他的人,他也會對弟子說:「去找那個師父!」
弟子會說:「但是我聽說他是反對你的。他說你做的事是錯的。」
師父會說:「不要在乎他說什麼。他適合你,他的方法會適合你。去找他。去他那裡試試看。」
繼續去嘗試不同的技巧,但是要用你的全心全意去嘗試。否則你也許會丟棄一個正好適合你技巧。所以要用全心全意去嘗試。如果事情發生了,那很好。繼續走下去,深入的走下去。但是如果你用了全部的心思與能量試了卻什麼也沒發生,那麼就把這個技巧丟掉;它不適合你。但是在你試過之前、在你全心全意試過之前不要丟掉它。「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
「藉著勇敢的向外前進而尋找道路。」
即使你實驗了一種技巧,並且在內在得到了某種經驗,也很有可能只是一種妄想而已。那也許只是一種頭腦的保護、一種夢境、一種願望的滿足而已。不要認為你已經得到了道路。現在,不論你在內在得到了什麼,要在外面試它。不論你在內心了解了什麼,要在你的人格上轉變它;現在要去活出它。你已經經驗到它了。現在要活出它、讓它變成你的生命。如果你感覺到透過這種經驗寂靜已經發生在你身上,就讓寂靜繼續移動、讓你四周寂靜的波紋超越你。讓你的寂靜傳到別人那裡。讓別人也感覺到你已經變得寂靜了。
如果你一直對外界生氣,而你仍然說:「我是一個偉大的靜心者。」你只是在迷惑你自己而已。不要迷惑、不要欺騙,因為你會是唯一的輸家。不論你內在發生了什麼事,如果你感覺到你已經經驗了內在之光……。要怎樣才能知道它是妄想還是真實呢?衡量的標準是你的外在的生命也要隨之改變才行。
如果你真的經驗了內在之光,性會消失。愛會出現在你身上,但是性會消失;性慾會消失。愛,一種非常有愛心的個性,會取而代之。將不會有性的慾望。如果性的慾望還在,你就還沒有經驗到內在之光。那麼內在之光只是一種頭腦的保護而已。
依此類推。不論你在內在經驗到什麼都必須表現出來。你必須讓它進入你的生命,因為那才是真正的測試、真正的衡量標準。如果你進入了深沉的寂靜,憎恨會離開。如果它還在、它還沒被完全轉變為愛,那你就還沒有感覺到內在的寂靜。帶著恨意,是不可能有內在寂靜的。你也許會感覺到某種被培養的東西,你也許已經培養了一種寂靜……。
如果你反覆唸著一句咒語,你會創造出一種培養出來的、虛假的寂靜,但是你外在的生命仍然是一樣的。如果內在改變了,外在也必須改變,但是反過來則不見得是真的。你可以改變外在而不需要內在的改變。那就是所謂的偽善。你可以改變外在,你可以在外界非常的有愛心,而內在卻充滿憎恨。你改變了外在,你創造了一種虛假的面具、一種門面。
到處都看得到這種事,特別是在這個有許多宗教的國家裡。唯一的結果是:一個偽善的社會。是面具,而不是真正的臉孔。看著任何一張臉,然後你就會發現那是不真實的。有別的東西隱藏在它後面,那是某種完全相反的東西。
你可以改變外在而不需要改變內在。但是如果內在改變了,外在也無可避免的必須改變。當內在改變了,外在也自動的改變了。如果外在沒有改變,那麼你的內在改變只是一種妄想而已。
這三句經文是非常有意義的:
「找出道路。」
「藉著退回內在而尋找道路。」
「藉著勇敢的向外前進而尋找道路。」
第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