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問答選集

第二十五章 與父親和解

 

  葛吉夫楓丹白露的學校大門上寫著:「如果你還沒有與你的父親和解,請回吧。首先與你的父親和解,然後再來。除非你尊敬你的父親,否則你無法成長。」奇怪?!為什麼呢?這和求道有什麼關係?

  畢達哥拉斯似乎是第一個直白地說出這一點的人:做個好孩子……做個好孩子是什麼意思?這意味著成為一個奴隸、完全服從嗎?如果你是個奴隸,你並不是一個好孩子。如果你完全服從,你只是個偽君子。那做個好孩子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問人們,他們會說:「一個好孩子意味著:你的父親怎麼說,你就怎麼做。」沒有那麼簡單,因為你可以表面服從而內心抗拒。那就是小孩子不得不做的事情!他們是無助的。不管他們的父母說什麼,不管願不願意、情不情願,他們都要去做——他們不得不去做。那創造出一種內心的分裂。他們變成了兩個人。他們開始變得虛偽、虛假。

  所以一種方式是通常的看法:只要聽你父親的話,你就是個好孩子。這並不是畢達哥拉斯的意思。那他的意思是反抗父親,跟他對抗,和他唱反調?成為一個嬉皮或雅皮,他說要留短髮就留長髮;如果他說:「每天洗澡」,那就長年故意不洗澡;如果他說「清潔近乎神」,那就弄髒自己,宣稱骯髒近乎神。不,那也不是做個好孩子的意思。

  事實上,世界上出現第二種情況就是因為第一種情況持續得太久。大量的強迫服從導致了一種逆反。

  那什麼樣的人才是一個好孩子呢?一個好孩子是一個警覺、理性、尊重事實的人;他聆聽他的父親,因為父親知道得更多——父親經歷過,體驗過人生,有更多的經驗。他聆聽他的父親。他試圖理解他的父親。他是敞開的。他並不急於服從或不服從。

  一個好孩子是一個願意聆聽,願意理解,願意學習的人。如果你覺得贊同你的父親,那就去做。如果你覺得不贊同你的父親,那就說出來。不存在逆反的問題。只要直接說你不贊同。你會去做,但那是被迫的,那會讓你虛偽。如果你的父親堅持,你會去做,但那會讓你虛偽,那會讓你分裂、身心不一。它會分裂你。

  父親與孩子之間需要很好的交流,因為父親代表過去,孩子代表未來。一座橋樑是需要的。它不可能是單向的,所以不僅孩子要是好孩子,最後父親也得是好父親。他要創造出一種讓靜心容易成長的家庭氛圍。

  一個好孩子是一個警覺的人,他覺得對的時候願意服從父親,他覺得不對的時候願意對父親說:「我不願去做——那是虛偽的,不是真心的。」如果有時他自己不能決定,他願意追隨父親,因為也許有的事情你無法判斷對錯。那就追隨父親,他更清楚。

  父親代表過去。父親代表所有的父親形象——你所有的長輩。父親只是象徵著所有比你更有閱歷、更有經驗的人——老師,長者。極大的敬意是需要的——敬重他們的人生,敬重他們的經驗。

  不需要成為奴隸,也不需要反抗他們。

  理解是需要的——既不是服從也不是反抗。如果出於理解而服從,那服從就是美麗的;如果有時候出於理解而反抗,那反抗也是美麗的。但它必須出於理解,而不是逆反。

  有的人因為他們的父親讓他們去做某些事情,他們就不去做。他們怎麼可能去做呢?就因為他們的父親說去做,他們就不可能去做——他們會做相反的事情。他們的自我發生了衝突。還有的人明知是錯誤的,但因為他們的父親說去做,他們就去做。兩種人都是錯誤的。

  好孩子聆聽自己的父親、所有的師長,他懷著極大的敬意,敞開,不帶結論,他試著去理解。然後不管他的存在出現什麼決定,不管是服從還是不服從,他都會追隨。這既不是逆反也不是服從,這是出於理解的行動。

Philosophia Perennis, Vol 1 #1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