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的靜心

三月 從黑暗跳到光明

1號

  人類並不是他從外表顯不出來的那麼小。他的內在包含著整片天空,在他身上包含著所有的海洋。是的,他看起來像是一滴露珠,他的外表非常容易誤導人,而科學仍舊是在他的外表——那顆露珠——上下功夫。

  那些曾經更深地穿透進入人類意識領域的人皆訝異於他們的發現——當你走得愈深時,人的存在就會變得愈浩翰廣大。常你連到人最核心部分時,他就是這整個宇宙。那就是神性的經驗。靜心,並且愈來愈向內深入,神性已經是在那裡了——我們只是必須去揭開他。

2號

  任何能夠帶給你喜樂的事情都會滋養靈魂。人類不是只有身體才會飢渴,他們的靈魂其實更加的飢渴。

  要警覺到:儘可能選擇喜欒。避開受苦,絕對不要和那些有時候會圍繞著你的痛苦合作,它是注定會園繞著你的,它就好像雲一樣,會在某一天——過來,又飄走,於是天空再度放晴。

  看著雲、看著太陽,並且謹記在心,你和這兩者都是分開的。黑暗的片刻來臨、光明的片刻來臨——我們在一個白天與星夜,生有死,夏與冬的轉輪上移動著。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記得我們不是這些東西,那時,喜樂將會升起,那時這個人會頓時間和他自己和睦共處,並和存在和睦共處。那就是喜樂——那個和諧,那個共鳴,那個和音的狀態就是喜樂。

  一旦你學到如何成為喜樂的竅門時,你的靈魂便會開始成長。否則,你維持只是一顆種子,而從未變成一棵樹過。除非種子變成樹,而後樹開花並且帶來很多果實,否則生命將只是白來一遭。

3號

  一個充滿喜樂的人不會對任何人——無論是他自己或是別人——做出壞事。他就只是無法做出壞事。但是一個痛苦的人則注定會做錯事。他也許會以為自己是在試著要做一些好事,但他做不出好事。即使是他有想要做好事的意圖,但出來的結果卻不是好事。

  他也許會認為自己熱愛人們,但他只是在愛的名義下操控別人,他也許會認為自己是人民偉大的公僕,但他只是一個政客。他會透過服務而試著去操制人們。痛苦的人基本上對做好事無能為力,因此對我而言,美德可以被縮減為一件事情,那就是喜樂。而罪惡可以被縮減成一件事情,那就是痛苦。痛苦就是罪惡,而喜樂就是美德。我對門徒唯一的訊息就是:成為愉快的,成為喜樂的,跳著舞,唱著歌,那時無論你做什麼事都將會是對的。

4號

  喜樂只會發生在那些勇敢的、有勇氣,有膽量的人,因為喜樂只會發生在當你已經超越已知的世界而進入末知的世界之時。毎當你變的禁錮於已知的世界時,你的生活就會變成一個周而復始的例行公事。它一直在以一樣的軌跡移動,它在兜圈子。而後慢慢的,它會使你所有的敏銳度,所有你的接受性變遲鈍。

  例行公事式的生活會使人們變得僵硬,使他們盲目、使他們耳聾、使他們啞然失聲,因為他們看不到、聽不到、說不出來也感覺不到任何東西。他們已經對所有的事情知道得滾瓜爛熟,再來也只是重複同樣的東西而已。在這樣的人生中怎麼可能會有喜樂呢?

  這樣的人生只會有一種滋味——那就是痛苦、沮喪、憂傷的滋味,揮之不去的憂傷。但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勇氣,持績不斷地從已知的世界移動進入未知的世界時,從熟悉的世界進入不熟悉的世界……

  這是非常冒險的行為,因為熟悉的世界是安全、保險的。如果你進入一個未知的,沒有地圖的世界時,誰知道將會發生什麼事情。你搭乘著自己的小船,進入沒有地圖的海洋。誰知道你是不是會再度回到這個同樣的岸上?誰可以向你做出保證?沒有人可以保證,但是,除非人準備好要在這樣危險的狀態中,否則他不可能喜樂。危險地去生活——因為生命除此之外別無他路!它就是必須在危險中被經歷過。

  對門徒而言,勇敢是最大的美德,那時,喜樂將會不斷地發生。如果有一個人準備好要危險地活著時,更多喜樂的花朵將會繼續綻放。

5號

  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勇氣就是不去模仿別人,儘可能忠於自己地過他的生命,不計任何代價。即使為了過你自己的生命而失去生命時也是值得的,因為那就是靈魂誕生的方式。當有人準備為某個東西而死時,在那個劇烈的痛苦中——劇烈的痛苦意味的是一種掙扎的狀態!——在那個掙扎中,靈魂便誕生了。這是一個出生前的陣痛。這需要勇氣,這需要膽子。

  過你自己的生命,別受到那些道德家、清教徒、教士、愚蠢的人一直在你給的建議的干擾。過你自己的生命。即使如果你是錯誤的,以這種方式過你自己的生命也會比根據其他人給的建議而成為對的好多了,因為根據其他人的意見而做出的對的事情的人是一個虛假的人,而一個依據他自己的決定而做錯的人。遲早都會從他的錯誤中學習到東西。他將會因此而成長,他將會因此而裨益良多。唯有常某個人準備好去犯錯時,他才會有所學習、成長。而最好的犯錯的方式就是不要聽別人的意見——只要繼續做你的事情就對了!

6號

  生命是屬於勇敢的人的。懦弱的人只是麻木不仁地在過活。懦弱的人一直在猶豫不決,等到他決定好的時候,他已經錯過那個時機了。懦弱的人只會想要去生活,但從未真正的生活過,想要去愛、但從未真正愛過。而這個世界上充斥著懦弱的人。懦弱的人會有一種基本的恐懼,對於未知的恐懼。他將他自己保護在已知的屏障以內,那是一個他熟悉的世界。但是常你跨出已知的屏陣之外時,勇氣於焉開始升起。這是很冒險的、很危險的一步。但如果你冒愈多的險,你就會愈活生生地存在。愈是接受未知給你的挑戦,你會變得愈整合。靈魂只有在巨大的危險中才會誕生:否則,這個人將維持只是肉體的存在而已。

  對千百萬人而言,靈魂只是他們成長的一個可能性,而不是他們真實的存在狀態。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勇敢的人是充滿靈魂的。

7號

  勇氣和喜悅這兩種品質會為神的降臨來到預做好準備的工作。你必須成為勇敢的,因為神就是未知。無論你曾經聽說過關於神的什麼事情,但當你終於真的知道神時,你將會大吃一驚。所有那些你聽到的關於他的事情根本就是一派胡言,無稽之談,根本沒有任何方法足以描述這個體驗。神維持是無法定義、無法言傳的。這是一個如此未知的現象,即使是那些已經體驗到的人也無法向其他任何人講述他們的經驗。他啞口無言。

  英文裡神祕家(Mistic)這個字是一個非常優美的字。它的原始涵意是:一個透過體驗而啞然失聲的人,一個已經遭逢到如許真理以至於他只能說,那是一個奧秘,那是神祕而不可思議的事——這等於是沒說什麼。

8號

  當你往高處爬,想要觸及神的時候——因為那才是真正的高峰,其他任何東西都遠遠在他之下——當你試著要觸及神的時候,你變成一個向上攀升的人。而真正的奇蹟在於,當你開始朝神的方向向上攀升的時候,神便會開始降臨在你身上。

  這個相會總是發生在中間的某個點上,這不是一條單行道,不只是求道者會朝神的方向移動,在求道者開始移動的那一刻起,神也會開始移動,這是同時發生的現象,這實際上是一個過程,但這一個過程會有兩個起點——找尋者和被找尋者:這是同一個現象,但除非你開始向上攀升,否則神不可能降臨在你身上。

  人們一直活在一種好像這個庸庸碌碌的一生就是所有的一切了。人們一直活在一種好像不可能再會有更高的可能性存在似的生活中。有無限的可能性存在,人類帶著一個偉大的潛力而來到這個世界,每個人存在之最終的高峰就是神。

  不只是人在找尋神,神也在找尋人,如果這只是一個單向事件的話,那麼這個找尋就不會是這麼地美了,這會是一邊熱過頭,而另一邊卻在冷眼旁觀。而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這是一場熱烈的愛情。

9號

  生命是一則神聖的故事,它不只是你的自傳,它也是神的自傳。我們只是置身其他的篇章、段落,其中的註解。

  存在是一支偉大的交響曲,我們是那些小小的音符、小小的樂器。我們可以隨著整體而奏出合音——那會為我們帶來喜樂。我們也可以和整體唱反調——那會為我們帶來苦楚。情況就是這麼簡單而明瞭。所以,當你覺得痛苦時,記得,你是在有意的或是無意的做出某些違反整體的事情。立刻修改過來。

  除了你以外,沒有人必須為情況負責,你要自己肩負起這整個責任。還有,每當你感到喜樂時,從那一刻中學習。你一定是與整體掉入合諧的共鳴中。記得這是如何發生的,而後再去創造出同樣的聯繫,一再一再地去試,好讓它能夠更常發生,並且能夠發生的更深入。痛苦和喜樂都是很棒的老師,如果我們能夠就只是注意看,然後從這兩個老師身上學習的話,那再也不需要任何經典了。

10號

  在喜樂能夠發生以前,你必須成為像一顆岩塊般的整台、結晶。人們像是散沙一般,只是千百片碎片般旳存在,他們的內在是一個群眾,是一大群人,而不是一個人。但喜樂只會發生在當你的內在是一個人的時候,否則你內在的群衆將會持續不斷的製造出噪音,衝突、抗爭、焦慮、痛苦。

  這整個群衆必須被融合成一個統一體:當那個整合發生時,喜樂白然會以一個衍生物跟隨而來。喜樂只是一個內在整合時的衍生物。而岩塊代表的是那個整合。

11號

  整個存在被一個正在保護著你、關心著你,並隨手可及的神聖能量所包圍著。如果你一直與它擦身而過,那麼原因只會出在你身上。

  如果你將你的大門深鎖,外面也許是在出大太陽,但你將生活在黑暗之中。即使如果大門是敞開的,而且陽光普照,但你還是會將眼睛閉上並依舊是活在黑暗之中。神也是一樣的情形:他的愛一直都存在,但我們的心卻不是敞開的,我的心是封鎖的。讓神可以觸及你的心,好讓你可以接受愛,好讓你可以與整體一起脈動,與整體共鳴。那時將會有無限的祝福灑落到你身上。

12號

  靜心者必定會比其他人更聰穎。如果他們沒有,那麼他們的靜心就是假的,那麼他們就是不知道靜心是什麼。他們是在靜心的名義下做其他事情,那不是靜心。

  一個具有靜心品質的人必定會比較敏感,比較聰明、比較具有創造性,比較具有愛,比較慈悲。這些品質是自己成長出來的。這其中的整個祕訣就在於一件事情:學習如何讓頭腦停止。

  當你學到如何讓頭腦停止時,而你變成頭腦的主人,如此一來,思維就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當你想要使用它、當它是需要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它,當它不需要的時候,你就可以將它擺在一邊。

13號

  愈來愈覺知到所有你在想的,所有你在慾求的、想像的、夢想的事。只要記得,你必須覺知到每一件事情。如果你現在正在走路,覺知到它:正在吃東西,覺知到它:正在想事情,繼纊去看在你的腦海裡有什麼思想正在經過。有一天你將會吃驚,當你已經學到那個竅門時,它甚至在睡覺時也會持績下去。你持績看著那些夢。你知道有那一類的夢正在經過,而且你知道它們是夢。那一天,常一個人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夢時,那將會是一個很大的蛻變。從那一刻開始,你是一個新的存在。從此以後,你進入一個實相旳世界。藉著觀照夢、思想、慾望,我們慢慢地變成觀照者。我們變得不會認同於所有我們正在觀照的東西,而那個關照是最終的實相。

14號

  我最本質的訊息是:不要出於恐懼去生活,因為根本沒有未日審判的問題存在。無懼地去生活,唯有如此你才會全然地活著。

  恐懼很自然地會將你封閉住,它不允許你去敞開。在你能夠做一件事前,你必須去顧慮到一千零一件事情。這是對的,還是錯的,道德的,或是不道德的,教會允許或不允許,經典贊成或是反對它。你愈是去想它,事情就會變得愈來愈混亂。一旦你開始朝向將事情往罪惡的概念上移動時,你不可能是活的,你只是在苟延殘喘罷了。

  我的方法完全不同於以往的宗教。人們是會有錯,但絕對不會有罪。只有一件事情必須被記得:不要一再又一再地犯下同樣的錯誤,因為那是純粹的愚蠢。人應該要去探索生命,而在探索中,有的時候的確是會走錯路。如果太害怕走錯路的話,人是無法探索的。如此一來,生命這整個冒險的旅程就被扼殺、被摧毀、被壓碎了。而那就是所謂的宗教人士在幹的事情,他們已經使宗教變得這麼嚴肅、這麼陰沉,他們把宗教的臉拉得是這麼這麼地長。

  我的努力是要帶給你們喜悅,以及對生命的興趣,帶給你們去探索的勇氣,讓你們毫無畏懼的繼績走下去,探索生命所提供給你們的所有可能性,沒有恐懼地將你們自己擴展開來,成為開放的以及脆弱的。因為神是我們的法官,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害怕。當你在最後的審判日看到神時,你可以告訴他:「沒錯,我曾經喝酒過,也曾經試過一些事情,請你原諒我。」神會了解的,不必擔心!

15號

  要捨棄過去的確是很難,但它必須被捨棄,因為唯有如此,新的事物才可能會發生,要接受新的事物是很困難的,因為這是新的事物,而我們對它感到不熟悉。它是一個陌生人,因此我們的內心深處在擔憂、在害怕。但人必須學習去愛新的事物,否則人將不會有任何成長的可能性。成長不過就是將過去的事物拋棄的勇氣,以及愛上新事物的的勇氣。而這不只是要偶爾為之,而是要在每一個片刻都要去做,因為在每一個片刻都會有某些東西變老,而某些新的東西正在敲門,每當這個片刻發生時,聽那個新的事物的話,對舊的事物完全裝聾做啞。

  舊的事物會在你身上造成束縛、限制,而新的事物會為你带來自由。真理總是新鲜的。神一直都是清新的,如在清晨陽光下的露珠般清新。

16號

  真理不是可以隨人取用的現成物品。它既不屬於傳統,也沒有被寫在經典中。真理需要你親自去探追詢、探索,而且每一個人都必須去追尋。也許我已經找到了,但我無法將它轉交給你。情況並非是我不想要給你,而是真理是無法轉手的。它就是無法被給出去,沒有任何方法可以將它交給別人。當你將它交給別人時,它會立刻變成謊言。你必須靠自己去發現它。

  諸佛可以顯示給你看這條道路,但你將必須親自走過這整個旅程。這是一個漫長而費力的旅程,但同時也是無與倫比的優美。每一分、每一秒都將充滿著驚奇,充滿著訝異的。

17號

  真理只會被天真的意識所觸及——那是一個如同孩子般天真的意識,那是一個一無所知的意識。當你知道時,你的鏡子便是覆滿著灰塵——知識像是一面搜集著灰塵的鏡子:而當你一無所知時,你會充滿著驚奇和敬畏,你旳鏡子是純淨旳,而那純淨的鏡子會反映出真理。

18號

  真理不是某種必須被達成的事物。它已經就在我們裡面了。我們就是真理——找尋者就是被找尋者。但我們卻一直跑東跑西地在找尋真理。我們絕對無法在其他任何地方找到真理,唯一能夠找到它的方式就是停止在外在世界的找尋。

  要找到它的唯一方式是靜靜地坐著,向內看。問題不是在於要做什麼事,問題比較是在於要不做任何事。

  當你處在一種無為的狀態中時,當你完全地放鬆,它就發生了,它會湧現而出。它其實一直都在那裡,但你從未在那過。這個交會發生在當你也是在你自己的內在之時。

19號

  有一盞燈正在你的內在燃燒著。它一直都在那裡,只是我們從未去注意過它罷了。我們總是在背對著它,因此才會活在黑暗之中。

  黑暗是我們自己的創造物。如果我們向內轉,那麼一切都是光,如果我們向外看,那麼一切都是黑暗。黑暗不過意味著我們已經變得太過專注於外界,而忘記了內在的世界。光是我們最本質核心的部分,光是整個存在的本質,存在是由光所組成,光造成了存在。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世界上所有的經典都說神是光。現在,當代的科學家也同意說宇宙是由電子、電能所形成的。那是科學的用語,而光是一個比較詩意的用語。所以,下一個決心,從現在開始盡你所有的力量向內轉。

20號

  我們生而為光,我們活在光之中,也將死在光之中——我們是由光所形成的。這是歷代以來的神祕家最偉大的洞見之一。科學家在這二十年內也同意這一點:他們必須同意。二十年前,他們還在譏笑神祕家,以為他們是在說一些無稽之談——「人類是由光形成的?他們一定是用一個隱喻性的意義,而非真正意指如此。」但神祕家真的是意指如此。

  現在,科學開始說不只人類是由光所形成的,其他每一樣東西也都是由光所形成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電子、電能形成的。科學是經過一條非常漫長遙遠的路途才來到這個了解。客體性的方式是一條漫漫長路;主體性的方式是非常容易,而且可能是最短的路,因為你只需要向內看就夠了。再也用不著其他的東西:不用實驗室,不用儀器,不用精密的設計,再也不需要其他東西——它只是一種閉上眼睛,並且向內看的藝術而已。

  那就是所謂的靜心:向內看的藝術。當思想消失,思緒靜止而寧靜時,內在的光便會被看到了。那是一個揭露的過程。

  一旦看到你的光時,你將會大吃一驚,現在你在其他每一個身上都看得到。那時,這整個存在不過是一片光的海洋。它不是物質的存在,而是純粹能量的存在。

21號

  數世紀以來,神一直被想成是光明。這個想法來自於我們對於黑暗的恐懼。神不只是光的存在而已,他的光就和黑暗的比例一樣的多。神必定會是兩者,否則黑暗將根本不可能存在。神必定會是那最高的和最低的,物質和思維。神必須是整體的存在,而整體包含了相反的兩極。神不可能只是光而已。

  我們出於自己對於黑暗的恐懼而從未將神想做是黑暗,透過恐懼而接近神並不是一種正確的方式。神應該是在沒有恐懼的情況下——就是深深的愛之下——被人接近的。如果帶著恐懼在看東西,你會把你的恐懼投射出去。你會在那看到並不存在的東西,接著,你便看不到存在在那的實相了。當你不害怕時,你會帶著絕對的清晰度看到實相。恐懼會像煙霧般地圍繞在你周遭,它們像雲一樣。唯有當你帶著清晰,絕對的清晰,沒有條件的清晰,除了清晰以外別無它物時才會看到神。那時,神是兩者——他的光就和黑暗一樣的多。那時,他是夏天和冬天、生和死兩者。二分性消失,一個無與倫比的「一」在你的視野裡升起。

  我們被二分性所束縛者,並只會被「一」所解放。就如同波汀所說的:「對神的找尋是一個從單獨到單獨的飛行。」

  開始將黑暗看做是神聖的。開始將每一件事情看作是神聖的,因為無論我們知不知道,無論我們能不能將它認出來,但所有的一切都是神聖的。我們的認知為何完全是無關緊要的——存在就是神聖。如果認出這個事實,我們將為之雀躍:如果不去認出這個事實,我們將會不必要地受苦。

22號

  人類看起來非常的渺小,非常的有限,就像一顆露珠般。但他身上蘊藏了所有的海洋,蘊藏了所有的天空。如果你從外在來看,他非常的渺小、微弱,如同塵土般——塵土疊上塵土。但如果從內在,從他的中心來看時,他是整個宇宙。

  那是科學和宗教之間的不同——科學從外面審視人類而遍尋不到任何的靈性、神性,而只是有生理、化學、生物性——只是另一種動物而已。

  因此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動物以了解人類。動物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操縱、實驗,所以科學家一直在小白老鼠身上做實驗。而且無論結論如何,他們總是在堅持這也是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情形。當然,人類是會比較複雜一點,但基本上是相同的。科學已經將人類貶低成老鼠。現在,人類只能藉著研究小白老鼠或是小狗而被了解。

  人類只有藉著了解諸佛、基督,或者克里虛那這些人才能殉被了解。絕對要記住這個基本法則:你不可能透過了解較低的存在而了解較高的存在狀態,但你可以透過了解較高的存在而了解較低的存在狀態。較高的包含著較低的,而較低的無法包含較高的。

  要了解人煩旳唯一方式不是要從外界,不是要透過觀察,而是要透過靜心。人必須要進入他自己內在的領域,進入他自己的主體性中。站在那裡,他將會知道無與倫比的驚奇和前所未有的敬畏——原來那個人是神。

23號

  科學一直在告訴人們:「你們只不過是動物罷了。人類只是動物界的一個支系罷了。」三百年以來,他們不斷地在傳達這個概念。它已經非常深入地滲透到我們的血液、骨頭和骨髓裡。

  我們不是動物。實事上,動物他們自己也不只是動物。我們是神聖的,動物也是。宗教基本上是根植於人是神聖的,這個宇宙是神聖的洞見上。科學將每一個東西眨到最低微、普通的層面上。如果你帶一朵蓮花到科學家那,他會說這不過是泥巴罷了,因為它在泥巴中生長,它從泥巴中生長出來。如果你帶一堆泥巴到神祕家那,他將會說:「不必擔心——千百朵蓮花藏在裡面,因為蓮花是從淤泥中生長出來。」

  宗教站在最高的點上在看事情,並且使那個最高點作為決定性的因素。科學站在最低的點上在看事情,並且使那個最低點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從這一刻開始,讓這成為你的洞見:你是神聖的,這整個宇宙也是。帶著這個洞見會讓你比較容易向上移動,因為如果沒有向上攀升的話,將不會有任何更高的可能性存在,那時,這個人根本會忘掉有關自我蛻變的事。如果有一個可能性存在的話,人就會開始朝向它摸索。可能性的確存在,諸佛便是最好的明證、最好的證據。

24號

  每一個人都是神。沒有人是例外,因為只有神存在。神就是存在的同義複詞。存在在這世界上必須意味著要做為一個神存在在這世界上。但我們並不記得這個事實,我們完全對這個事實視而不見。所以,問題並不在於要如何達到神性,問題在於如何記起來。

  神性是一種被遺忘的語言。

  我在此的努力是要幫助你記起某些已經是在那裡的東西。沒有任何東西必須被達成。你只是需要去發現你自己,去發現你是誰,而後,你將會知道你是誰。

  當你知道你是神的時候,整個存在也變成神聖的,每個人也都是神。當這整個存在在你的眼中看來都是神聖的時候,那真是一種無與倫比的喜悅。你被神所圍繞著。很自然的,從你的心裡將會升起很大的喜樂。

25號

  人類是一座界於動物和神的世界之間的橋樑。人頫恰好位在中問,他是一條通道,因此人類並不真的有他自己的本質。獅子會有某種的本質,攻瑰花會有某種的本質,石頭會有某種的本質。而人類完全沒有。

  人類是一個成就他的本質的過程,而不是一個本然的存在狀態。唯有當他已經超越人性,當他已經成為一個佛、一個基督時,他才算是達成了他的本質,成為他本然的存在狀態,但如此一來,他就不再是人類了。他已經通過這座橋了。

  通過這座橘,記得,不要把你的房子搭在橋上面。橋是要被通過,要被超越的。而那就是人類的美。沒有任何的狗除了狗以外還能做其他的東西,沒有任何的石頭除了石頭以外還能做其他的東西。他們有一種固定的本質,再也沒有任何成長的可能性。

  只有人會成長。只有人有探險、旅行、進入未知的可能性。人最美的部分,最壯麗的部分就在於他可以超越他自己,這看起來是不可能的事。如果想一想,你會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如果你在跳之前一直在想,在猶豫要不要跳的話,你不可能跳得下去。

  對那些一直在思考這件事的人而言,事情會變得愈來愈不可能。想得愈多,就會愈不可能去跳。唯有那些勇敢的人才會縱身跳下去。俗諺說:「想過兩次以後再跳。」我說:「先跳,然後你高興怎麼想就可以怎麼想。」二次、三次……隨你高興。放心,可以想到你覺得滿意為止——但首先要先跳下去!

26號

  靜心引領你朝向海洋般的存在——從渺小到浩瀚,從受限制的身體頭腦的架構到不受限制的意識,從有限到無限,從時間的向度到永恆的向度,從生與死到永恆的生命。唯一的要求是要丟棄自我存在的想法,而這對聰明的人而言並不難做到。一個人愈聰明就會愈容易丟掉這個概念,因為他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完全謖誤的想法。

  我們不可能是分離的——在分離的狀態中,我們甚至無法存在僅僅一分鐘的時間。如果沒有空氣進入體內,我們就完了。我們持續不斷地在與整體流動、互換。呼吸是介於我們和整體之間的橋樑。呼吸是某種類似在整體裡面的根:當你將樹木從地面上連根拔起,它會開始枯死。它失去它的根,那是它養分的來源。停止呼吸,人亦將死亡。

  呼吸是一種將我們的存在根植進入整體的微妙方式。「氣」這個字本身就是意味著生命,因為沒有氣,也就沒有生命。那是判斷一個人是活是死的唯一徵兆。如果他還在呼吸就是活旳,如果他不再呼吸,就是死了。但因為氣不是肉眼看得到的,所以我們沒有注意過它。否則,我們毎一分每一沙都持續——斷地從存在中取得某些束西。

  如果審視生命、我們將會非常輕易的察覺到自我是一種虚假的概念。常你丟棄自我時,所有的屏障將會隨之而去——在那一刻,你掉進大海中,與大海合而為一。這個經驗是狂喜、自由的最終的經驗。

27號

  靜心是一種讓你自己著陸在你的中心本身的藝術。我們活在生命的邊緣地帶——那麼要如何從外圍跳到中心呢?這是一門偉大的藝術。我將它稱作藝術而非科學是因為,科學是比較數學性的,而藝術是比較詩意,比較具藝術性的。

  在科學中,它遵守的是宇宙的定律科學,不會有例外出現。在藝術中會有例外出現,事實上,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以不同於其他人的方式抵達他的中心,因為每一個人在他身上會有某些獨一無二的特質。那是這個宇宙的神力和偉大的恩惠——他只製造獨一無二的個體。

  靜心是介於外圍和中心,外在和內在,思維和無思,物質和意識之間的橋樑。

28號

  靜心是存在過最偉大的奇蹟。它是開悟者給人類的最偉大的禮物。科學曾經給過很多東西,但這全都無法和靜心相比。我們無法想像得到,科學能夠給出任何足以和靜心相比的東西。至今為止,靜心一直是人類得到的最偉大的禮物,而且,它也將維持永遠是最偉大的禮物。我們可以斷然的做出這個預測的簡單理由是:科學一直在研究客體的世界,而靜心是在讓你精通、主宰你主體性的存在、你的內在世界——而內在一直都高於外在。很明顯的,科學不可能比學家更偉大,客體不可能比觀察者更高,更有價值。

29號

  對於未知的恐懼使我們對各式各樣的痛苦緊抓著不放。痛苦沒有在緊抓著你不放,是你在抓著它。人們寧可有苦可受也不想要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不只是比受苦更好,更是比其他每一樣東西更好,比整體更好。成為什麼都不是,成為一個無名小卒,成為一個完全沒有個性的人真的是需要十足的膽子。這是在朝向最遠的彼岸移動而根本不知道它是否存在。這是在失去此岸,這個你已經將它摸透的一岸,而後縱身跳進某種也許存在、也許不存在的地方I誰也無法保證。

  因此,師父的存在會有其必要性。師父不是一個對未知的擔保人,而是一個見證者。他不可能為你擔保真理必定會發生在你身上。他只能夠分享:「它的確存在——我已經知道它了,我是一個見證者。」如果望進他的眼睛,你可以感覺到信任,如果你可以感覺到他的愛和你對他的愛時,將會有某些東西開始顯露,那時將會有某種奧祕開始發生。

  那個神秘的關係就是門徒的特質,那就是成為門徒。那是生命最神祕的經驗。即使愛的經驗也無法與它相比。

30號

  人可以以兩種方式去生活。他可以活在一種四面八方都是封閉的,裹得緊緊的生命中。有千百萬的人選擇這種生命方式的原因在於,這是安全的、保險的、舒適的,但他們卻因此而錯失掉某些遠遠更具價值的事物,他們錯失冒險的精神,他們失去對真理的探索,他們錯失了神,他們錯失了愛。事實上,他們錯失了所有的一切,而他們得到的不過是一個舒服的死亡。他們的生活是一種在墳墓裡過的生活。在墳墓裡當然不會有任何的危險,你不可能再死一次。那是最安全的地方。雖說那是安全的,但你已經失去了生命了。

  神性唯有在當一個人學習到如何以第二種方式去生活時才有可能發生。第一種生活方式是活在盔甲中的方式,那是千萬人的選擇。由於這個原故,他們根本只是活動墓碑,他們只活在動物的層面上,事實上他們已經是植物人了,他們沒有靈魂。

  當人開始危險地去活時,他首次才算是真正地活著。危險地生活就是活在一種神聖的生活中。耶穌活在危險之中,佛陀活在危險之中,蘇格拉底活在危險之中,曼殊爾活在危險之中。這是那些達到個體性存在之最高峰的人。他們終而知道意識的艾弗勒斯峰。

31號

  神沒有形式、沒有名字、沒有定義。神是無法定義,無法描述,無以言傳的。因此無論任何關於神的說法全都是錯的。在神被說出來的那一刻,這些話就變成謬誤的。

  唯有當人對神保持沉默時,他才會是正確的。只要說出一個字,你就已經錯失意義了。關於神沒有任何可以說的,但是神可以成為一種體驗。關於神不會有證據,不會有邏輯上的定論,但是會有某種存在性的體驗。

  成為門徒是在以一種新的方式去看事情。那是在以一種神會慢慢地從每一個地方開始浮現出來的方式在看事情。雖然神沒有形式,但他會以各種可能的形式去表達他自己。你開始在各種的形式中感覺到他。

  頭腦無法知道這些,因為頭腦的思維只能夠提供形式。要知道無形的你將必須超越思維,你將必須每天至少有幾分鐘的時間丟棄思維,好讓你能夠浸浴在神之中。而那些少許的片刻才是你生命裡真正的片刻。那些是你曾經活過的唯一片刻。所有其他的片刻都將會化為烏有,它們將不會被保留下來——唯有那些你曾經與神共處,與神一起生活過的片刻才會保留下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