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书

The Book Of Wisdom

第五章 播种白色种子

取次从自起

取恶缘为菩提道

报应皆归

修一切大恩

钆境修四身

空护为最上

四行胜方便

随理遇而修

总摄教授心

应修习五力

诸法摄一要

  静心就是本源,慈悲则是这丰富本源的洋溢。一个没有静心的人就不会有爱、慈悲和庆祝的能量。他与自己能量的本源脱离联系,与大海脱离联系,他仅有的能量是取自于食物,水和物质,他生命的能量只停留在生理层面。

  生理能量是有限的,它出生于某一刻、死于另一个时刻,它刚好只存在在生与死中间的这段时间,它就好像一盏油因为里面有油而燃烧,等到油耗尽,火焰也就熄灭了。

  一个静心的人若能了解到生命的无限性,他就会变成这永不竭尽生命能量的桥梁。他的火焰将永不止息、不断地燃烧;他的火焰将不会消失,因为它从未曾出现过;他的火焰也将不会死去,因为它从不曾出生。如何让自己与这丰富、永不竭尽的生命能源架起联系的桥梁呢?这个永不竭尽的生命能源,你可以称之为神、真理或任何你觉得恰当的名称。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人类是属于无限的一个波浪。

  当这波浪往内观看时,它会看见有限的生命,如果它不断往外寻求,它就会与自己的本质和国度失去联系。耶稣称此一本质为神的国度,他不断地说:「神的国度就在你里面,往内寻求吧!」

  静心只是往内的一座桥梁,静心一旦发生,接下来唯一要发生的就是慈悲。

  佛陀——阿底侠尊者、宗派最源头的上师——说:「除非慈悲发生,否则请不要心满意足地停留在静心的任何一种阶段。」你只来到路的一半,必须再往前行走。静心如果真的发生,它一定会散播慈悲,就好像一盏灯被点燃后,它的光亮会马上四处放射、驱走黑暗,而一旦你的内在之光被点燃,慈悲就是你的放射之光。

  慈悲是静心已然发生的证明,而爱就是证明你生命内在最核心的千瓣心莲,已经怒放所散播出来的芬芳。春天已来到,你不再是以前那个人,以前的人格个性消失,新的独立个体出生,你不再处于黑暗,你本身就是光亮。

  请记住这些经文,它们是非常实际的指引。阿底侠不是哲学家,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位智者是哲学家。阿底侠也不是思想家;只有平庸、愚蠢的人才需要思考。智者并不需要思考,他们「知道」。思考是为了要达到知道所作的努力,它只是一个猜测,它就如在黑暗中摸索、在黑暗中射箭一样。

  智慧即是知道。当你知道,你就不用猜测,不用猜测地现在是早晨、鸟儿在唱歌或树木沐浴在阳光中。如果某人需要猜测,那他一定是眼盲或至少喝醉酒了。因为它纯粹是经验,而经验是自证的。

  阿底侠并非臆测的思考家,他所说的经文既非哲学也非系统性的思想,那是它达到的方式,他在指引你。而佛陀所能做的事也就只是这样,你必须自己去走,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你或为你而做。对整个存在而言,代理人是行不通的。

  是的,有些人可以跟你分享他们达到的方式,可以告诉你有哪些陷阱要事先避免,或告诉你如何判断是否走在正确的路径上,以及告诉你应该对哪样的能量善加运用,或告诉你哪些需要摒弃和什么对你有帮助,什么会阻碍你等等。在这条路上,他们只能给你「小小的暗示」,他们是不可能给你完整的地图的,因为每个人所要遵循的道路是不相同的,而且每个人都会有其独特的经验——那将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验。

  每个人都是如此独特的个体,所以没有一张绝对的地图可以让每个人都按图索骥,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些模糊的暗示和指标。

  不要依赖这些指标,不要盲从!只要尽量地了解、吸收就好。不要说:「应该是这样才对,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定有些地方出差错,那我是绝不会遵循的。」事情将会有些许的相像,有着相似的芬芳;但不会完全一样。这是每个人都要注意的,如果你不够警觉,就会成为盲目的信从者这些人到最后都会因为盲从而无法到达。

  这些经文是小小的暗示,它们不是数学,所以不会是二加二等于四;在奥秘的世界里,有时候二加二等于三,有时候等于五,会等于四的机会是非常、非常稀有的,那将会是个例外,而非属于法则。这些经文既非数学也非逻辑;它是音乐和诗。

  当你在阅读逻辑论文时,你用的是一种清晰明确的三段式演铎法——你知道这是这样,而这也是这样,因此,这一定会这样。演绎到最后有个总结的「因此」。但如果你要读一首诗,就必须用完全不同的方法。

  诗是没有「因此」的,它常常是巨大的「跳」,它不是逻辑过程或三段演绎法,它是一种洞见、一首歌。歌曲本身甚至也可能有其逻辑,但并非是表面的,只有那些已经到达的人才听得出来,尚在路途上的人是听不出来的。

  一旦你到达之后,也只有在你到达之后,才能够清楚地看见自己每一次步伐的逻辑和原因;这时你将会了解当初你为什么要「跳」、为什么会走那一步。当初你走那一步的时候,一切是那么地不清楚、没有保证,你完全是跟着感觉走,而非跟着你的想法。但当你重新回溯、整理时,你就能找出潜藏的逻辑。

  那些已经到达的人是非常逻辑的;但如果那些仍在路途上的人也试着依照逻辑行事,他们将永远也不会成功。这是非常矛盾的一点,你可以看见佛陀、帝洛巴、萨罗哈和阿底侠,这些已达到的人言论是非常逻辑的,而这些逻辑都是事后回溯的;当你还在朝向最终目标的路上时,所有的一切就好像躲藏在云端后面似地模糊不清,就好像早晨的雾要到正中午才会消散。但对你们而言,这正中午的时刻尚未到来。

  所以,面对这些指引和暗示时,让自己思考一下、静心一下、感觉一下,但请不要过度严肃地看待。因为状况总是会有差别的;有些事情只可能发生在你身上,而不会发生在阿底侠或我的身上。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可能发生的状况,没有人可以站在你的位置上,就算他站在非常靠近你的地方也不可能,而你的视野也将异于那个站在你身边握着你的手的人。不同的两人对世界的观点绝对是不可能相同的。因此,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的地方开始移动。

  我们现在在谈论的阿底侠,他存在于一千年前,他所看见与经验的世界一定和现在的世界非常不一样,那个世界一定有着不同的语言、了解的态度和方法等。但那个世界已经消失,它不再对我们有效或与我们有关,阿底侠的世界已不存在了。

  然而,他的指示仍然非常重要。但是如果你盲目信从地跟随,就会错过了整个重点;所以请放松,请不要盲从。当我们在面对过去已成道的佛陀们时,要非常敞开自己、让事情自然发生,但不要太过依赖或执着,要知道多少世纪已经过去,要知道「我不是阿底侠,我怎么可能完全遵照他的指示去做呢?」

  阿底侠并没有告诉你要绝对遵循他的指示,他只是给出他的洞见以及分享他如何到达的讯息,他只是和你分享他的慈悲和诗。

  所以,如果人们不清楚上述的状况,就很容易会盲从。这世界为什么有成千成万盲从的人,那是因为藉由盲从,人们逃避自己生命的实验、逃避自己思索和逃避面对自己的感受,人们把责任放在耶稣、佛陀、克里虚那和阿底侠身上。

  请记住,你的责任是很重大的,你不能将它抛给其它人,你必须为你自己完全地负责任,你必须为你自己思索、感觉、静心和经历。而且,我要再度提醒你:你甚至有可能会遭遇到阿底侠不曾经历过的事。

  如果你想要攀爬喜马拉雅山的艾佛勒斯山峰,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路径或三边不同的山边上去。从第一边上去,你或许会看到很多美丽的山谷、河流、树木;从第二边上去,你或许会看见大大小小的石头,除了石头之外还是石头;从第三边上去,你或许会看见冰河和长年不融化的冰带层。但不管如何,你最后都会到达山顶。

  那些到达山顶的人总是非常慎重和宽大,他们将不会顽固地说:「这才是唯一的途径。」因为从山顶,他们可以看见不同上山的路径,他们可以看见很多人遵从不同的路径朝圣。每条路径有其特属的世界,而且也都会到达山顶。阿底侠遵循某一特定的路线,但他很幸运能得到三位开悟大师的教导,他至少从三种不同的路径登上艾佛勒斯山峰。所以他的洞见包罗万象、而且非常宽大。

  耶稣说:「我的途径狭窄却直接。」因为他只跟随一位师父;但阿底侠的途径则非常的曲折与宽广,它综合多种不同的途径。

  第一句经文:

  取次从自起

  让我再次提醒你,阿底侠在最后一句经文说,让你的吸气变成一种静心,且要观想这世界众生的苦难,经由你的吸气到达你的心,让你的心对所有的苦难感同身受,然后,你就会看见奇迹发生。每当你吸入某人的苦难,苦难就会被转化。我们一般人很自然地都会想要保护自己而逃避他的苦难;我们让自己保持冷漠,既不同理、也不同情;有时候人们就算是在同理、同情他人,那也只是形式上的动动嘴巴而已。人们如果真心要帮助他人,自然会吸收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

  有时候你知道与某些人见面,将会有种释放的感觉;当他们离开后,你整个人变得很快活,感到有某种流动和震动,而且也更有能量;好像他们不仅带走你头上和胸上的负担,还放了几滴甘露到你身体里面。他们离开后,你感觉心在舞蹈,于是你等待他们再次地到来,你享受有他们的陪伴,因为,你觉得他们的「在」滋润了你。

  另外还有一种人,你在与这些人见面后会感到更沉重、沮丧和厌恶,你感觉能量很低,感觉被吸光了。一般人的经验是:人们吸走你的能量却没有给你的能量。

  所以假如人们逃避与你见面,那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一定是你在能量上带给他们负向的感受,他们才会编造借口逃避与你见面。

  「如果人们自动来找你,马上就与你很友好,或感觉你很有亲和力,那代表你一定是有意或无意地帮助了他们.,甚至陌生人都想要靠近你,握着你的手,与你一起。这世上每个人都承受着那么多的痛苦和苦难,每个人的心都受伤了。」

  阿底侠说:在你开始与整个宇宙进行这个练习之前,必须先从你自己开始,这是内在成长最根本的秘密之一。任何事情,如果你没有先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你将不可能真正地帮助别人,你会伤害别人是因为先伤害自己,别人会厌恶你一定是因为你先厌恶自己,而如果别人觉得受到你的祝福,那一定是你先祝福了自己。

  任何你想要给别人的,你必须先给你自己,那才是真正的分享,,你只能分享你所拥有的,倘若没有,你就不可能分享。

  不要很快就进入海洋深处,先在浅水处学会如何游泳,先从自己的苦难着手练习。如果你一开始就吸入众生的苦难,那它将只会是你臆测的一个实验,它将不会、也不可能是真实的,它只是说说的而已。

  你可以对自己说:「是的,我愿意承担众生的苦难」,但你怎么能知道众生的苦难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苦难根本没有切实的经验。

  我们一直在逃避面对自己的苦难;每当你觉得痛苦难受或凄惨时,你会打开电视、听收音机、看电影、找你的男或女朋友、到酒吧、逛街……等。用各种方法让自己忙碌,不去面对自己真正的伤口,不去真正地了解自己内心的伤痛有多么深切。

  人们如此不断地逃避自己,怎么可能了解所谓的苦难和整个存在的苦难呢?所以,首先你必须先在自己身上下功夫,把任何感觉到的苦楚变成静心,关上门、静静地坐着,尽可能地感受那份伤痛。例如,有人侮辱你,如果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你就是在逃避面对自己内在的伤痛,那就不是静心。

  如果某人侮辱你,你要感谢他让你有机会去感觉内在深处的伤口。这个伤口或许是你这一辈子长久以来重复受伤的一个模式,它虽然让你感觉受伤,但它并非是你所有痛苦的根源,然而,它却触动了你内在的过程。

  关上门,静静地坐着,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激扬的情绪上——那被侮辱和被拒绝的受伤感受。然后,你会很惊讶发现,出现在脑海里的记忆影像中除了今天伤害你的人之外,还有一些以前曾经侮辱你的男男女女。

  接下来,你将不只是回忆,你要开始让自己身入其境,再度地进入当初的情境,这时候,请允许自己去感觉那份伤痛,不要逃避!很多治疗师告诉病患在治疗开始前不要使用药物,原因就在于药物会让你逃避内在的痛苦和挣扎,于是藉由逃避你将看不见伤口,因为伤口会被压抑。而除非你亲身进入那伤痛,你将永远也无法脱离桎梏的内在阴霾。

  在成长、治疗团体上课前勿使用药物是非常科学的,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连咖啡、茶和香烟也都应该禁用,因为这些都是逃避的方式。

  你是否曾注意过?每当你感觉紧张的时候,就会开始吸烟,你用吸烟来逃避紧张,这其实是一种退化的现象;它让你再次地感觉自己就像个不用担心、不用负责任的小孩。吸烟是象征性的乳房,热热地吸一口烟就好像依偎在母亲的胸部,吸吮那温热的奶,于是乳头变成香烟,香烟就是象征性的乳头。

  你利用退化来逃避成年人的责任和痛苦,药物的状况也是一样。现代人有着前所未有的药瘾现象,因为现代人活得太痛苦了,没有药物,他们便会没有办法承受那痛苦,但药物只会创造出阻碍,它让你不能够敏锐地知道自己为何伤痛。

  所以,首先关上门,停止所有的活动——看书、听收音机、看电视,它们是另一种形式的药物——自己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你甚至不要祈祷,因为那也是药物,你会藉由祈祷又开始忙碌,又开始和上帝说话,然后,你就逃避自己了。

  阿底侠说:做你自己!不管你的伤痛和苦难是什么,接受它。然后,全神贯注地进入那艰辛、心碎的经验;你或许会像个小孩一样开始哭泣,或很痛地在地上打滚,或感觉整个身体都歪曲、变形了,你甚至还发现不止心在痛,你的整个身体都在痛,你的整个身体就是痛。

  如果你有这样重大旳经验,开始吸收它,不要丢弃它,它是一个非常珍贵旳能量,吸收它、接受它、欢迎它、感谢它和你自己说:「这一次我不会再逃避、拒绝或丢弃它;这一次我会像接待客人一样地吸收、接受、消化它。」

  你或许需要几天的时间才有办法消化、吸收,但它一旦发生,这扇无意间你闯进的门就会带你进入很深、很深的地方。生命就会开始新的旅程,你将会进入新的存在,因为就在你完全接受自己的时刻,能量和质量就会开始转化,痛苦将不会再有,伤痛竟然可以被转化为狂喜和喜悦。

  生命中有很多现象是相对一体、互补的。你非常清楚的知道,瞬刻间,爱会变为恨、恨会变为爱。事实上,如果你的恨意非常全然和彻底,它将会转变为爱。

  撒尔这个人的状况就是如此,他后来变为保罗,并且建立了一个非常丑陋的现象——基督教教堂;所以基督教教堂的创建人是圣保罗,而非耶稣。各位应该记住这个故事。

  圣保罗出生时名叫撒尔,他非常反对耶稣基督,他一生都致力于摧毁基督徒和基督教,他迫害基督徒,摧残基督教任何未来可能的发展,并试图去除基督的名字。他的恨绝非平常的恨,他一定恨的深切入骨,所以才会一辈子专注在所恨的对象上面,一般的恨是不会这样的,只有当你恨的很全然、很彻底时,恨才会成为攸关生死的问题。

  他不断地迫害、摧残基督教徒,他破坏他们的权力中心;不断地与他们争论并试图说服教徒,他告诉教徒说:一切都是荒谬的,耶稣是个疯子、精神病患、是假装的僞君子……然而有一天,奇迹发生了,就在他前往另一村庄要迫害更多基督教徒的路上,不知从哪里耶稣突然地出现在他面前问他说:「你为什么要迫害我?」

  撒尔震惊、颤抖地跌倒地上,他痛哭流泪、懊悔、道歉。于是,他迫害耶稣的意念消失了,而随着意念的消失,旧撒尔也不见了,为了记念这个转折点,他改名为保罗,旧人死去,新人诞生。后来,他不仅成为基督教教会的创始人,他还成为基督耶稣最忠诚的爱人,他的爱也是这世界上的人们所知最忠贞不二的爱。

  恨转变为爱。事实上,耶稣并没有出现他面前问他:「你为什么迫害我?」是他自己无意识心灵因为恨耶稣备受折磨,而投射出耶稣的个人影子。所以是他的无意识在问他自己:「你为什么迫害我?」是他全然的恨意很奇迹发生的。

  全然会将事情转换至另一相对的立场——这是极珍贵的真义,值得你们谨记。因为全然之后,前行将无路,你已来到路的尽头。你可以观看旧式有摆钟的时钟,钟摆不停地摆动:当它往左摆动时,它最终会来到一个无法再过去的左边极限点;然后它就开始往右移动。

  事物相对,也相互补。如果你能全然、全神贯注的承受你的痛苦,你会很惊讶发现:撒尔变成保罗。第一次,你将无法相信,经由欣然、欢迎地接纳自己的痛苦,竟然会感受到极大的祝福,同样的能量——恨转变为爱、痛苦转变成乐趣、凄惨转变成喜乐。

  一切先从自己开始。

  你可以用你自己的苦难、苦恼和不幸的遭遇做些小小的实验,一旦你发现其中的关键,你就可以和整个存在分享,然后就可以有意愿地承担婆娑世界、众生的苦难。

  如果你知道奇迹的神奇力量,你会发现经由气息的吸入,你小小的一颗心将会比整个宇宙还大。吸入之后,接下来,给出你的祝福,同样的能量经由穿越你的心变成喜乐和祝福;再接下来,让喜悦乘着所吐出的息双翼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阿底侠说:这就是慈悲,慈悲是转化的力量——丑陋转为美丽、亲吻将靑蛙转变成王子、黑暗转变为光亮。慈悲就是转化的媒介。

  第二句经文:

  取恶缘为菩提道

  这是佛陀的炼金术:万恶皆可被转化为成佛的途径。邪恶并不会为难你,只是你不知如何运用;毒药不是你的敌人,只是你不知道如何让它变为良药。智者将毒药变成良药,愚者则刚好相反。一切状况视你和你的技巧而定。

  你是否曾经仔细看邪恶(evil)这个字呢?倒着顺序念,它就是生命(live)。生命变成邪恶;邪恶变成生命,端看你如何念。

  在这句经文中有三个需要了解的状况,这三个状况会将劣势情境转变为菩提之道,让你能到达菩提心——佛陀的头脑和没有头脑。第一:勿拒邪恶。这是耶稣的谚语,但他很有可能学自佛陀;因为在耶稣开始在以色列传教前,曾经居住在印度,并到印度各地游走。

  那也就是为什么圣经上几乎没有他生活的记载,只有一次圣经上提到他与父母一起到一间很大的寺庙,他在寺庙里与住持有过争执。那个时候他大约十二岁,接下来则有十八年的时间他从以色列消失,等他再度出现时,已经三十岁了,后来三年他四处传道,卅三岁时他就被钉死于十字架上。

  那十八年他到哪儿去了?这么长久的一段时间,圣经上为什么没有记载?

  你可以在西藏某些书上找到耶稣十八年来相关事宜的记载,那十八年他其实是在东方,这也就是其中一个为什么犹太人不接纳他的原因,虽然他引用的是来自旧约圣经上的预言,但他为这些预言注入一些非常不同且很奇特的新意义,这些意义人们以前从不曾听过;他把某些属于异国的观念带入犹太世界。

  例如:勿拒邪恶。它是句非常不犹太的话,犹太教的神非常反对邪恶,故事中,所多玛和蛾摩拉两大城因为堕入邪恶中而遭到犹太教神祇的杀害;为了要杀死邪恶的人,他们连好人也杀戮尽竟。

  犹太教的神话:「我是位嫉妒心很重的神,如果你不服从我,你就得死。」他非常独裁,而且旧约圣经上还说恶魔必须接受处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耶稣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一直以来,你们被告知,如果有人拿砖头丢你,你就拿石头反丢回去,但我要告诉你,如果有人打你一边脸颊,把另一边也递上去。」

  对犹太思想体系而言,这是非常奇怪和相反的。如果你想要将负向的邪恶吸入你心,然后转化它,那第一件事就是勿拒邪恶;如果你抗拒它,你又如何能转化它呢?接受它吧!

  耶稣说:「爱你的敌人。」犹太教的神根本不要他的敌人,他的人民又为什要爱敌人呢?如果连神都无能爱他的敌人,你又怎么期待人民呢?而耶稣却说:「爱敌人就如爱你自己。」

  再次地,他的理念源自某个犹太人不了解的地方,它的理念源自佛陀的法门——内在炼金术。它是佛陀对这世界最伟大的贡献——请接纳邪恶,请不要抗拒、对抗或生气,相反地,吸收它,因为藉由吸收它可以转化为善。

  转化痛苦为喜乐、或转化邪恶成为善的艺术,其实也就是了解事物的相对是必然且必要的一门艺术;有黑暗才会有光亮,那又何必憎恨黑暗呢?没有黑暗就没有光亮,于是,若只爱光亮而憎恶黑暗将会很矛盾人,们根本就不了解自己在做什么。

  没有死亡就没有生命,那又为什么要憎恨死亡呢?因为有死亡,生命才有存在的空间:这是一个伟大的洞见——死亡是相对的背景,它是生命用白粉笔写在黑板上,它是生命像繁星闪烁在深夜的暗空中,因此如果你摧毁深夜的黑暗,星星也就会跟着消逝。白天的情形就是如此,星星其实仍悬挂在天空中,只因为太阳的光线太强烈以致于你看不见。星星需要暗夜的对比才能看得到。」

  因为有罪人才有可能有圣人;因此佛陀说:「不要憎恨罪人,因为他让圣人有存在的机会;他们是一个铜板的两面。」

  如果你能了解上述的道理就不会要趋善避恶,你就会接受两者都属于生命一部分的事实;只有经由接纳,事事物物的转化才有可能。

  但在你有能力转化之前,你必须成为观照——这是第三件事情。第一是勿拒邪恶。第二是了解事物相对不仅只是相对,也是互补的,它们最后必然会结合一起,因此你将无从选择而让自己不选择吧!第三是成为观照,因为如果你能观照自己遭受苦难,就可以将它吸收;而如果你与它认同,你就没办法吸收它。

  一旦你与你的苦难认同,你会想要摒弃或去除它,因为它真的好痛,但假若你观照它,则所有苦难的刺痛将会消失。你往后的人生一定还会有苦难,但你只要成为一个观照、一面镜子,那苦难将会与你无关。快乐和不快乐就好像走马灯,来了又走,你在那里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它们——生命来了又去、死亡去了又来,镜子一点都不受干扰,它只是反映而不受影响,镜面上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观照会产生距离。只有观照让你能够将金属转化成黄金,藉由观照你才有可能变为内在的科学家或超然的观察员。你现在已经知道相对不再只是相对,你知道它们是可以互换的,于是你也就不会有需要摧毁世界邪恶的烦恼,而且你不但不用摧毁邪恶,还可以将它转化为有帮助的事;就如同将毒药转化为琼浆玉液。

  第三句经文:

  报应皆归

  平庸的头脑总是将责任归咎到别人身上,他总是认为别人害他受苦——他的老公、老婆、父母、小孩,或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法西斯主义社会、当代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命运、业障、神……他还可以继续列下去。

  人们用千百种的方式逃避责任——一旦你认为别人害你受苦受难,你就无法改变,因为错在别人,你有什么办法呢?你认为只有当社会转变为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社会后,人们才会生活的快乐,在那之前是不可能的,因此,置身于这贫穷的社会中,你如何能快乐呢?或者活在资本主义操纵的社会中,你怎能快活呢?或者处在阶级主义社会中,你怎么会快乐呢?又或置身在一个不允许自由的社会中,快乐从何谈起呢?

  以上种种都只是借口,这些借口只是为了躲避「我必须为我自己负责任」的洞见——一切的一切完全是我自己的责任,与别人无关,我的一切就是我自己所创造的——这就是第三句经文的意思:报应皆归。

  那个本源就是你;一旦你洞察到:「我必须为我的生命、苦难、痛苦及一切的发生负责任,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那其它的事都会很轻易,生命就会出现新的转折并朝向一个具有革命性、变更性的新层面前进——因为一旦我知道必须为自己负责任的同时,我也就知道我可以决定在任何时刻放下,没有人可以阻止。」

  有任何人能够阻止你放下你的苦难,或阻止你将苦难转换为喜乐吗?没有。就算你被人手脚链着关在监牢里,仍是没有人可以囚禁你,因为你的灵魂是自由的。监牢里的空间可以确定是很受限制的,但你仍可以唱首歌,你可以选择无助地大声哭喊或选择唱歌,甚至你用链住的双脚跳舞,链子的声音也将会自成一种曲调。

  第四句经文:

  修一切大恩

  阿底侠真的是非常、非常地科学。首先他说:为自己负责任。然后他说:感恩每一个人。现在既然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人需要为你负贲任,假如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你自己的作为,那接下来是什么呢?

  修一切大恩

  因为每个人都在创造一个让你可以转化的机会——好人、坏人,,优势、劣势,甚至你认为阻挠你的人或敌人——他们其实都在创造一个机会让你可以转化为佛陀,所以你要感谢他们。

  有一个走到佛陀身边,将口水吐在佛陀脸上,佛陀的门徒当然非常生气,阿难,佛陀最亲密的弟子,他非常生气地说:「这太过分了,佛陀,请给予我你的允许,我要让他看看他到底做了什么?」

  佛陀擦擦他的脸,然后对那个人说:「这位先生,非常感谢你,你制造了一个我可以观看自己是否仍会气愤的情境,结果我发现,我已经不会了,我感到非常高兴。另外,你同时也制造一个机会给阿难,让他看到他自己仍然会被激怒的;真是非常感谢和感恩!请偶尔接受我们的邀请吧!我们欢迎你。每当你有需要将口水吐到别人的身上时,请来找我们。」

  这个人感到非常震惊——他无法相信他亲眼看见、亲耳听到的一切。他本来预期佛陀会很生气,结果他失败了。回去之后,他彻夜辗转难眠,白天发生的事件不断地出现困扰他——他将口水吐在佛陀脸上,那是非常侮辱人的,而佛陀却仍旧平静和安静,并且若无其事地擦干脸上的口水,他甚至告诉他说:「先生,非常感谢你,往后如果你有需要将口水吐到别人的身上时,请来找我们。」

  他不断地回想佛陀的脸,他那平静、安详的脸孔和慈悲的双眼;而且对他的感谢是那么地真心诚意,一点也不虚假。他可以看见阿难真得非常气愤,气得脸都已经通红;而佛陀却是那么地冷静、充满爱心和充满同情心。他不能原谅自己的作为,他竟然向佛陀这样的人吐口水!

  隔天一早,他匆忙地返回佛陀身边,跪倒在他脚边说:「先生,请原谅我,我昨夜整晚不能入眠。」

  佛陀说:「忘掉它吧,过去的你不用为已过去的事情请求原谅。」佛陀当时正坐在恒河岸边的一颗树下,他指着河流对那个人说:「那么多的水都已经流入恒河,每分钟都有水往下流;从昨天到今天,廿四小时已过去了,你为什么要背负着某些实质上已经不存在的事呢?把它忘了吧!」

  「而且,我没办法原谅你,因为我根本没有生你的气;如果我那时候生气,我就可以原谅你。所以假如你真得需要宽恕,你可以去找阿难,跪倒在他的脚下,他将会很高兴。」

  任何人,不管是帮助你、阻挠你或对你漠不关心的人,他们都在制造一个佛陀可以诞生的情境,一个你可以变为佛陀的情境,所以,要对他们心存感激。

  第五、六句经文:

  乱境修四身

  空护为最上

  阿底侠谈论四种身,这四种身值得你好好地了解。第一个称为达摩卡亚——最终法则的身。什么是最终法则?空即是最终的法则:万事万物皆空。

  如果你真的想要更成熟,就必须牢牢记住万事万物皆是空,生是空、死是空、所有的现象都是空,因为一切皆如梦幻泡影,你必须不停驻地走过。如果能够了解这个观点,它将会保护你。如果一切皆空幻,你怎么会受人凌辱、怎么会可怜不幸、怎么会痛苦呢?你是空,别人也是空,所以如果你看见别人在侮辱你或把口水吐到你身上,那一定是你在做梦。

  如果你真想要保护你领悟到的洞见,这是你第一个要成长的身——空的身、空的环境,一切皆空。

  佛陀常常要他的门徒到火葬场去静心,新进门的弟子一开始必须先在那里静坐三个月,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他们就坐在那里静静的观看——尸体被送进来,火燃烧掉尸体,然后亲朋好友离去,这是怎样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又是什么?

  几天前,这个人还那么地傲慢不逊、骄傲和自恃,如果你当场说错了话,他马上会猛烈批评你;但现在,他却消失在火焰中。这就是生命:总有一天我也一样会被送到火葬场烧掉,所以何必制造那么多的麻烦呢?生命也只不过就像黄梁一梦,比起永恒的时间,它根本就是太短暂了。

  让这个空的身在你四周围成长,它可以保护你。

  第二个身是尼尔曼卡亚——慈悲初现。当一切皆空,当每个人最终都是要到火葬场时,慈悲就出现了。但请记住,这不是训练,它必须来自第一个身;如果你训练自己,那就代表你仍相信自我、性格和美德;但假若一切皆空,没有我(self)的存在,又何来所谓的好、美德和性格呢?

  首先,先安住在空的身,然后第二个身就会自然发生。尼尔曼卡亚意味着创造的身,虽然这听起来很奇怪,第一个身是空身,第二个身却是创造的身,但这就是所有伟大的佛陀的洞见——如果你变得不是任何人(nobody),一股巨大的创造力将会在你身上发生,你变成是存在整体的一个工具、一条信道、一个媒介和一个声音,经由你,存在开始向外流动。

  随着第二个身的出现,你最初的经验将会感到一股深忱的慈悲,刚开始的时候,这慈悲将会是因接收到别人的苦楚而引起,因此它只是暂时的一个现象——你看见一位老人死在路旁,你看见有人在挨饿,于是你深感同情——它是来自外在的原因。所以如果没有人死亡或挨饿,你内在就不会感到同情。在第二个身的阶段,慈悲出现于某一特定的情境,然后在另一个情境下消失不见。

  第二个身之后,第三个身也就具体成形了,第三个身称为珊宝格卡亚——喜乐的身,在这个阶段的身,慈悲会一直无条件地存在,它不会升起又消失,它不会因为有没有人在受苦受难而受影响。第二个身的慈悲是一种关系,需要的时候,它就出现。但第三个身旳慈悲很单纯的就是慈悲,它是生命存在的状态,不管别人需不需要它,总是存在的,它就像夜晚燃烧的火光,不管房间内是否有人,它的光芒总是会不断散发出去,别人需不需要它并非重点,重点在于光芒会不断地放射、传送。

  第三个身、喜乐的身,它的慈悲是一个自然的现象,就像你的呼吸,当你睡着后,你仍是会继续呼吸,而佛陀连在睡觉时都是慈悲的;佛陀就是慈悲,他的慈悲不像是会消失的波浪,他的慈悲是海洋性的。

  第四个身称为史瓦哈伐卡亚——它是最终本质、是自发的、是你内在生命核心的身。在这个身的层次,事物的区别都消失。所有的好/坏、自我/没有自我、神性/邪恶……等的二分性也都被超越了,没有区别和属于哪一个范畴的区别,它就「是」。这就是存在性的身,也是唯一真正要达到的。

  每位寻道者在追寻真理时都会经历这四个层面的身。

  第七句经文

  四行胜方便

  要如何达到这四身呢?

  四个准备:第一是观察。不作任何评判地观察一切事物,不要错过任何一个观察的机会,因为重点不在于你观察什么,在于观察本身就会有所成长。观察树木、鸟、动物、人群、交通和你自己头脑里面的交通、你的反应、别人的反应;把握当下每个观察的机会,好让观察的习惯深植于你。

  第二是分析。但这分析必须是在你观察之后,请不要把他们搞混了,首先,观察必需是很纯粹的观察——不分析、不判断和不给予评价,接下来再进行细部的分析,看看它的每个部分是如何形成的,因为每一种经验都非常复杂,如果你真的很想了解,你就必须进入细部的分析。

  第三是选择能带给你更多喜乐和宁静的一切。

  第四是任何会让你感到紧张、焦虑、痛苦和地狱的一切,摒弃它。

  这就是四个事前的准备,如果你跟随这四个准备,四种身就会发生。

  第八句经文:

  随现遇而修

  要记住,每个情境都是你静心的机会,静心是什么?觉知自己在做什么?觉知发生什么事情!

  当某人侮辱你时,要能觉知到自己处在怎样的状态?如果你静心观照,那将会改变整件事的形态。当别人辱骂你时,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那个人身上,你就会开始想:「他为什么要辱骂观察?他认为他是谁?我要如何报复呢?」如果他是个强有力的人,你就自认倒霉地摇摇尾巴算了,而如果你看见他比你弱小,你就可以反击回去。但在这整个过程里,你完全忘了自己,别人成为你的焦点,于是你也就错过了静心的机会,所以以后要是再有人侮辱你,记得要静心。

  葛吉夫说:「那一年,我九岁,我病危的父亲即将死亡,他把我叫到病床边,靠在我的耳边轻轻地对我说:「孩子,在这世上我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东西可以留给你,但我要告诉你我父亲在临死的床上告诉我的一句话,这句话对我帮助非常大,它一直是我珍藏的宝藏。你现在还未长大,或许你并不了解我说的话,但请你记住它。有一天,等你长大了,你就会了解,它是一把锁钥,它可以打开通往伟大宝藏的每一扇门。」

  那个时候的葛吉夫当然无法理解,但那句话却改变了他整个生命,当时他父亲所说的话其实是件非常简单的事,他说:「孩子,每当有人侮辱你的时候,告诉他们你会先回家静思廿四小时,然后,你才会来找他们并给出你的响应。」

  葛吉夫不能相信那句话会是那么棒的锁钥,他无法相信:「它真的珍贵到我必须要记住它的地步吗?」对一个九岁小孩而言,他的反应是很正常的;但因为这是非常疼爱他的父亲临终前的遗言,说完那句话,他的父亲就去逝了,于是那句话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他忘不掉,每当他忆起父亲就记起那句话。

  葛吉夫以一颗不太了解的心开始练习他父亲的话,所以如果真的有人侮辱他,他会说:「这位先生,我将先回去利用廿四小时的时间静心观照所发生的一切,这是我父亲交代我的,他已经不在人世,但我不能违背死去的老人的意愿,他非常疼爱我,我也非常爱他,我没有道理不服从他。若你的父亲尚在人间,你可以反抗他,但对一个已死去的人,你怎么可能反抗呢?所以请你耐心等候一下,廿四小时之后我会回来找你,并且告诉你我的决定。」

  葛吉夫说:「廿四小时的静心带给我生命最棒的洞见。有时候我会发觉到那个人的侮辱是对的,我就正如他所说的一样,因此,我会回去找那个人,并且和他说:『先生,谢谢你,你是对的,你根本没有侮辱到我,你所说的都是事实,你说我是笨蛋;我确实是。』」

  「有时候,在静思廿四小时后,我会知道他所说的是谎言,因此如果是一个谎言又为何要觉的受到冒犯呢?因此,我不会去找那个人,告诉他你说的是谎言,因为谎言就是谎言,何必被它所干扰呢?」

  经由观照和静心,慢慢地,他愈来愈觉知到自己的反应,而非他人的反应。

  任何状况发生——好、坏、成功、失败——当下就要觉知到。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片刻,不要落后了——当下意识观照;然后你会很惊讶的发现,谬误开始从生命中消失,从此之后,你的一切作为都是对的。

  人们问我何谓对?何谓错?我的回答是:任何出自观照意识的举动都是对的,而任何事不是来自意识的决定的就是错的;对和错不在于你做的是什么,而是你如何做——是有静心呢、还是没有!是清楚、警觉的作为,还是昏睡的作为。

  第九、十句经文

  总摄教授心

  应修习五力

  第一种力量是强烈和全然。如果你真得想要转化生命、想要成为自己生命的光、想知道存在最终的奥秘、想知道生命最终的狂喜的话,第一个力量就是需要你的强烈和全然。做任何事,全然地去做,做到最极限;请不要三心二意、懒懒散散地;全心全意投入,让自己全心投入。

  如果你要舞蹈,就全然地进入舞蹈,直至舞者消失,只剩下舞蹈,那它将会是一次蜕变的转化;如果你要爱,就全然去爱,爱到没有你这个人的存在,只有当你仍有所隐藏的时候,爱人才会存在;歌者或舞者的状况也是一样。如果你真的全然融入舞蹈、歌曲和爱里面,还有谁会说:「我是爱人,我是舞者呢?」没有人会这样说的。

  全然就会转化。

  人们要有一百度强烈的意愿才有可能从物质升华至精神灵性;才会从大地进入天空;从平凡进入卓越。

  第二个力量是熟练。做你真正想做的,或成为你想成为的,生命的发展跟随着你自己创造的轨迹;如果你真得想成为那不一样的,就让自己先熟识它,不管你是想弹吉他或跳舞,你都必须花时间和心思去练习,因此,如果你对你自己的生命有个期许和目标,那就让自己不断地吸收和搜集相关的讯息,并且丢掉那些与它违背的,丢掉它就是不要再利用它,因为你的利用会把它又再再次次地带回,它将会阻碍你前行的路。

  第三个力量是白色的种子。「白色的种子」是一个隐喻,阿底侠的意思是放下那些黑色的种子,不要重复不断地栽培黑色种子——愤怒、嫉妒、憎恨、占有、操控……等。每当你发现它们出现时,观照觉知地将它们吸入你心底,然后它们就会转化为白色的种子,而什么是白色的种子呢?——爱、慈悲、服务、真诚、敏感细腻和觉知;所以,如果你期待未来的生命中会出现白色的种子,你就必须先播种白色的种子。

  第四个力量是斥责。完全地弃绝自我取向的想法。注意看,每当你发现自我诡计出现时,马上与它分离,,你甚至只要稍稍停留一下都是很危险的,因为停留会创造出更多的能量。所以,请记住,每当你发现自我的诡计又出现时,马上与它分离。

  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的诡计,它不需要学习,它是天生的;纵使你明知故犯,但你是知道的。所以,每当骄傲出现、自我膨胀时,你是知道的;此时,不要迟疑,马上快刀出手,把头斩断。

  第五个力量是愿力。将所有的美德贡献到他人的福祉上。任何时刻,你若有很好的感觉或好事发生,马上分享出去——这是佛教最基本的教义,不要像个守财奴似地将它们聚集起来;如果爱发生、分享它!给出它!而如果你找不到人分享,那你可以与树木、石头分享你那充满丰富的爱,尽量地给出!无论如何就是不要收敛积聚,因为,如果你将它屯积起来,它就会变为毒药,它会变酸、变苦。所以,尽量分享、给出。

  你分享的愈是多,就会有愈来愈多来自未知能源的能量来到你身上,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内在经济学的模式。外在世界经济原则是:如果你想要拥有东西,你必须屯积,但内在经济原则刚好相反:藉由给出与分享,你就会拥有;给出愈多,你会拥有多。

  这五种力量的彰显需要你依循着它们的法则去行动;如果你只是用头脑沈思,那它们就无法具有意义。所以,请把这五种力量融入实际生活中,付诸行动。

  最后一句经文

  诸法摄一要

  这个一要就是自我,自我是假的;所以如果你跟随虚假的自我,你的生命就是假的;而如果你无自我地过生活,那你的生命将会充满实相、真理和真实的滋味。

  思想、静心、付诸行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