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OSHO奧修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穹蒼群星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試試看 討論大家的靜心疑惑

[複製鏈接]
151#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8 20:18:28
R

鑽石途徑II-第五章 “無望”之教誨

  每當你發現自己在認同某一部分而排斥另一個部分,你就已經落入了自我或人格的局限中。拒絕自己某部分的經驗,是不可能獲得解脫的。企圖得到快樂,就是一種不快樂的態度,因為期望和排斥正是不幸的根源。

  到目前為止,你們有些人已經嘗到和體認到內在工作的滋味,並且已經認清我們的教誨確實有效。雖然如此,這也只是教誨的某個面向罷了。通過教誨你雖然可以找到一條通往解脫的路,但解脫仍然會迷惑你。只要你還是渴望它,你就得不到你所想要的快樂。

  這真是進退兩難。你來到這裡,想對治自己的心理問題,你得到了某些理解,也發現自己的努力終於有了成果,這會帶給你一份強大的希望以及你所渴望的內在力量,於是你的欲望就變得更強烈了:“我真的渴望登入本體,真的想得到解脫。”但不論處於任何一個層次或階段,欲望本身都是你和解脫之間的障礙。

  我所說的“你確實有解脫的可能性”,並不意味你的渴望越強烈,解脫的可能性就越大。我真正的意圖是不想增加你對它的欲望,然而要制止這份欲望是很困難的事。你越是發現一個方法能產生真正的效果,欲求就越強烈,而且離解脫就越來越遠。或許最無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你會從一開始就放棄它!

  這雖然是很難認清的一件事,但確實是最單純也最根本的攸關心識的真相:只要你渴望解脫、渴求快樂,它們勢必會迷惑住你。

  你所渴望的若非眼前的真相,心就會開始爭戰

  有人可能會說:“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如果渴望快樂和解脫就無法擁有它們,那我們到底在幹什麼?畢竟我們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要得到快樂和解脫啊!”

  請你檢視當下這一刻的經驗。當下這一刻,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你看到了什麼?你會發現,一方面你看到了心中所發生的事,另一方面你並不想接受那個正在發生的事,對不對?

  你心中有某個部分接受了事實,但另一部分卻說:“我要一個有別於真相的東西。”這是否意味著你被分成了兩半?你跟自己是衝突矛盾的?你跟自己產生了對立?與真相對立的那個部分可能充滿著美妙的靈修知識與概念:“我渴望我的本體,我想得到解脫。”然而這些想法是不是等於在說:“另一半的我真是令人作嘔,誰想要它啊?我想擺脫掉它,我想通過瞭解它而讓它消失。”

  這便是所謂的“心靈上的唯物傾向”,一種二元對立的分裂觀點。你的心分成了兩半,其中的一半不喜歡另一半,它渴求的是另一樣東西,這樣你如何能得到統合、快樂、和諧及解脫呢?你的內心一直在打仗,你的行為全都是從衝突之中產生的,這樣如何能得到療愈?內心怎麼可能祥和呢?

  這是你所經驗到的每一個當下之中,最明顯與最根本的真相。不論你想要的是什麼,不論你想變得更富有、更美麗、更解脫、更快樂、更不害怕,你都是在跟自己作對。只要你所渴望的那個東西不是眼前的真相,你的心中就會出現爭戰和分裂。假設你的內在工作是根據這種對立的態度而進行的,你的分裂將會更嚴重。

  有人會說:“這個世界的戰爭實在太多了,如何才能擁有和平呢?我們必須強化我們的武力,這樣才不會有更多的戰事發生。”就是這種態度製造出了更多的界分、更多的對立。以暴制暴怎麼可能有效呢?你能以對抗的方式來制止心中的爭戰嗎?這麼做只是在強化心中的鬥爭、衝突以及二元對立性。重點並不在你認為你想要什麼,或者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真正的問題是出在那些抗拒、渴求及渴望的心理活動,內容是什麼反而不重要。你可能經驗到的是悲痛而渴望的是快樂,你可能經驗到的是恐懼而渴望的是解脫,或者你正在經驗解脫而你很怕失去它。你可能正在體驗某種美好的感覺而想抓住它,不想讓它產生任何變化。

  這些全都是相同的心理活動,裡面都有二元對立與掙扎。這些全都不是祥和,也不是解脫。我所說的這一切並沒有任何玄秘色彩,你只要觀察一下自己的經驗,就會看到這些現象。

  排斥的態度只會令你心中的衝突更嚴重

  假設你曾體驗過你的本體或是解脫的滋味,你會發現在那種時刻裡,你是沒有任何批判、衝突或渴求的,因為本體從不依照這種方式而運作。本體沒有任何批判的態度,即使對人格的活動也不產生批判。本體只是如實存在著,它可能是愛、慈悲或任何一種品質,但重點是它從不抗拒某個東西而接受另一個東西。

  因此,這種抗拒某個東西、渴求另一個東西的態度,就是人格的特質,這便是自我的人格。人格的基本結構就是拒絕眼前存在的東西,希望得到更好的東西。

  事實上,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這份抗拒傾向就已經形成了,而你的人格和本體也就開始分家了。你發現某個東西的感覺比另一個東西好,於是就發展出了趨樂避苦的態度,整個恐懼和期望的心理動力就是這麼形成的。恐懼會形成是因為我們害怕不好的事會發生,期望會形成則是因為我們希望令人愉快的事能夠發生。

  我們會看見人格基本的本質,就是恐懼、期望和欲求。現在你來到這裡,渴望做內在工作,但是要如何進行?你是不是抱持著排斥的觀點在進行這件事,你們心裡的想法都是:“我現在要開始進行內在工作了,我要利用鑽石途徑來充實我的本體,去除我的人格。”“現在我要去除我的痛苦,重拾那令我感覺美好的本體。”然而進退兩難之局就是這麼開始的。這種態度會造成人格和本體的分裂。你雖然想去除內心的衝突,卻反而徹底認同了這份衝突!

  你既不需要接受也不需要排斥我所說的這些觀念,只要觀察一陣子就知道了。你可以研究它、探索它、覺察這種分裂的活動和態度,看看它在你心中埋得有多深。越是能經驗到本體,就越能清楚地看見你心中的好惡傾向。

  我並不是在說這個態度很糟糕,我的意思是,這種態度其實是源自於人格,它會製造出衝突、痛苦及不和諧。你現在是不是又在排斥這種態度了?“啊,原來問題就出在這裡!我現在知道該怎麼做了,我要設法排除掉這種態度。”請問你現在正在做什麼?有沒有把我的話聽進去?

  越早發現一切無望,對你越是有利

  你會發現你重複地在做同樣一件事,因此到底該怎麼辦?仔細地檢視一下,你會發現你什麼也不能做,眼前的情況是徹底無望的。越是能及早發現事情沒有希望,越是對你有利。一旦認清事情是百分之百無望的,那時你就會停止造作了。現在你終於有了一絲希望:“如果我更努力一點,就可能對無望這件事產生真正的瞭解,然後情況就會改變了。”但這不又是完全相同的態度嗎?

  你永遠都在固化心中的衝突、對立和不快樂。如果因為不喜歡某件事而排斥它,你就是在加深問題的嚴重性。你現在是否覺得更無望了?我並不是在嚇唬你或開玩笑,因為事情本來就是徹底無望的。當你想要造作的那一刻,抗拒就產生了。這是非常深、非常微細的問題。它在你的生命和意識裡無所不在地運作著。

  了知整個情況就是解脫

  我今天所以會談論這個議題,是因為我們這個團體裡已經開始出現一種越來越明顯的態度。其原因是我們的內在工作確實有效,所以才造成了我剛才所說的那種想要累積、達成以及獲取的貪欲。缺少了正確的認識,內在工作的本身可能會擦槍走火,不但無法帶來解脫,反而會強化你的人格傾向。從目前看來,你們大部分的人都不可能放下想要開悟的欲望,因此如同我所說的,你什麼也不能做。開悟這件事是無望的,然而你會發現不論如何你都會有這份渴望。

  任何的期望或造作都是一種抗拒,也就是在強化人格的矛盾傾向。我雖然這麼說,可我們在這裡仍然是在造作。我們擁有一個團體,而我確實是在跟人們一起工作。我的說法是不是有點矛盾?如果什麼也不能做,如果整個情況是徹底無望的,那又為什麼要創立一個學校,為什麼要傳播教誨,內在工作又有什麼意義?

  這真是一個自相悖駁的情況,讓我們來深入地瞭解一下。我之所以要創立一個學校來傳播教誨,並不是要加強你們的期望,而是遲早你們會發現我所說的一切都是真相。這所學校的創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它最終一定會幫助你瞭解事情是無望的。教誨的作用就在這裡。只有當你徹底瞭解所有的心識活動和真相都是徹底無望的,你才會真的放下。當你真的放下並且徹底無望時,你就自由了。不過這份瞭解之中並沒有絕望的成分。解脫並不是靠著努力就可以達成的境界,只有當你了知所有情況之後,解脫才會出現。事實上,解脫也不是了知整個情況之後的一種結果。了知整個情況的本身就是解脫。

  心識一旦停止運作,便只剩下每個
152#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8 20:21:41
R


 鑽石途徑I-第二章 坑洞理論

  坑洞通常源自於童年的創傷經驗。也許父母並沒有重視你,他們忽略了你的根本價值,使你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因為你的價值沒有被看見或認知,所以你和你的某個部分失去了聯結,遺留下來的便是坑洞和匱乏感。

  今天要探討一下我們在這裡所採用的基本觀念,那就是所謂的坑洞理論the Theory of Holes)。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充滿了我們所謂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麼?坑洞指的是你已經失去聯繫的某個部分,也就是你無法意識到的某個部分。從最根本上來看,我們真正喪失的其實是我們對本體的覺察。如果無法察覺到我們的本體,它就會停止顯現,然後我們就會感到匱乏不足。因此,坑洞指的就是我們本體的某個部分不見了。這可能意味著某種本體的品質不見了,譬如愛、價值感、與人聯結的能力、力量等等。雖然我們已經無法覺察到本體的某些部分,但並不意味它們從此消失了;它們從來不會消失蹤影的,你只不過是和它們斷了聯繫。

  讓我們來談談價值感和自尊的問題。當你感受不到自我價值時,你的內心會有一種空空洞洞的感覺。你會感到匱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價值來填滿這個洞。你會利用別人對你的肯定和讚賞來達到這個目的,你會以虛假的價值來填補這個洞。

  我們帶著一身的坑洞四處奔忙,卻往往無法察覺到它們。我們通常只能意識到自己的欲望:我想要讚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這個人的愛。我想要這種或那種經驗。欲望和需求一出現,便暗示著坑洞已經冒出來了。

  這些坑洞通常源自於童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創傷經驗或是與環境衝突所造成的結果。也許你的父母並沒有重視你,他們對待你的方式,使你覺得你的意願或存在是不重要的。他們的作為使你覺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他們忽略了你的根本價值。因為你的價值沒有被看見或認知(甚至遭到攻擊或受挫),所以你和你的某個部分失去了聯結,而遺留下來便是坑洞和匱乏感。

  關係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補彼此心中的洞

  當你和某人建立起深刻的關係時,你就會用那個人來填補你的洞。你認為你從那人身上得到某些東西而將自己的洞填滿了。舉例而言,你可能會因為這個人欣賞你而感覺有價值,你無法意識到自己正在利用他人的讚美來填補心中的洞。只要你和那個人在一起便感覺到有價值,如此一來,你會不知不覺地認為是那個人使你變得有價值的。他無論給你什麼都使你覺得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所經驗到的滿足都是他帶給你的。

  你的無意識看不見他使你感覺有價值的那個部分和你是分開的,你把它當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那個人一旦死亡或關係結束了,你不會感覺失去了那個人,你感受到的是填補坑洞的東西不見了。你的感覺是你喪失了自己的一部分,而這就是你會那麼痛苦的原因。感覺上就像你的肉被切開,某些東西被挖掉了。這才是創傷和痛苦的原因,由失落感所造成的傷痛。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愛、你的安全感、你的力量、你的意志力都不見了。失去親密伴侶會使你覺得以前被他填滿的那些洞,現在又暴露了出來。

  如果人們說,我們彼此很適合,這就意味著他們是在填滿彼此的洞。這部分補足了這個洞,那部分補足了那個洞。當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時,他們會覺得完整而滿足,因為他們感覺彼此互補,結合在一起使他們變成了一個完好的整體。

  很少有人能填滿你所有的洞。你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人與活動,但他們仍舊無法填滿你所有的洞。仍然會有一些坑洞存在,而這會造成你的不滿足感一直持續下去。當然坑洞是無法被徹底填滿的,只要對方有一點變化,或者說了某些讓你不舒服的話,你就會感受到那些坑洞的存在。你會再度感覺到那些洞,喔,他根本不認為我有任何價值。你感到憤怒和受傷,是因為心中的洞又暴露了出來。因此,不滿足感會一直持續著,是因為對方無法永遠填滿你的洞,特別是對方也需要你去填滿他的洞。

  學生:如果你的關係改變了,或者你生命中的某個人改變了,你的坑洞是否也會跟著改變?

  阿瑪斯:沒錯。任何改變都會動搖坑洞的四周。某些洞會被填滿,某些洞會空掉,這時此人就必須學著適應,或是找到其他的方法來補洞。這通常意味著他們必須面對某些坑洞了。他們必須去感覺這些洞的存在,或是去瞭解它們。

  現在你終於知道為何失去某個和你非常親密的人,會是這麼痛苦的事。和某人在一起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後,你已經對那種契合的狀態習以為常,你深信那人就是你的一部分。失去那個人就像失去自己的一部分似的。

  能填滿你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你

  如果能直接體驗到這份失落和分離的感覺,你就有可能認清那些能填滿你的東西並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能跟這份失落感中的痛苦共處,而又不試圖以別的東西掩蓋它,你就會感受到那份空虛。你會感受到而且會看見那個洞。如果你允許自己去體會那份不足和空虛,你就會發現自己最根本的部分,並且能一勞永逸地填滿那個洞。甚至不能說是填滿,而是從此清除了心中的坑洞,不再認同那份匱乏感了。這麼一來你便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和你早已喪失的某種本質重新連上了,以往你一向認為只有靠別人才能辦得到。

  大部分人在結束一份關係時,都會感受到自尊的喪失,這便是為什麼我要特別舉出價值觀的原因。若想探索那份失落感,你必須和那份感覺共處,並且得問自己,為什麼我覺得這麼沒價值,為什麼他不在我身邊我會覺得什麼都不是?為什麼我覺得我的價值變得如此低落?如果你能和那份感覺共處而不企圖改變它,只是留意並試著去理解它,便可能體驗到那份不足和空洞感。假設你理解了這份不足以及它的源頭,你很可能會憶起那個造成你無價值感的事件或事件的原型。

  坑洞往往是被人格所填滿的,而人格通常會記住那些令你失落、痛苦和矛盾的情境。我們必須在最深的層次重新經驗那份痛苦,而且要貼近那個坑洞,才能看見這些記憶。我們一旦認清早期的那份失落感是什麼,被我們遺忘的本體自然會重新活絡起來。

  因此,深刻的失落感往往是成長的機會,它可以使你更瞭解自己,並經驗到那些你以為靠別人才能填滿的洞。不幸的是,人們通常會極力防衛,不讓自己深入地感受那份失落。這麼做主要是想逃避內在的空虛。我們並不清楚空虛或不足乃是喪失某個更深的東西的徵兆。那個東西就是我們的本體,而它是可以被重新拾回的。人們以為那些坑洞和匱乏感便是他們最深的真相了,超越它們之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了。他們以為自己有某個地方不對勁,其實這份不對勁的感覺就是對無意識的一份體認。

  經驗坑洞如同經驗到一個有容乃大的空間

  人們往往會竭盡所能不去感受這些洞。他們覺得如果貼近那些洞,自己一定會被吞沒。舉例而言,當他們貼近的坑洞時,可能會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孤寂和空虛所帶來的威脅。其他的坑洞則會造成一種快要滅絕的脅迫感。難怪我們不想接近這些坑洞!但是在我們的工作坊裡,我曾經看過令人驚訝的事:如果我們能不去抗拒面臨坑洞時的感受,你就會發現,經驗到坑洞並非那麼痛苦的事。那就像是一種什麼都不存在的空寂感。那並不是一種具有威脅性的虛無狀態,而是一個有容乃大的空間。這是一個可以讓本體顯現的空間,而且只有本體可以從內在徹底消除掉坑洞或匱乏感。

  學生:坑洞會不會以憤怒的方式呈現?

  阿瑪斯:會的。內在的匱乏感很可能以憤怒的方式呈現,尤其是內心如果抗拒那份空洞感的話。大部分的感覺,特別是那些不假思索的衝動反應,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結果。如果坑洞全都清除了,這些情緒也就不存在了。哀傷、痛苦、嫉妒、憤怒、怨恨、恐懼——全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結果。如果心中不再有任何坑洞,你就不會有這些情緒,那麼剩下的只有本體了。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情緒會被稱為激情、錯覺或虛假的感覺。

  整個社會都在教我們拿外在事物來填補自己的洞:我們應該從外在獲得價值感、愛或力量。我們時常談論與人為善、戀愛或擁有一份有意義的事業,是多麼美好的事,就像人生的意義都要仰賴這些活動似的。我們總是將意義歸功於某個人或事,而非真正有功勞的本體。整個社會的安排都是要人們互相補洞,我們所熟知的文明便是建構在補洞之上的。它既是人格的產物,也是人格的居所,它維持和滋養了人格。

  學生:情形一直都是這樣的嗎?

  阿瑪斯:我不認為如此。我認為這是一種漸進的發展。人格對文明的主導性是經過一段時間才發展出來的。我們越是變得機械化,我們的文明就越傾向於補洞。許多人都認為過去的人類比較有愛,有品德,也比較能體認到實相,他們比現代人更能與本體聯結。你也許聽過黃金時代的說法。據說在黃金時代,人們所經驗到的多半是本體而非坑洞。當本體逐漸消退而坑洞開始出現時,白銀時代便開始了。接下來出現的是青銅時代,而我們現在是屬於黑鐵時代。這是最黑暗、最沉重的時代。鐵除了護衛之外,沒有別的東西了。我們時常會感覺到那份鐵的特質,尤其是當我們企圖以強硬的態度護衛自己時。全力護衛自己不去接觸心中的坑洞,乃是對當代的一種描述。

  允許自己忍受這些坑洞,並穿越它們到達彼岸

  允許自己忍受這些坑洞,並穿越過它們到達彼岸,對現今的時代而言是更困難的事,因為社會中所有的事都在抵制它。社會是抵制本體的。你周圍的每一個人,你所到的每一個地方,都在企圖補洞。如果你不以同樣的方式補你的洞,人們會受到威脅。假設一個人不想填補心中的洞,他會令別人更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洞。

  內在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然而內在工作也變得越來越迫切。這就是為什麼擁有一個以自我認識為己任的團體是這麼重要的事。因為有許多願意去感受自己的洞而又不企圖填滿它的人,都會在旁邊支援你。要一個人單獨去做這件事,是非常困難而又不可能的任務,因為他周遭的每件事都在抵制這份工作。

  學生:你剛才提到坑洞和情緒之間有某種關聯,而本體是沒有任何情緒的。我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阿瑪斯:如果你能瞭解自己的感覺,就能貼近自己的本體。但這並不意味你的感覺就是你的本體。

  學生: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我一直都是我的本體,我就沒有任何感覺了?

  阿瑪斯:不,不是這樣的。你會有一些真實的感覺,也會有一些虛假的感覺。虛假的感覺總是來自于想填滿心中的洞,也就是說,真正的感覺不見了。

  學生:這麼說來,存在於坑洞中的都是假的感覺囉?

  阿瑪斯:沒錯。譬如你失去了自我價值感,在某個階段如果你和它失去了聯結,就會留下一個洞。這個洞可能被經驗成自卑或低自尊,然而這並不是真正的感覺。這意味著自尊或自我的真實價值不見了,這份低自尊的感受,經常會被自大的防衛機制所掩蓋。但自大也不是真實的感覺,那也是一種企圖藏匿什麼的虛假感覺。當某人所說的話或做的事使你感到自卑時,你心中生起的憤怒也是一種虛假的感覺。這些虛假的感覺所以會冒出來,是因為你沒有意識到你真正的價值,它們只是起一種補償作用。它們顯得很真實,是因為你確實能感受到它們。它們不真實,是因為你失去了真實的東西之後,它們才會出現。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假設你無法意識到你真正的感覺,別的東西,例如情緒,就會取而代之。但如果能體認到這些情緒的真相,你就會認清你失去的東西是什麼,並且會經驗到它。你一旦體認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你就會認清它與遮蔽住那份失落感的虛假感覺是截然不同的。情緒只是一種反應罷了,然而像價值這類的本體狀態,卻是一種存在的形態,它們絕不是反應。

  學生:如果你有一些虛假的感覺,埋在它們底端的又是什麼?

  阿瑪斯:譬如在自卑、自大、憤怒、受傷的底端,一定有一份自我價值感,它也是本體的某個面向。

  你有沒有讀過柏拉圖?還記得柏拉圖理念the Platonic Ideas)和柏拉圖類型the Platonic forms)嗎?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沒人能教你什麼是類型,你只有靠記住它們來認識它們。也許你並沒有注意到它們,但是你已經把它們記住了。借由記憶你產生了理念。你所回歸的並不是情緒,而是你的本體。本體比情緒更為真實和富有價值。本體就像你的血液一般真實。它不是一種反應。

  有些人不但意識不到自己的本體,甚至連情緒也感覺不到了。這使得他們距離自己非常的遙遠。他們擁有的只是思想,而思想通常都是由情緒製造出來的。我們就是這樣失去了自己而開始認同我們的思想。起先本體是存在的,然後我們失去了本體,接著情緒便產生了,最後我們連情緒或環繞著情緒的衝突也意識不到了,於是便製造出了各種的妄念。因此,瞭解情緒可以幫我們解開防衛的死結,使我們不再企圖逃避心中的坑洞。情緒可以彰顯出我們已經喪失覺知的某部分本體。

  大部分人都會質疑,如果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那還能感受到什麼?其實你越是能感受到本體,你的情緒就越少。你仍然會有某些知覺,而且往往比以前更深更強烈,可是你的情緒卻不會變得更深更強烈。情緒只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反應罷了,但本體並不是神經系統的反應。那個東西一直在你裡面,你的某個部分一直存在著。

  有人認為我們的本體才是最真實的感覺,而人們所謂的感覺和情緒都不是本體。愛、祥和、價值感、力量和意志,這些都是本體的不同面向。有了本體,你經驗到的就不再是憤怒而是力量。你不再感覺到自傲或自卑,你會體認到自己的價值,你會體認到你是圓滿和強有力的。

  學生:這裡所進行的內在工作填補了我許多坑洞,因此當工作坊的活動停歇時,我會感到有點驚慌。雖然如此,我還是覺得內在工作帶給我的滿足,和我用另一個人來填滿自己的那份感覺是不大相同的。除此之外,我在這裡所下的工夫,往往使我能安全地去感受心底的空虛。好幾次我從這兒獲得的飽足感,都是由於你幫我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而得以經驗到某個坑洞。

  阿瑪斯:是的。我們在這裡經驗到的情況確實比一般情況要複雜些。你們在外面所做的一些事,也可能帶進這裡來。有許多人確實會利用我們這個地方來填補心中的洞,不過還有另外一個角度,那就是,內在工作的本身要體驗的不只是內心的富足,同時也要體驗到不足。

  假設你是以正常的方式來利用這裡的工作填補你的洞,那麼你可以將停課期間出現的空洞感視為一般的空虛感,然後看看心中失落了什麼。你可以試著去體驗它或瞭解它。

  人們經常利用內在工作去填補某個特定的坑洞或匱乏感。你可能會覺得,我們這個團體裡的人都很聰明,誠懇,喜歡追求真理;所以我一定是很不錯的人。但是你回到家之後卻覺得,或許我並沒有這麼好。如果是這種情況,不妨讓自己體會一下那個洞,深入地去瞭解它。

  我們的工作還有其他的過程,也可能會讓你感到滿足,因為某種真實的圓滿感一旦出現,你就會意識到自己的完整性。一周過後,如果你仍然無法像從前一樣深刻地意識到它,你就會開始質疑它。這又是另一個過程了。也許以往的滿足感產生時,你並沒有完全理解它。也許還有別的議題尚未曝光或解決,所以你無法維持這份圓滿感。

  我們在這裡所經驗到的圓滿,和你因填補坑洞而得到的滿足是截然不同的。坑洞被填滿通常不會被經驗成一種圓滿。真的,如果某人填滿了你的洞,那份感覺是很不穩定的,而且不會使你感到滿足,那就像是一種暫時的放鬆,一份執著。你會不想讓那個人離開,你不希望他們改變他們對待你的方式。深入地來看,那其實是一種封閉而非開放狀態,但內在工作帶來的圓滿卻是障礙的消除。

  美妙的體驗不會持久,除非勇敢地面對內心的匱乏

  有時許多坑洞會同時顯現,所以有點令人困惑。通常人們第一次加入這個團體開始探索自己時,許多坑洞會同時被經驗到。內在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坑洞,讓人們從內在來解除掉它們。我們不用外在的東西來填洞。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帶給人們各種美妙的經驗。我們可以冥想,進行各種鍛煉,每個人都可以有很好的體驗。

  然而這些體驗都不會持久,除非他真的能勇敢面對內心的匱乏和坑洞,並且能重新經驗一遍。這個過程可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一些時間和許多的努力。經驗到坑洞但不從匱乏感中產生反應,是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你會有強大的欲望想要填滿它。你甚至會有一種生死攸關的感覺。

  學生:今天早晨我在外面吃早餐時,突然領悟到那個女服務生補滿了我好大的一個洞。

  阿瑪斯:沒錯。許多人都是靠補別人的洞維生的。各式各樣的生意都在補人們的洞。我對補洞這件事並沒有任何道德批判,我不認為這是一種罪,我也不認為你應該內咎或是去懲罰自己補洞的行為。有時你會補自己的洞,有時你會補別人的洞,那又何妨?我真正想做的事是去瞭解心中到底有些什麼東西。我並不是在樹立新的宗教教條:你不該補洞。

  你可以從坑洞理論補洞的角度來看待每一件事,你會看到大部分的時間你不是在補洞,就是在強忍著某個洞,再不就是突然體悟了某個真實的東西。每一時每一刻,這些事都在發生。

  在內在工作裡,你對治的洞會變得越來越大。起先你面對的是比較小的洞,接著是大一點的洞,最後你會碰到最大的洞。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沒了,也就是所謂的死亡。死亡一旦來臨,你擁有的一切都會消失。因此最後一個大洞就是喪失你的肉體。肉體的死亡如同一個巨大的洞,一個漆黑而暗沉的黑洞,裡面什麼都沒有。你一直企圖以肉體來補滿那個洞,但如果你能在心中放掉對肉體的執著——我並不是說你的肉體必須死亡——那麼你可能會突然見到完整的你,那個你一直想以肉體來取代的你。

  大部分的人都認為他們就是自己的身體。這是我們最深的一種執著或認同,也是我們會渴求肉體享樂的真正原因。那份對肉體享樂的渴求,本身就是一個坑洞。坑洞代表的就是無法意識到真正的快樂。坑洞會存在是因為我們不再意識到本體之樂。那是一種茫然的感覺。

  當然,沒人會相信這種事。如果放掉了這些享受,我還剩下什麼?如果不能一天吃兩次可口的餅乾,隔一天就做愛一次,或者不能做這個做那個,我怎麼會感到快樂呢?因此,這是需要去探索的最後幾個大洞之一。

  誤以假寶石來填補自己

  內在工作並不是要改變你。你還是照舊做生活中該做的事,但是要對當下發生的事保持覺察。你只需要做這件事就夠了。留意你的生活,試著去理解它。在過去,人們往往會選擇進入修道院,放棄一切世俗的事物,專注於內在工作。然而重點並不在於拒絕所有的事物,而是要體驗內心的坑洞。時間久了,上述的修煉方式便染上了道德色彩——與外界接觸似乎是不妥的事。然而這類避靜活動的真正目的,本是為了讓你感受到坑洞而不去填滿它們,這樣你才能認清它們是怎麼一回事。

  我記得梅爾·巴巴(Meher Baba)畫過一幅圖。他想要借著這幅圖來說明就是萬事萬物。為了讓每件事都能圓滿,它有一部分必須是空的。世界便是從那空無之中生起的。我們的知識就是源自於事物中的空性,我們必須認識這份空性,才能知道所有的事。你必須具備空性,否則你就是不完整的。完整意味著具足一切,而一切必定包括空無在內。

  有關坑洞理論還有一件事需要說明。我早先曾經說過,坑洞是在你童年時製造出來的。嬰兒時期的你什麼坑洞都沒有,那時你的心是完整無缺的。等你慢慢長大之後,因為和周遭的環境互動而遭遇到一些困難,於是你和你的某一部分便開始失去聯結。每一次你和你的一部分失去聯結,坑洞就產生了。這些坑洞又會因為你對失落感的記憶,以及與失落感相關的議題,而變得越來越大。一段時間過後,你會開始補洞。你會以錯誤的感覺、概念、對自己的信念以及對治環境所採取的策略,來填滿這些洞。這些補洞的東西統稱為人格,或是我們所謂的假寶石

  因此,假寶石就是失去了部分的自我而造成的結果。一段時間過後,我們會認為這便是真正的自己了。我們認為我們就是那些填補坑洞的東西。因為人格總企圖取代真實之物的地位,所以我們要在這裡花很多工夫來認識我們的人格。我們研究人格的發展,直到自己終於有能力體認到某個坑洞形成時的情況為止。

  我們審視人格的每一種品質,看看它是在什麼時候喪失的,而結果又是什麼。有時一連串的品質都會失去。舉例而言,假如你失去了你的力量、意志和愛,它們就會形成一個個的坑洞。因此,心理學所有的觀點幾乎都可以建築在坑洞理論之上,這便是人格心理學或有關這假寶石的心理學。

  學生:我發現每當有人看扁我的時候,我都會感受到心中的坑洞。我似乎還沒強壯到可以安住於其上,而不以慌張、渴望、自我貶抑來補這個洞。我很快就會認同這些感覺。以更直接的方式來體驗這些洞,是否就是我們所要下的工夫?

  阿瑪斯:沒錯。這便是我想說明的道理。我們的工作就是要體驗這些感覺,學著與它們共處,而不企圖以別的東西來補洞。有時你會不自覺地補起洞來,所以人格才會被稱為自動化反應,因為它是機械的。一段時間過後,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會變得自動化,你連自己正在補洞都無法察覺了。

  學生:要如何才能將這個過程減緩下來?是不是只能看著它?

  阿瑪斯:是的。當你對自己正在補洞的情況還稍有覺知的時候,就要立刻看到它。如果能制止自己去補洞,會是很有幫助的事。你不妨設定一個目標:接下來的兩個禮拜,我要停止從外界取得肯定。或者每當我想從外界得到肯定時,我就要觀察這個傾向而不試圖改變什麼。這是另一種做法。我們這裡所進行的內在工作就是要對治這些議題。今天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它,這麼做也許能帶給你某種瞭解、促使你成長。人格的行動可以分成兩端。一端總是企圖逃避坑洞,趨樂避苦;這是一種自動化反應。人格的另一端則永遠想把暴露出來的洞填滿;這也是一種自動化反應。每當你失去一種本體的品質之後都會留下一個洞,而你的人格又會自動地想拿外在的錯誤品質將它填滿。

  大部分的時候你所認同的都是那想要補洞的企圖,因此你不認為自己可以不做這件事。每當你覺得沮喪時,就會試圖從別人那裡得到讚美,否則又能怎麼辦呢?真的,這確實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可愛,那麼就去找一個認為自己很可愛的人吧!這種模式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你幾乎不可能改變它們。

  整個社會都在企圖補洞

  開始對治這個模式時,你必須一次又一次地觀察它的發生,並且要認清它並不是那麼有效。通常人們是不會到這裡來的,除非他們已經發現自己的方式無效。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的策略都深信不疑,以為再過個幾年,他們的策略就會生效了。也許目前只是還沒碰到合適的人,合適的情境。如果能多賺一點錢,事情或許就會改善了。但是那些真正在觀察自己的人會很清楚地看到,這些模式根本無法使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來我們這裡的就是這一類型的人。我並不是說參與我們工作坊的人都已經決定要體驗自己的坑洞了。不是的!起初人們來到這裡其實是想找到更好的方法來補他們的洞。這才是當初大家來這裡的目的,我會找到更好的方法讓某人更愛我、我會找到更好的方法來減肥、我會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做這個做那個。漸漸地他們會發現,原來內在工作完全是另一回事。

  人們要花很長的時間才會瞭解企圖補洞是無效的。即使你現在正在聽我說話,也是在企圖通過某種理解來補自己的洞。如果我能知道事情是怎麼回事,或許情況就會好些。只有當你真的去體驗你的坑洞,也就是開始去感受你的空虛時,我說的話才能生效。假如你以言語或概念來填滿它,那麼你還是在補洞。

  人們時常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補洞。你可能會認為,原來我只是在利用我的丈夫補我自己的洞。好,現在我決定接下來的兩個禮拜完全不跟他說話。其實她就是在企圖以譴責先生的方式來填滿自己的洞。我們補洞的方式往往是非常狡猾的,啊哈!我決定不找新工作了,我也不想再賺更多的錢了,因為那只是一種補洞的行為。而且他說過,賺再多的錢也沒用。當你繼續填補其他的洞時,這些想法會一再地出現。

  我想這個觀點會使我們對社會產生某種洞見:坑洞已經掌控了整個社會。大部分的時候社會都在企圖補洞。你以為廣告的作用是什麼?它們正好可以補上你的洞。他們發現了某個特定的洞,並且能以最好的材料將它補起來。上乘的廣告公司是最善於補洞的,他們很快能看見他們的產品可以補什麼洞。他們就是以這種方式賺進了數百萬美元。

  學生:被廣告吸引的是既存的洞,還是被廣告創造出來的新洞?

  阿瑪斯:你的坑洞是在你童年就創造出來的,我不認為廣告能創造出新的坑洞。它們強化的是既存的洞,而且以不同的方式吸引住了人們。譬如某些女人如果認為自己不夠美,就可能通過各種方式來填補這份匱乏感。廣告強化了這個補洞的機制,它啟動了從坑洞中生起的欲望。

  你從坑洞中產生了某些對外在事物的憧憬,我們的無意識就是由這些意象組合成的,而且我們一直在尋找這些意象。廣告就是通過我們的渴望而運作的。它說:你買這項產品,會變得很美。買那項產品,會變得快樂、富有和不朽。

  學生:廣告為什麼不能用來激發你對本體的渴望?

  阿瑪斯:因為人們無法靠它賺很多的錢。

  學生:對本體的渴望不也是非常強大的嗎?

  阿瑪斯:這是最強大的一種渴望。所有的宗教體系和教會都在拿它做廣告。它們通常會造成更深的吸引。當然,它們很少能真的帶領人們證入本體。

  學生:想填滿別人的坑洞,是否也是一種想補自己洞的欲望。

  阿瑪斯:沒錯。有時你會以為別人有洞而你沒有,並借此來逃避自己的坑洞。

  學生:或者你會以為別人是需要幫助的。

  阿瑪斯:有這個可能。逃避你自己的坑洞,然後將它們投射到外在,也是一種防衛機制。你可能會說,別人有需要,所以我要
153#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8 20:24:14
R

鑽石途徑III-第四章 活著是為了什麼?

  意義不是思想可以解決的一個問題,它不是靠頭腦就能找得出答案的。它不是任何東西的結果,也不是可以去滿足的理想或形象;你只能自然墜入你真實的本質裡。然而自然墜入真實的本質裡並非易事,這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件事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核心需求:找到人生的意義。這股驅力也許不很明顯,甚至無法察覺得到,但若是檢查一下這個情況你就會發現,你生活中大部分的活動和考量都受到這股驅力的影響。20世紀的哲學,譬如存在主義和現象學,就是在探討生命的空虛和無意義。我認為這個哲學上的議題,同樣出現在文學和藝術的領域裡,它反映出人們越來越覺知到意義的問題。

  只有少數人有能力質疑存在的意義問題,大部分的人都以為他們所進行的活動和努力將會帶來生命的意義。我們很少去質疑這個議題,是因為我們以為自己已經知道答案了。人們會製造出各式各樣的目標,希望借由這些目標帶來生命的意義。這些目標通常涉及到對未來的計畫,譬如變得成功、富有、勝利、有創意、到處去旅行等等。

  還記得那首歌:“Whatis it all aboutAlfieIs it just for the moment we live(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阿爾菲?是否只是為了活著的歲月?)哲學就是在企圖回答這個問題。最終看來,哲學可以被視為一種攸關意義的科學,然而找出人生的意義並不僅僅是思維上的鍛煉。當一個人真的質疑他的生命時,那並不是一種頭腦裡的活動,而是一種毫無價值、毫不值得、毫無理由的感覺。即使我們覺察不到這個議題,還是不斷地會有這種感覺。也許我們另有其他的考量,不過這個議題是最核心的,而且經常埋在那些明顯的考量之下。

  此外還有一個看待這些問題的方式:活著是為了什麼?我每天所做的事到底是為了什麼?我為什麼要起床、上廁所、刷牙、梳洗、吃早餐、上班、與人交談、下班回家、吃晚餐、好好享受一番、然後倒頭睡覺?為什麼每天都要做這些事?如果我只是想經驗這些事情,只要一天就夠了,只要吃一餐飯我就知道吃飯是什麼滋味了。因此為什麼要一再重複?這些事對我有什麼意義?

  對人生失望,才會開始問人生有什麼意義

  我提出這些根本的問題只是要你去深入地思考,這樣每當這類問題從你心中生起時,你就不會立刻作出膚淺的解答。若是要一個人去探索存在的意義問題,他必須對人生已經失望了。他可能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標,或是對自己的夢想開始感到失望:我媽媽要我嫁給醫生,我爸爸希望我有所成就,而我都做到了。現在我已經有兩個小孩,想要的東西也都有了,但是我心中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我的感覺還是跟往常一樣,仍然在等待,不斷地在追求。我想做的事都做了,可是仍然不覺得滿足。

  到了這種時刻,人就會開始質疑了。或許你在大學時就想過這些問題,那時你的老師或父母已經完成了許多事,可是卻覺得一切都幻滅了,因此你的老師提出了這個問題,而你也覺得十分有趣。也許你還年輕,仍然渴望知道每件事,你還想完成學業、成家立業、追求理想等等。有些人從未達成他們的理想或實現他們的計畫,因此仍然希望勝利在握。或者他們正在延後成功的時間,這樣就不必面對未來可能會產生的不滿足感,也不必質疑人生的意義了。少數的幸運兒可能有機會完成自己的夢想,因此意義問題很自然地會從他們的心中生起。如果夠敏感的話,他們會一直專注地思考這個問題。

  你很難說服那些仍然在追求夢想、計畫和理想的人,讓他們接受所有的成就都跟存在的意義無關。這便是昔日的內在工作學派只接受那些步入成熟階段的人做門徒的理由。年輕人不太可能不追求夢想,除非他們很早就失望了。

  你可能已經觀察到,大部分的人仍然在期待這個或那個計畫能帶來滿足。成家、立業、工作、完成理想,這些事都沒什麼錯,但是它們並不能解決意義問題。它們能完成的是不同的目的:它們能帶來娛樂、填滿你的胃、溫暖你的床、陪伴你讓你有事情可以做,但是它們無法提供你生命的意義。

  為了讓自己產生重要感,我們緊抓著理想不放

  你必須具備許多條件才能面對這個根本問題,譬如你的智力、你擁有的人生經驗、早期的成長背景等等。此外人們也時常利用分心的活動來逃避這個根本問題。

  人們有時會投注二十到四十年的努力,全心全力地想要達成目標。這些目標其實並非為了生存或滿足實際的需求,那麼成就究竟能為人們帶來什麼呢?也許是賺更多的錢,但這就是背後的驅力嗎?難道成功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嗎?成功會使我感覺更好,更有價值感。因此成功為這些人帶來了意義和重要感,這才是背後的驅力。我們把某些事理想化之後,就以為這些事會帶來生命的意義和重要感。為了讓自己產生重要感,我們才會緊抓著理想或完美的未來不放,而且會一直朝著這些理想不斷地努力。

  假設你加入的是一個內在工作團體,你的理想就變成了自我了悟,但是你仍然是通過內在工作為自己帶來意義。其實事業、關係或愛人也能產生這種作用。藝術創作活動也能帶來意義。發展思考能力、體能或創造力,都能滿足我們的意義感。

  我所談到的這一切都不是什麼不平常的事。如果你問某個人:你的事業能為你帶來什麼?他很可能回答說:它能激勵我,讓我的人生有目標。這是我們的社會完全接受的想法,也是大部分人的信念。

  當然,還有許多種方式可以逃避那份無意義感。許多人會借著感官刺激或各種活動來逃避無意義感,譬如從事危險運動、犯罪活動或嗑藥。這些強烈的感官刺激活動往往能帶來下面這些感覺:你看我是活著的,我的人生正在發生一些事,它不是空空洞洞、毫無意義的。另外有些人則會借由鈍化自己,讓自己變得遲緩或不清醒來逃避無意義感。人們可能經年累月地活在最膚淺的層次裡。

  那些不斷追求目標來達成意義的人,其實也是在鈍化自己。這些能帶來意義的活動是很難被捨棄的,因為這份不斷想要思考、造作的需求,已經變得越來越強烈了。有的人從未停止過擔憂,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活動一旦停止,該如何去面對那份空虛的感覺。只要我們還有一個目標,即使是治療身體的病痛,都能為自己的人生帶來一點意義。企圖治好疼痛的膝蓋,也能帶來一點意義。許多父母無法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於是就借由孩子來達成他們的心願。

  你認為以某種方式生活,人生就不再空虛了

  你看這個議題滲透得多麼廣,即使是追求享樂,也是在期待這些活動能帶來意義和重要感。你總認為若是以某種方式生活,人生就不再空虛了。或者你覺得直接面對生命的無意義和空虛,你會承受不了。我們確實無法活在沒有意義、沒有價值、沒有重要性的生活裡,因此我們總是在追尋一些替代品。這些人生的活動並沒有錯,也不是不好,問題是我們在它們身上投射了過多不實的期待,譬如孩子可能承受母親過多的期待和要求。而藝術活動一旦用來滿足重要感,樂趣就不見了。它會變成一種逃避、壓抑和分心的方式。

  最終看來,對意義和重要感的欲求,就是一種對身份認同的追尋。我們的這些活動都是為了帶給自己一種身份感。深入地探究我們會發現,這些活動都跟我是誰有關,譬如我是教會裡的牧師、醫生或某某人的妻子。雖然我們會把角色看成是社會成規而非最重要的東西,但這些身份在我們心中仍然有重要性,我們會抓住這些東西為自己帶來一些安全感。其實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帶給我們一種身份感,因為他們就像是一面面的鏡子,而我們的成就也會反映出自己的價值。我們都想變成某某人,符合某種形象,譬如醫生、老師、律師、領袖、治療者、完美的母親或父親等等,都是一些助人的形象。還有的人想變成大企業家或傑出練達的知識份子。另外有些人則希望自己變成謙和的聖人或真理的追尋者。

  如果不把自己的價值放在任何事物上,我還剩下什麼?

  因此我們會發現,所有的努力之中都有對意義和重要性的需求,而我們總覺得人生若是沒有意義就活不下去了。這就是為什麼某些非常有成就的名人或有錢人,會在金錢、美貌或名望喪失之後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些東西都不見了,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另外有些人會在伴侶過世之後選擇自殺,他們似乎把人生的意義都投注在伴侶身上了。當生命最核心的動力消失時——也許是關係,也許是回憶,也許是一份理想——他們的人生只剩下了一片空虛。許多人會驚訝地發現,他們竟然在某個人或某種成就之上投注了那麼多意義。一旦失去這些東西,真相會變得非常明朗。即使從一個沒什麼意義的工作退休下來,也會使人悵然若失,其實他們失去的只是一種身份感罷了。能夠填補空虛的東西已經不見了,因此必須面對過去所逃避的那份毫無意義的空虛感。

  其實這份空虛感一直都在那裡,但其中有一塊浮標,這浮標就是我們的事業、關係、理想、人生哲學或是性愛之類的刺激品。整個社會不但容許這種用來替代根本意義的外在元素,甚至會將它們理想化。即使是我們的愛、才智或身體,都會帶給我們一種身份感。

  有了這些洞見,我們可能會質疑:如果這些事都不做了,如果不把自己的價值放在任何事物上,那我還剩下什麼?答案是:從強烈的感官刺激和身份認同所得來的意義,仍然陷在因果律之中,因此並不是最根本的意義。但假如我們說:等一等,我並不想把生命的意義建築在我所做的事、人們對我的看法、我對自己的看法,或者我所擁有的技藝之上。那麼剩下的又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又能從何處產生呢?

  即使是提出這些問題,裡面都有驚人的自欺成分。因為追求這些問題的解答,也會被你利用成一種對意義的追尋。一個人可能終生都在追尋意義,但他的追尋並不比對其他角色的追求更真實更根本,因為那也只是另一種身份感罷了。這個世界充斥著真理的追尋者,他們都深深陷在追求智慧、真理或開悟的身份感中。這其實跟追求財富、名望、愛或認可是沒有差別的,因為這所有的認同活動都只是為了填滿空虛罷了。若是能以最真誠的心來看這整個情況,毫無支撐地認清整個真相,就能給自己一點機會去發現最根本的意義是什麼。

  拋開虛假人格,只是如實存在著

  清晰而真誠地觀察自己並非易事,大部分的人甚至不知道困難在哪裡;我們的心會以各種方式逃避自己的真相。我和男友分手了,不久之後我開始大吃大喝,再不然就是重拾十年未碰的繪畫活動。也許我剛離婚或退休下來,於是我計畫花一年的時間去旅遊,看看人生還有什麼值得追求的東西。這些點子都不錯,但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我們的心非常善於閃躲那些最深的感覺,因為我們很怕失去那些能夠帶來意義的鏡子。只是如實存在著,會帶來一種巨大的恐懼感。我們會害怕自己根本沒有一個本體或者不具備任何身份。我們會以為存在的只有一片空虛,而這份恐懼又可能被童年經驗所強化,譬如害怕自己與眾不同,怕自己跟父母有所不同,然後這份恐懼又會製造出一種自我意識。

  孩童在玩耍時是徹底投入的,他們並不想變成什麼或達成什麼。不論是快樂地活在當下或是為某件事而哭鬧,基本上他們都是徹底投入的。逐漸地,孩子會開始想得到某人的回應或關注,想變得乖巧或得到贊許,於是就變得虛假起來。一段時日之後,純真的本質就不見了。如果你有一個小孩,你會很容易看到這一點。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的欲望和真相很容易被察覺,一旦長大之後,他們就變得越來越隱微,越來越懂得掩飾自己的真實感覺和欲望,最後就把自己的所作所為全都當真了,因為對人格的認同已經戰勝了一切。一開始孩子似乎都擁有一份重要感,而這並不是一種由頭腦設想出來的重要性。孩子的身份感不是奠基於外在事物,孩子是真實的,跟自己是統一的,他們的內心沒有什麼不和諧。他們通常表裡如一,反應和行為都是完整的。他們的本體和人格之間並沒有區隔,但是長大之後,這份統一性就不見了。我們已經忘了自己就是這樣長大的。我們早已學會掩飾自己,讓人不易察覺我們的真相。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改變?某個曾經存在過的東西消失了,而另一個虛假的東西取代了它的地位,這便是我們所謂的虛假人格。深入地探索內心的活動,你會發現你所認為的自己並不是真實的。你會覺得自己沒有任何重要性,只是一個空洞的軀殼。人格的核心可能被感受成乾枯而空洞的外殼。一旦穿透人格的外殼而察覺裡面的空寂,就會有毫無意義、毫無價值、毫無重要性的感覺。

  我們通常無法直接感受到這份空虛,但深入去面對這種情況時,就會產生一種空洞感。當人們覺知到這份空洞感時,可能會質疑:我為什麼要活著?一切東西都變得毫無意義,了無生趣,即使外面下雪了你也無法欣賞。一個一無所有的軀殼,如何能欣賞雪景呢?

  孩子一旦開始迎合大人,就背離了自己

  觀察孩子,你會發現他們的活力、存在的喜悅和充實感並不是因達成某件事而得來的結果。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有一種價值,這跟做什麼或不做什麼無關。一開始每個人都有這份價值感,但逐漸就被虛假的人格取代了。

  不過這份價值感不會這麼輕易就喪失,孩子會奮力地奪回它,但是到了某個階段他們就會放棄奮鬥,他們會覺得自己的那份價值感和環境的衝突實在太大了。孩子經常覺得自己不受關注、遭到拒絕、不被重視或是與大人毫無聯結。在這種被視為正常卻錯誤的成長環境裡,要保持真實是很孤單的事。孩子會逐漸承受不起這種孤單感,周遭的環境不支持他們做自己。父母也許重視孩子的所作所為,但是他們的心並不在孩子身上,也許他們正忙著功成名就。小孩是無法理解這種心情的,他可能會想:奇怪,大人怎麼會去做這些事。你看我就是我,我只要坐在這裡玩玩具就夠了,可是這些大人,他們到底在做什麼?我覺得很孤單,又不能跟周圍的人說這些事。我想要媽媽抱,所以最好還是遵照她的要求去做事情。

  大背逆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從這一刻起,我們已經背離了自己。就這樣我們也開始穿上國王的新衣。這份虛假感便是我們所感受到的那個外殼,因為內在所有真實的東西已經被排除掉,所以只能感受到那個外殼了。這是很令人哀傷的困境,卻已經是普遍的現象了。每一個認同自我的人都會陷入這個困境裡。若是不能活出本體,你就會發展出自我,也就是那個空虛的外殼。一旦面對這個外殼,就會碰觸到最深的核心,我們會因此而陷入很深的焦慮,因為那個外殼無法帶來人生的意義。這時我們可能會說:我要徹底安住在眼前這一刻,因為什麼事都沒有意義了。即使是本體經驗也沒什麼意義,所以我必須安住於當下。但其實我們並不想接受眼前的挑戰,因為我們不想去感覺童年時曾遭受過的冷落和疏離對待。

  你的父母看不到你的本質並不意味他們不愛你。即使他們愛你,對你很好,提供你一切,並且認為你很棒,仍然跟看到你的本質有所不同。最核心的你還是沒有被發現,不但沒有被發現,而且經常遭到排拒。如果父母無法發現自己的核心本質,就無法看到你的核心本質。即使他們在你身上瞥見了這個本質,仍然會對抗這份洞見,因為這會反映出他們內心的匱乏。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個認同虛假外殼的現象,是一種代代相傳的社會疾病。可是一旦認識了自己,發現了自己真正的身份,生命的意義就不再是一種頭腦裡的答案了。你會直接體驗到你的存在、圓滿性和尊貴的本質,而這些都跟其他東西無關。你的本質是徹底獨立的,只有體驗到它,你才會覺得滿足。自我了悟便是最終的解答,因為它能終止所有的驅力。當它出現時,一切的追尋就停止了。

  經驗過內在的裂縫,才能嘗到統合的滋味

  若想探索我們最真實的身份,就不能利用各種的角色、活動、理想和形象去填滿那份空虛感,如此我們才會知道這些東西是否能滿足我們最深的需求。你可能會發現,你其實是不斷地在失望的。你會看到你對事業、伴侶關係或是你自己的智力都感到失望,因為它們並沒有帶來你所期待的滿足。你一直在錯誤的領域裡追求滿足,你不斷地失望,直到你允許自己掉進那個大虛壑the

  greatchasm)為止。你必須讓自己停留在那個大虛壑裡,你必須經驗這種自我不存在的狀態。沒有任何其他的方法了。

  若想嘗到統合(unified)的滋味,就必須經驗內在的那道深淵,也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個大虛壑。我們不能跳過它或逃過它。我們必須允許自己去徹底覺知那股毫無意義的感覺而不去對抗它。

  一旦發現那份虛假感而不去改變它,也不對抗它,你就會感受到徹底失去支撐、徹底的空無、徹底的失望、徹底的無價值感。這個大洞一直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總是不斷地逃避它。但若是能允許自己去體驗它,就會發現這虛空也沒什麼大不了。這個大虛壑只是無盡的祥和罷了,它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可怕。我們之所以會這麼怕它,是因為它感覺起來如同死亡一般。死亡未發生之前你會感到萬分驚恐,一旦真的經驗到它,你會發覺它也只是一種過渡、一個可以歇腳的地方罷了。

  只有當我們感到非常急迫時,才會去面對它,沒有人會在閒暇無事的時候去面對這個議題。憑著一點小小的好奇是不可能發現它的。只有當我們明白人生毫無意義時,才會萬分急迫地想要探究它。只有在這種時刻,你才會放下自己去經驗它,然後才會知道死亡的意義是什麼。一旦明白了死亡的意義,便通曉了生命的意義。死亡其實就是不再補洞,也不再幻想有什麼東西可以幫你補洞。若是允許自己放下,再生就會出現。你會開始發現你的真相、你的重要性以及你活著的理由。存在本身即是生命的意義所在,你珍貴的本質便是意義所在。

  你只能自然墜入自己真實的本質裡

  但這並不意味一旦穿越那虛空,你就會感覺:喔,我終於擁有真我了。因為擁有的感覺還是屬於自我和人格的。所以並不是說你將會擁有愛、慈悲和美,而是你真正的身份就是本體、實相所有的面向、與過去或未來無干的當下這一刻。這便是你核心的本質,通過它你會看到你就是恩寵本身。不但生命是有意義的,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種恩寵。那種感覺猶如天開了,恩寵從天而降澆了你滿身。

  你會發現你真正的本質就是這份恩寵,但是你不能尋找它而只能存在。看和存在是沒有差別的,它們是同一種活動。做自己意味著你就是本體,你就是存在,你就是意義。

  你會發現我們一直在尋找那份早已失去的珍貴感,並且總以為我們可以從外面得到它。其實它就埋藏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它是這麼私密,這麼奧妙,沒有什麼東西比它更深了。一旦進入到這麼深的層次,絕對的神聖感自然會生起。

  真的做自己就是去消除這道裂縫,統合兩邊,使它們合為一體。但這並不是說你有一副身體,做了這個或那個之後,又有了一個本體。這所有的東西都是你,它們是一體的。

  意義不是思想可以解決的一個問題,它不是靠頭腦就能找得出答案的。它不是任何東西的結果,也不是可以去滿足的理想或形象,你只能自然墜入你真實的本質裡。
  然而自然墜入真實的本質裡並非易事,這可以說是最困難的一件事了。你必須有耐力、誠心和慈悲心才能做得到,而且要花很長的時間。
154#
 樓主| 發表於 2013-11-9 07:05:21 | 只看該作者
您把書籍內容抄寫下來這麼多阿
辛苦了~ 謝謝分享

155#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9 22:37:52
R

這網路上下載試閱的,所以不會花很多時間
156#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10 08:07:01
R

鑽石途徑II:第六章 接納

  如果你可以看著排斥的活動而不制止它,就能不參與排斥的活動。越是看得清楚,越是能不參與。這麼做會讓某個東西有空間可以冒出來。久而久之,你會越來越不認同、越來越不參與排斥的活動,然後接納的能力就出現了。

  我們可以從排斥和接納的角度來檢視一下我們的情況。人格永遠只會說,它基本上是排斥你所有的知覺、感覺、觀點和經驗的,不過它還是能做點其他的事,譬如在世間運作等等。可是如果檢視一下它在你和你的關係之間做了什麼,你會發現它只是一味地在排斥,即使當它對你的內心說的時候,也是在對另外一個東西說。我們會發現這件事分分秒秒都在進行。缺少了,人格根本無法存在。

  我們所謂的自我或人格的基本活動,就是渴求另一個不同的東西,而這份欲望又會促使我們想盡辦法去滿足它。然而這種期望、欲求及努力的態度,都是對眼前真相的一種排斥。排斥一定會製造出界分和內心的衝突,而衝突又會製造出抗拒、阻礙和自我防衛。就因為你不想感受這份衝突,所以無法完整地感覺什麼,而只會遮蓋住它、抗拒它。可是你又不喜歡那種感覺,於是你又會去排斥你的排斥感。企圖擺脫衝突,只會製造出更多的衝突。因此,排斥、界分、衝突和不和諧之間,便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換句話說,我們內心永遠有一場戰爭在進行著。

  如果已經發現了這些衝突和排斥的活動,我們該怎麼辦?首先,我們要認清心智或人格的基本活動就是一種自我排斥的傾向。表面上你也許是在排斥某個人或情況,其實你排斥的是自己的一部分。

  我們為什麼會這樣?從某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這是超我或內心的評論員正在排斥自己的經驗。我們已經知道超我是源自于我們對父母的認同,尤其是對父母的超我的認同。我們可以說,我們是從父母那裡學到了排斥這件事。父親不喜歡我生氣,所以我現在才會排斥我的憤怒。每當我向母親表示我需要她的時候,母親並不喜歡我那副模樣,所以我現在才會排斥我的需求。因此,排斥的態度是通過對童年環境裡的排斥態度的認同而發展出來的,這就是為什麼內在工作必須學會如何消解掉超我。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都需要對治這個超我,這樣才有能力客觀地經驗自己。我們必須對治超我的批判和攻擊傾向,不只是因為這種自我攻擊會帶來痛苦,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有能力認清真相。如果永遠都處在一場戰爭中,就很難去覺察意識之中的微細活動了。但假如不攻擊自己,就能比較自由地探索你的經驗。

  嬰兒時期補充和釋放的自然迴圈

  事實上,排斥的態度比認同父母這個機制作用還要更深、更原始。在認同父母之前,甚至在你還不知道什麼是父母之前,它就已經發展出來了。那是我們這個有機體最早的活動之一,它發生在嬰兒幾個月大的階段。那時,孩子根本無法覺察他和父母是分開的。讓我們來看一看小嬰兒的經驗是什麼。如果小嬰兒沒有在睡覺或是沒有被照顧得很舒服,他就可能會經驗到某些焦慮:肚子脹氣、膀胱裡有尿、腸道裡有糞便、餓了、冷了等等。如果腸道裡有糞便,他會自動排便。如果膀胱裡有尿,他自然會把尿撒出去。如果餓了,他自然會哭鬧,那時母親就會把食物送到他嘴裡,然後一切又恢復了正常。這些活動被稱為補充和釋放的自然迴圈。在補充之前會產生一種張力,一種能量或活動的增加,然後通過餵食、撫慰和排泄的活動,這份張力就會被釋放掉。這時孩子又回到了滿足、祥和及放鬆的狀態。在這個迴圈過程裡,還沒有任何排斥活動產生。有機體會自動擴張和收縮,補充和釋放。這些自然的活動會帶來放鬆和安歇的心境。母親會
157#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10 08:10:38
母親會說明孩子達到這種狀態,因為孩子還沒有能力喂飽和照顧自己。

  孩子是非常開放的,容易感受外境的痛苦

  如果每件事都按照這個方式進行,那麼在最佳和最平衡的狀況裡,孩子就能學會以母親對待他的方式來照顧自己。當焦慮產生時,孩子連想都不必想就能自然地釋放掉它,這便是我們所謂的自動調節。如果這個迴圈能暢然無阻地運作下去,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就會自動自發地做這些事。這樣人格就不會產生排斥和自我防衛的態度,當然也不會產生神經官能症和內在衝突了。

  但基於各種理由,事情通常不會進行得那麼順利。譬如孩子肚子脹氣或感到痛苦,而母親未能及時照料,那麼孩子的痛苦和緊張就無法得到釋放。

  這個階段的嬰兒仍然仰賴母親和環境來幫助他釋放這些緊張感。有時並不是母親不在場,而是嬰兒生病了、便秘或無法吞咽食物。在這種情況之下,痛苦也得不到立即的釋放,有時情況甚至更糟。如果只是上述的那些問題,事情還好辦。事實上,有些嬰兒的父母絕非這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孩子通常是非常開放的,他們可以立刻感覺到環境裡的痛苦和折磨。孩子能夠覺察到自己的身體,並且能感受到母親身上所散發出的緊張、僵硬和痛苦,或是身邊其他人的這些感受。假如母親在受苦,嬰兒也會跟著受苦,而這份痛苦又不能得到釋放。

  我們現在所說的還不包括許多嬰兒曾經受過的殘酷虐待。某些父母會把他們內心的衝突轉成對孩子身體上的虐待、忽略或是情緒上的排斥。這所有的事情都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留下難以解脫的痛苦。因此,自然的活動就這麼被阻礙了,而孩子也無法回歸到自然的祥和狀態。此外,孩子的身體還可能出現機能上的障礙。即使母親試著以愛的方式照顧她的嬰兒,但如果她心裡隱藏著焦慮、自我排斥或是其他的負面感覺,嬰兒還是能感受到這些痛苦,而母親又沒有為自己和孩子排解掉這份痛苦。
  痛苦與挫敗將天真的本性轉為恐懼和不信賴

  處在嬰兒時期,我們的內在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它不必經過學習就可以達成排泄的功能。這種與生俱來的自信,就如同阿米巴原蟲的一收一放那麼自然。在這個階段裡是沒有任何欲望、希望和恐懼的。如果母親在孩子需要她的時候能夠給予關愛的回應,這份自信就會得到支持。

  嬰兒一開始是處在一種天真無邪的狀態裡,如果這個有機體能夠和諧地運作,而且能得到環境的支援,這份天真無邪的品質就會發展成一種天生的自信。它會演變成對宇宙的一份毫無懷疑的根本信賴。

  緊張感若是沒有得到釋放會發生什麼事呢?它會對我們這個有機體、整個系統的運作、我們的環境以及對自己的信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答案是,我們的信賴和自信會被一點一滴地腐蝕掉,或者根本不可能有機會浮現出來或得到發展。這是在我們出生後幾個月之內所發生的事。

  嬰兒體內的焦慮以及母親心中的痛苦一直都存在著,所以孩子與生俱來的那份天真無邪的信心,以及基於這份信心而發展出的信賴就這麼喪失了。我們這個有機體再也無法發展出一份自信,它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自動調節,也不相信每件事的發生都是理當如此。孩子不相信和諧的狀態會持續下去,因為在嬰兒期所感受到的痛苦還沒消失。那麼如何才能去除這份痛苦呢?

  首先,你會越來越覺察到某些事在感覺上是很痛苦的。如果這些痛苦持續存在,我們這個有機體就會把焦點固著在這些令人痛苦的事物上,然後會拿以前美好的感覺來跟它們對比。在尚未釋放的痛苦還沒浮現之前,沒有作這個對比的需要,只有當自動調節進行得不順利時,孩子才會注意到這種感覺是痛苦的、那種感覺是愉悅的。心中所生起的這些區分活動,只會助長痛苦和挫敗。

  如果孩子進一步發現痛苦並沒有減輕,他就會對痛苦產生畏懼。如果痛苦和挫敗感一直無法消除,孩子就再也無法忍受了。他的整個系統還沒成熟到可以忍受這份挫折,同時也無法自動排解掉它。假設痛苦和挫敗感一直持續下去,就會使這整個有機體無法統合,然後孩子就會開始經驗到生存的恐懼。痛苦和挫敗會把天真無邪的本性轉變成恐懼和不信賴。

  接著,孩子又必須學會如何對治這種情況,他的整個有機體必須學會持續不斷地焦慮。自動調節系統如果無法順利運作,神經系統就會出現崩解的情況,於是孩子又會轉向身體最原始的機制反應,來對治外在的傷害。當孩子吃進一個無法消化的東西時,身體會自動把它吐出來,這便是最原始的機制作用。嘔吐就是一種排斥作用,孩子發現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把東西吐出來,排拒它。這個作用跟排便是不一樣的。排便是把消化過程的殘餘廢物排除出去,嘔吐則暗示著自然的消化過程尚未完成,有些東西還沒有被吸收。孩子吐出來的是外面進來的東西,譬如酸掉的奶或是不能消化的食物。這個階段的小孩根本沒有內外的觀念,所以一有痛苦和不安,就會試著把它吐出去。

  投射和界限讓本體和真我成為對立狀態

  孩子如果覺得自己無法對治那些不好的感覺或挫折,會有什麼樣的心理反應呢?首先,他會出現身體嘔吐機制的延伸,一種投射式的防衛機制。孩子會認為這些痛苦是外在而非內在的,他會假裝自己並沒有惡劣的感覺,惡劣的人是媽媽。當然他的母親可能的確有痛苦或挫敗感,甚至曾經傷害過這個孩子,但孩子有惡劣的感覺也是事實。因此,內外都有負面的情況存在。不過孩子仍然覺得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他還是無法區分這兩者。

  孩子是如何把他的感覺投射出去的?若想把問題投射出去,我們必須相信有一個內在,也有一個外在。相信我跟外界是分開來的,才會感覺問題是從外面來的,是它造成了我的不和諧感。投射的機制作用為我們樹立起了一道界限,使我們感覺我們和外境是分開的。投射和界限的樹立是同時發生的,它們是相依相生的。

  這整個過程使我們從本體或真我的合一狀態,發展成一種主客對立狀態。但真相是界限根本不存在,我並不是和別的東西分開的,而且在能量的層次上,我也不受身體的限制。我的身體也許會排斥某些食物,可是我無法真的把情緒和挫敗感吐出來。因此,首先出現的是投射作用,而它又會造成界限感,使我們從完整的能量場中獨立出來,與其他的存有分隔開來。為了讓這個投射作用順利發展出來,為了否定自己真實的感覺,我們必須學會停止感覺,這意味著必須鈍化、壓抑自己的感覺,或是把它們破成兩半。投射、鈍化、壓抑或是把感覺破成兩半,本是按照嘔吐的機制作用模塑出來的,不過當然,投射作用只會製造出不祥和。

  你現在已經知道這種排斥的態度是在很小的時候養成的,通常在嬰兒出生後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就發展出來了。因為我們的外在環境並不完美,所以我們這個有機體必須發展出這種態度。孩子企圖排斥的是自己的痛苦、受傷和緊縮傾向,對痛苦的排斥又會形成對父母的認同,進而演變成我們的超我。超我的排斥態度以及自我貶抑的羞愧感,基本上就等於你在吃東西時對自己說:噁心死了,我不喜歡這個東西。而超我的說法則是:噁心死了,你不應該是這副德行的。接下來又會形成肛門期的排斥作用。

  人格本身什麼也不是,它只是一個會造成我們和別人產生界分的東西,它只會促使我們保護自己,防禦我們所認為的外來毒害。可是一旦把自己的一部分排斥在外,你就在身體上製造出了緊張和武裝。這麼一來痛苦不但無法釋放,還可能會壓抑它或是想把它推開,而這又會加強你的緊張,減低自我調節的能力和釋放壓力的能力,情況就這麼變得越來越糟了。

  孩子必須壓抑自己的感受,因為沒有別的方法可以釋放痛苦和負面感受。如此一來,補充和釋放的良性迴圈——我們所謂的自動調節作用,能夠幫助我們保持強壯及活力的自動收放作用——便逐漸被腐蝕,而天真無邪的信賴感及信心也跟著喪失了。然後我們會更加依賴外在事物來釋放我們的緊張,而這又會強化超我的排斥態度——“如果我變得乖一點,母親就會更愛我一點。當你一切都仰賴她的時候,如果她能給你較多的愛、接納和支持,你確實會好過一些。不過等我們長大之後,卻會不斷地渴望得到這份愛和支援,我們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給自己這些東西。

  通常是一種釋放壓力和痛苦的企圖

  接著我們又會把內化的母親投射到別人身上,並且企圖得到他們的贊許、愛和幫助。這也是會產生性欲最主要的動機,因為性就是一種生理釋放。我們補充了之後一定會釋放,所以性通常是一種釋放壓力和痛苦的企圖。

  性的動機源自於生命最早期的階段,那就像是渴望母親能喂飽你、讓你感覺舒服一些,或是像你在吐奶時渴望她的幫助。長大之後你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來完成這些事,因為你已經形成了重重的障礙。最後的結論是:如果能找到可愛的王子或公主,我就能釋放我所有的壓力,一切都會變得美好起來。在大部分的關係裡,你的伴侶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個讓你舒服的人。如果他讓你覺得舒服,你就會愛他;若是讓你不舒服,你就會排斥他。通常我們渴望的是對方能幫助我們調節自己,一旦累積了一些緊張感,你就會說:我愛你,讓我們來做愛。但這並不意味性不可能有真愛或欣賞之類的動機,而是性經常出自於一種想要釋放緊張的衝動。

  自我了悟便是重拾自動調節的能力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整個情況是什麼以及問題是怎麼開始的,但是我們該如何對治它呢?如何才能重拾天真無邪的本性,發展出自動釋放的能力?如何才能增加自信心和自動調節的能力?排斥我們的經驗只會使事情更糟。沒錯,孩子有一段時間確實需要自我防衛,但這個現象如果持續下去,就會累積越來越多的緊張,然後自動調節的能力又會降低,最後就演變成了神經官能症。我們所謂的自我了悟便是重拾自動調節的能力,改變排斥的心理模式,重新與我們本有的自信心和信賴感產生聯結。顯然每一個人都嚮往這種祥和及放鬆的狀態。

  我們要如何才能接納自己的經驗?首先我們必須認清,我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接納自己的經驗。人格根本不懂得接納,人格一開始就是由排斥所形成的,因此它只懂得排斥。即使是人格的存在都是一種排斥,它就等於在對你的本體說。即使你沒有在主動排斥自己的經驗,人格這個假我也掩蓋住了你的真我。人格之所以會形成,就是為了掩蓋真實的經驗,逃避痛苦和挫折。

  因此我們如何才能學會接納?如果你說我應該學著去接納我的憤怒,你不就是在排斥對憤怒的排斥嗎?不就是在排斥自己的抗拒心態嗎?假如你渴望從人格之中解放出來,那不就是一種對人格的排斥嗎?因此人格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這整件事是令人絕望的,人格不可能學會接納。

  然而絕望不就是奠基於希望,亦即奠基於排斥的嗎?無望跟絕望截然不同,因為它的基礎是客觀事實。

  覺察心中的排斥活動就是一種禪修

  讓我們回顧一下排斥是怎麼開始的。我們一開始所排斥的是痛苦和苦惱。起先我們說:我不想有這種感覺,它令我痛苦,它太危險了。不久你的想法就會變成:我不想要這種感覺,我想要的是另一個東西。我要改善自己,我要成功。我們甚至會認為排斥是一種友善對待自己的方式。不論你想的是什麼——變得成功、變得有愛心、證入實相或開悟——只要你還想改變自己,你都是在排斥自己。每當你想改變當下的感覺時,你就是在排斥自己的經驗。你只想把自己吐出來。

  但這並不意味我們應該對自己說,因為說也是一種排斥。我們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觀察我們如何在排斥自己。一開始,排斥只是一種想要去除痛苦的企圖,然而痛苦並沒有因此而去除,我們只是不再面對它了。我們既不能把它吐出來,也不能釋放它,於是我們只能鈍化我們的敏感度。

  現在我們要允許自己變得敏感起來,並且不帶批判地去經驗自己,既不對自己說,也不對自己說:我觀察痛苦是為了讓痛苦消失。如果我們只是對真相感興趣,就能做到下面這些事:看、覺察、留意、跟痛苦共處、感覺你當下的經驗而不排斥它。你的知覺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微細,你會發現你很難不排斥眼前的經驗。當你在靜坐時,你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要靜坐?你靜坐是因為你忍不住地想要排斥自己,這就是你的真相,所以你必須包容它。切莫對自己說:不,我靜坐是為了接納自己。就承認吧,你靜坐是因為你想變得有所不同。

  請留意你心中的排斥感。不妨把禪修視為一種對排斥及欲望活動的自然而消極的覺察,覺察心中的排斥活動就是一種禪修。禪修就是覺察真相,我們必須對眼前的真相持續不斷地觀察、聆聽和感覺。如果你想要的是另一個東西,那就是一種排斥的活動。心中如果生起了一種想要超越覺察和理解的活動,那裡面也有排斥的成分。如此一來你就加重了你的問題,因此你只能觀察真相,只能去理解它。試著觀察一下自己的心識活動,你會發現即使是我們的理解或覺察,一開始也是被欲望、希望和排斥所驅動的。這真是很無奈的一件事,我們只能去覺察它,而不能造作。

  接納意味著本體已經示現出來

  這整件事就是要看到真相,承認真相,因為一開始我們排斥的就是當下的真相。排斥你自己,就等於是在排斥你的經驗,因此我們要留意觀察眼前的真相是什麼。但是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活動都有排斥的成分,我們會發現自己禁不住就產生了排斥。如果觀察一下排斥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我們會看到其中的恨意與敵意,發現自己心中的痛苦。試著去理解這個情況中的真相,假以時日,排斥的傾向一定會減輕。

  接納意味著不排斥,停止排斥則意味著人格沒有在造作什麼,它在那一刻是不活動的。一旦發現到排斥的活動,並且真的感受到它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悲憫就會出現。你會看到自己就像一個小嬰兒一般。你越是能洞察到這份排斥傾向,就越有能力愛自己。假如你能看著排斥的活動而不制止它——因為制止便是在參與排斥的活動——就越能不參與排斥的活動。越是看得清楚,越是能不參與。這麼做會讓某個東西有空間可以冒出來。久而久之,你會越來越不認同,越來越不參與排斥的活動,然後接納的能力就出現了。

  接納指的不是人格在接納,接納意味著本體已經示現出來了。感覺上那就像是一種至福、一種庇佑,如沐甘霖一般。人格是不懂得接納的,但是它可以臣服於當下的真相——停止排斥——沒有偏好、沒有批判地臣服以及允許當下的真相出現。譬如你現在對你的膝蓋有一種感覺,不論那份感覺是好是壞,你對它都沒有批判,這就是一種允許的態度。當你臣服於當下的真相時,接納的態度就出現了,你會有一種如沐甘霖的溫柔感。以前你總是不斷地經驗人格的排斥所帶來的熱惱,現在你終於感覺清新和清涼了。你的心終於放鬆了,你的頭腦也安靜了。抗拒的熱惱活動已經消失。

  你無法造作出接納的態度,但是可以通過對排斥的洞察來允許自己接納。即使是對某種感覺欠缺覺察,也是一種排斥作用。遲鈍、糊裡糊塗、麻木不仁都是源自於排斥作用。人格經常假裝自己能如實接納事物的真相,為的只是逃避某種感覺。如果你能徹底覺察眼前所發生的事而不企圖造作什麼,那麼你就是臣服於真相,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門,讓接納的甘霖降落到你身上,它一定會洗刷掉你一直想逃避和排斥的那份痛苦。現在你終於不再想排斥那份痛苦,而只是臣服和接納它的存在。

  接納是一種治療力量

  本體就是接納,但接納不是一種贊同,而是一種治療力量,也是內在自發的補充及釋放作用,一種不帶有排斥的淨化作用。因為人格已經發現自己總是帶來痛苦,所以它自然停止了下來。事實上,放下人格的活動以及本體產生淨化作用,這兩種作用是同時發生的。你的人格和本體在那一刻所產生的理解是相同的,所以它們才會同時運作。人格並沒有遭到排斥,而是得到了理解、悲憫與愛。接納乃是本體的一個面向,不是一種造作活動。

  我們的工作就是去認清真相、與真相和諧共處、安住在真相上面,最後你終將重拾你對真理的信賴與信心。看見真相就能重拾信心,這件事的本身便是奇跡,你會像一個充滿著信賴的嬰兒一般。

  如果我們能允許自己接納每個當下的經驗,我們就不會像嬰兒時期那麼排斥自己的痛苦了。我們會回到更早的嬰兒期,那時痛苦和排斥尚未出現,因此我們只是單純地相信:痛苦即使產生,也會立刻消失。甚至我們會借由自信心和基本信賴的發展而重拾最初的天真無邪狀態。我們會回歸到最自然的活動裡:我吃東西,我的肚子飽了,我消化食物,我上大號,裡面沒有任何欲望,沒有任何希望,也沒有排斥。當感覺和覺受產生時,你會去經驗它們、吸收消化它們,而剩下來的廢物也會自然地排放出去,這便是所謂的自發性。

  只要你能接納真相,解放和自由就會隨之而至

  內在工作就是要學會如何臣服於真相。雖然我們已經認清洗刷掉內在的緊張感就是洗刷掉人格的自我緊縮傾向,但一開始我們還是要接納這些緊縮傾向。全然的接納和全然的覺察是同時發生的,如果排斥一份經驗,你就無法理解它了。

  沒有排斥又意味著不把某件事和另一件事拿來比較,我喜歡我的本體,可是我不喜歡我的人格。試問是誰在說這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又是什麼?這不就是一種排斥本體的態度嗎?本體是任由事情自然發生的。只有允許自己去覺察排斥的活動,並且讓我們的理解充分呈現,排斥的活動才會自然消失,接納的狀態也才會出現,然後我們就能重拾我們這個有機體的信心和信賴,亦即對真相的信賴。

  覺察和理解能夠帶給我們這份發展,因為當你認清排斥作用時,你會開始感受到那份痛苦,並且能覺察到你一貫的生活方式是無效的,它只會製造苦惱。排斥會產生是因為你不想有苦惱,只想得到快樂。我並不是說你應該喜歡痛苦,排斥快樂;重點是要瞭解,想得到快樂一定會製造出痛苦,認清這一點你就會停止排斥的活動了。如果你徹底認清了你的排斥、期望及欲求,就會察覺到你所排斥的那份痛苦而能夠與它共處,而它就是你每個當下的真相。

  如果你執著於某個東西,你自然會排斥它可能不存在這件事。如果執著於一個人,你就會排斥那個人可能會消失這件事。這裡面有一種緊抓不放的心態,你就是不願意開放地去經驗自己。

  安住在真相或不排斥的心態裡,並不是要你採取任何行動,也不是一看到執著就想去除它,更不是想達到某種境界。只要你能接納自己的真相,解放和自由就會隨之而至,這裡面甚至連解脫的欲望都沒有。如果你還是有期待,那麼就必須去認清你的期待也是排斥的一部分。

  一旦能毫無疑問地信任我們這個有機體和我們自己,快樂就會源源不斷地出現,但這並不是一種刻意製造出的信心。我們不需要對行走的活動有信心,因為我們的腳自然會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需要期待它會帶著我們往哪裡去。這便是所謂的信心。只要能徹底接納,信心自然會出現在我們的內心。
158#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10 10:37:45
R

世上有一百一十二種靜心方法;我已經經歷過所有這些方法了──而且不是在智性上。

它花了我好幾年去經歷每一種方法並且找到它的絕對本質,在經歷了一百一十二種方法之後我很驚訝那個本質是觀照。

這些方法的非本質部份都不同,但是每種方法的中心都是觀照。

因此我可以告訴你們,世界上只有一種靜心而那就是觀照的藝術。

它將會做每一件事─那是就你的存在的整個轉變。

by OSHO

159#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23 00:37:31
The Power of Love – It's So Much More Than You Think It Is!
愛的力量——它比你想像的要強大地多!

Wednesday, November 9, 2011
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

譯者:lovethekey03

So often we believe love comes from others. We believe if we act a certain way and do or not do something will cause others to respond by loving us. We have the ability, right in this moment, to connect with the wonderful, amazing power of LOVE! This amazing power is abundantly available and the most important and valuable gift that we can give to ourselves. We don't have to do anything for love except recognize where real love comes from. Real love comes from you! Real love is what we do when we are taking care of ourselves. If we can't accept this right now in this moment, we are spending our time looking for love where it isn't. Love isn't an option like a commodity on the stock exchange or an item you include on your grocery list. Love isn't a deal. Love is none of these things.

通常,我們認為愛來自別人。我們相信,假如按照某種特定的方式生活、做或者不做某事,就能夠讓別人用愛來回應我們。實際上我們擁有這種能力,就在此刻、就在當下,去和“愛”那美妙的、驚人的力量連結!這驚人的能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我們能夠給自己最重要也是最珍貴的禮物。想要愛我們不必做任何事,只要認識到真正的愛的來源即可。真正的愛源於你自己!當我們關愛自己時,真愛才會生起。如果我們無法現在、當下就明白這個道理,那麼我們只是在別的地方尋尋覓覓,而愛根本就不在那些地方。愛不是證券交易所的買賣,也無法被列入購物單。愛不是交易。愛與這些東西毫無關係。

Love is a wonderful, healthy ability to be in courageousness, acceptance and peace with our Self. Love is, and always will be, the most powerful energy in the universe. When we love ourselves, we are calmer, happier, confident and more secure . When loving, we are considerate and much gentler in the way we approach people and situations. To prove this, take a moment and think of someone or something that you love. Think of a special someone, or perhaps an animal, a favorite location , or maybe even something like a hobby such as painting or fishing. Did you notice no one gave you anything? You weren't rewarded with anything other than the feeling of what is inside of you. Therefore, the love you are looking for isn 't in people, places or things. It's in how we feel about these matters that count.

愛是一種健康美妙的能力,使我們能夠勇敢、開放、寧靜地生活。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愛都是宇宙間最強大的能量。當我們愛自己時,我們更加平靜、快樂、自信,也感到更加安全。當我們處於愛之中,我們待人接物會變得細心周全,也更加溫柔有禮。為了證明這點,花點時間想想你愛的某人或者某物。想想那個特別的人,抑或是某隻寵物,你最喜歡的地方,甚至也可能是你的某樣興趣愛好,像繪畫或者釣魚。其實並沒有人給你什麼,你發現了嗎?你也沒有獲得任何東西,除了你自己心裡的感受。所以,你尋找的愛不在其他人身上,也不在其它任何地方或東西里。愛恰恰在於我們對這些人事物的感受裡。

Now take a moment and see if you have a similar feeling of love towards yourself. If yes, well that's terrific! If no, then perhaps now would be a good time to realize that if you aren't feeling good or loving towards yourself, well then maybe it's time to change what you are holding in mind. If you aren't feeling good about the person in the mirror, trust that no one outside of you can give you what you are lacking. Hopefully you've also noticed, that when feeling dislike or disapproval that these feelings also came from within you. Knowing this, may help you to see that the feeling of dislike is what is preventing us from enjoying being in your own company.

現在,花一點時間看看你是否對自己懷著類似於愛的感受?如果是的,那就太棒了!如果不是,那麼現在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去認識自己——假如你對自己感覺不好或者沒有對自己懷著愛,那麼你該改變下心裡一直執著的東西了。如果你對鏡子裡的那個人感覺不佳,相信吧,除了你自己外沒有人能給你你匱乏的東西。令人欣慰的是,你同時也意識到,不喜歡或否定的感受也源於你的內在。知道這點或許能幫你了解,那種不喜歡的感受阻礙我們與自己愉快相處。

When we don't like how we feel, we have a tendency to cover up those not-so-good feelings with things like overeating, spending too much time in bed (on the internet / on the phone, etc.), complaining, escaping, reaching for a cigarette or a cocktail (other unhealthy substance). Some folks think that shopping will fix the blahs. Although this is fun and enjoyable activity, if we are overspending or consoling ourselves with things, this activity is no longer a creative outlet. Overspending becomes another escape and is both destructive and abusive behavior. The overspending habit, whether online or at the mall is an indication that we aren't acting in a loving way towards ourselves. Competing with the Jones' also never makes us feel better.

當我們不喜歡自己的感受時,我們傾向於掩蓋它們,用什麼掩蓋呢?用暴飲暴食、泡在床上(或者網上/電話上之類的)、怨天尤人、逃避躲避、抽煙喝酒(或者其它不健康的東西)。有些人認為購物能填補空虛。雖然這是件好玩又愉快的事兒,但如果我們過度消費或用物質來安慰自己,那麼購物就不再是件具有創造力的事兒了。過度消費變成另一種逃避方式,是具有毀滅性、傷害性的行為。過度消費的習慣,無論是網購或在商場購物,都顯示了我們沒有在愛自己。和別人攀比也永遠不能讓我們好受。

Understanding what real love is, and “how to have it” becomes apparent to each of us the more we work with the Release Technique exercises. This work has us prove to ourselves that we can rely on our own good judgment. The method proves itself each time we challenge ourselves to participate in an exercise, teleconference, workshop or retreat. This work helps us to become aware of our own limiting excuses by showing us “how to” identify what we are holding in mind. When we take 100% responsibility for our feelings and circumstances, we instantly move into a more powerful and loving position.

我們每個人釋​​放得越多,對真愛的理解,以及“怎樣獲得真愛”會變得越清晰。釋放法向我們證明了我們的判斷並沒有錯。每一次我們挑戰自己去做釋放練習、參加遠程會議、參加研討會或休養班的時候,釋放法都向我們證明了它的效用與優越。這一方法幫助我們覺察到自己意識中的限制性藉口,教我們“如何”看到大腦中執著不放的東西。當我們為自己的感受、處境百分之百負責時,我們立即提升至更有力量、更富愛心的境地。

By taking responsibility, and recognizing that we are the only ones complicating our lives, allows us to make better choices. Therefore, if we did it, we can undo it by loving ourselves. By identifying with the love that is already available and within each of us, helps us to feel better. Love is being positive. Whenever we are looking to get rid of something is an aversion (ie excess weight, debt, health issues, etc.), we are holding onto the problem instead of moving towards the resolution of the problem. By loving what we have created, we are demonstrating that we are willing to move on. We are willing to have a different outcome.

通過承擔責任,以及覺悟到我們自己才是真正攪亂生活的罪魁禍首,使我們做出更好的選擇。因而,多於無法挽回的過去,我們能夠在當下通過對自己的愛來化解。通過認同早已埋藏於心中的愛,能讓我們感覺更好。愛就意味著變成積極正面的。每當我們期盼著幹掉一些厭惡的事物(比如多餘的體重、債務或者健康問題,等等),說明我們正執著於問題本身、卡在問題上,而不是為解決這一問題而努力。通過愛我們所創造出來的一切,我們表達了願意繼續前進的決心。我們決心去擁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結果。

The only way to overcome an unwanted situation is to “love it fully!” Lester Levenson says, “When the love is complete, the problem will immediately dissolve!” The problem dissolves because we made a decision to be at peace with the situation and released our non-loving thoughts and feelings in relation to the story. Our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is moving into courageousness. Then we decide to be at peace or hootless about a situation, we are locking Step No. 1 of the method into place. We are also declaring “Nothing is going to stop me for achieving my goal!” By letting go of being stuck in fear or resistance helps us to take ownership of the matter. We are moving towards the aversion. Each time we move towards an aversion, fear or resistance, we are strengthening our desire for FREEDOM and eliminating more of the perceived hold that our ego has over us. By moving up and letting go of 'wanting to change' and 'wanting to figuring-things-out,' instantly moves us into acceptance. In acceptance, we realize that there is nothing to change. When we let go of wanting (approval, control or safety/security), we are letting go of lack. Each time we release, we are moving into harmony and into the power of love.

克服逆境的唯一方法是“全然地愛它”!萊斯特·利文森說:“若你全心全意地愛,問題就會立即消融!”問題會消融是因為我們作出了決定,決心與當下的境遇和平相處,同時釋放掉與此境遇相關的非愛的想法與感受。我們意識中的評判開始變成了勇氣。然後我們決定對某一境遇平心以對,不再抱怨,這樣我們就鎖定了釋放法六步驟中的第一步(Want freedom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想要自由高於其他的一切)。我們也宣布:“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達成目標!”通過釋放卡在恐懼或抗拒中的感受,也有助於我們掌握事情的主動權。我們正向厭惡的事物進軍。每次我們靠近一件厭惡的東西,恐懼或抗拒,都會加強對自由的渴望,同時也消除更多小我執著不放的觀念。通過向上提升以及釋放掉“想要改變”、“想要弄清楚搞明白”的想法,我們就立即進入了“全然接納”的階段。在“全然接納”的階段,我們會意識到根本沒有任何東西需要改變,一切都好。當我們釋放掉“想要”(認同、掌控與安全),我們就釋放掉了匱乏。每次釋放都讓我們進入圓融無礙的境地,並獲得愛的力量。

160#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23 00:54:23
R

There are Two Types of People

世上兩類人

Wednesday, May 8, 2013

2013年5月8日星期三

譯者:lovethekey03

Which one are you?

你是哪一類人呢?

When you break it right down, there arereally only TWO types of people in the world.

當你給這個世界上的人分門別類時,真的只有兩類。

1.There are people who WANT things.
This group makes up 99% of the population.
These people go through life, mostly striving and working hard, but sadly never really getting all that they want.

1.一類是“想要”什麼的人。
這一類人大約佔據99%的人口。
這些人絕大多數都在努力奮鬥、勤奮工作,但令人遺憾的是,他們終其一生卻從未真正獲得想要的所有。

2.And there are people who CHOOSE TO HAVE things.
This group amounts to only 1% of the population.
Yet, this group are made up of the super-achievers. They seem to waltz through life with Lady Luck on their arm.

2.另一類人則“決定擁有”什麼。
這一類人僅佔人口的1%。
但是,這類人是傑出的成就者。他們的一生都像是抱著幸運女神翩然共舞。


On the surface WANTING something and CHOOSING TO HAVE something appear very similar. But beneath the surface the “undercurrent of energy”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You can experience this right now for yourself. Pick something you want. Anything.

從表面上看,“想要”什麼與“決定擁有”什麼非常相似。但是在內裡,二者的能量流是完全不同的。
你可以立即體驗下這種截然不同。
挑一樣你想要的東西。任何東西。

Let's just say, for example, it's more money. FEEL how much you WANT it. Really get in touch with those sensations of wanting it. Dwell in that wanting for a minute or so.
Done? Good.

舉個例子,我們就說是更多的錢吧。 “感覺”一下你有多麼“想要”它。切實體驗一下那些想要更多錢的感覺。沉浸在這種想要的感覺中一分鐘左右。
完了嗎?好的。

Now put that wanting aside for this moment. And, in its place, state yourself to that you CHOOSE TO HAVE more money. Doesn't matter if you don't know where that money is likely to come from. Just say to yourself: “I choose to have more money.” And notice the energy associated with that. Just dwell in that energy of choosing to have more money.
Notice the difference?

現在,暫時把那種想要的感覺放到一邊。並且,調整自己至另一種狀態,即你“決定擁有”更多錢的狀態。如果你不知道這樣一筆錢該從何而來,完全無妨。只要跟自己說:“我決定擁有更多錢。”然後注意一下此時的能量呈現,安住在你決定擁有更多錢的能量狀態中。
注意到區別了嗎?

Just stating yourself to that you CHOOSE TO HAVE it creates an immediate shift in your feeling response (your energy) to it.
That's good. Because it's experimental proof that you've made a definite decision. And just getting clear on what you choose to have has, in and of itself, a greater feel of possibility to it.
Now, let’s go further with this.

只要調整自己至“決定擁有”它的狀態,便能造成立竿見影的轉變,即你對某物的感覺反應(你的能量)的轉變。
非常好。因為你做出某個決定全憑自己的經驗。然後逐漸弄明白你決定擁有的東西本身情況如何,和其它事物的關係如何,你就更能感到自己能夠擁有它。
現在,讓我們繼續。

I recommend you write down what you choose to have on a piece of paper. So, in this example, you'd write: “I choose to have more money.” Better still, it would be more specific, as in: “I choose to have an extra $500.” Then, underneath that, write this question (and internalize it): “What seems to be getting in the way of having that goal?”

我建議你在一張紙​​上寫下你決定擁有的東西。所以,在這個例子中,你得寫:“我決定擁有更多錢。”如果你寫得更詳細會更好,就像:“我決定擁有額外的500美元。”
然後,在下面寫下這個問題(並由衷地問自己):“為了達成此目標,是什麼看起來成為了妨礙?”

What then? Simple: Just start listing the beliefs/thoughts and feelings (all the perceived limitations) that stand in the way of you having what you choose right now in this moment and let go of wanting approval, wanting control and wanting to be safe . This way you're making conscious what have probably been, until now, unconscious blocks to you having what you previously WANTED.

那麼是什麼呢?簡單地說:開始列舉那些信念或想法還有感覺(所有感知層面的限制),那些阻礙你獲得當下決定擁有的(事物的)想法及感覺,並且釋放掉想要獲得認同、想要掌控以及想要安全的慾望。迄今為止,過去那些可能已成為你想要什麼的潛意識中的障礙,通過這樣的方法,你讓它們顯現了出來。

Now, what you “do” is so simple there's really no doing-ness involved in it. You simply read over the limitations on your list (one by one) and simply WELCOME THE SPACE in which each limitation (be it a thought, belief or feeling) is able to exist. In other words, put your awareness on the SPACE in which each perceived limitation exists—rather than on
trying to get rid of the limitation itself.

現在,你該“做”的非常簡單,以至於其間根本無需任何“做”。你只需簡單地讀一遍你寫下的列表(一條一條地讀),然後簡單地歡迎每一條限制(可能是一個想法,一個信念或一種感覺)得以在它所在的空間存在(任其所在,任其自在)。換句話說,把你的覺知力置於每一條限制性概念的所在之處,而不是試圖把限制本身清除掉。

By being willing to be aware of the SPACE (which is infinite) in which the limitation (which is finite and fleeting) appears to exist—the limiting sensation (which is really only energy) will release all by itself (which is seeing beyond the problem). As effortlessly as you exhale your breath.
Prove it to yourself. And you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certitude around the thing you choose to have. See, you really don't have to make anything happen or even manifest what you choose to have—instead, all you have to do ALLOW “SPACE ” for it to show up in your life.

感知層面的限制(有限且轉瞬即逝的)似乎在那“空間”(無限的)裡面存在,通過對此“空間”自覺的觀察——這些限制性的感覺(它們真的只是能量)能夠自動釋放(你會感到自己超越了這些問題?which is seeing beyond the problem)。簡單輕鬆得就像呼氣一樣。

證明給自己看吧。對你決定擁有的事物,你會體驗到更大程度的確信。看,你真的不必讓任何事發生,甚或讓你決定擁有的事物顯現出來——相反,你只要給它以“空間”,即你決定擁有的事物,讓它有“空間”在你生命中呈現出來。

To recap:
概括一下:

First, switch from WANTING (which has a lacking energy to it) to CHOOSING TO HAVE (which has an acceptance energy to it).
Second, allow all limitations that seem to be in the way the SPACE to release and dissolve all by themselves. Then notice the certitude energy around what you choose to have.
And watch how your life unfolds in such a way that the thing you choose to have shows up.
Release and repeat!

首先,從“想要”的狀態(能量匱乏)轉換到“決定擁有”的狀態(接納能量)。

其次,允許障礙著“空間”的所有限制釋放並自行消融。接著留意對於你決定擁有之物的確信程度,即能量。

然後就觀看你的生活是如何展開的吧,你決定擁有什麼,什麼就出現了。

要重複不斷地釋放!
161#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23 01:46:31
R

因為每個人所選擇的修行方式不同

如果你所選擇的方式對你來說有效,並且目前仍然有效

那麼請忽略上面兩篇文章

因為有些方法是互相衝突的,甚至是矛盾的

並且所要達成的效果也不完全相同


打個比方,就好像有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研究所的課程

有的人直接選擇唸大學,事實上,他也確實不必完成前面的階段

但這困難度高,因為他沒有一些基礎來協助他順利接上大學課程。

如果要說起來的話,這兩篇文章比較像是高中的課程,在這之後還有大學課程

若高中課程念完後有了一些基礎,將有利於大學課程的學習發展,但不一定是必要的。


對於生活在世界的人來說,最為迫切的就是解決「生活困境」的問題

也就是從「活著是為了生存」移向「活著是為了創造、分享」、「活著本身就是慶祝」

對於處在目前境況的人來說,一切高尚的語言都是假的,先填飽肚子才是真的,先解決最基本的需求才是真的。

否則他會一直在卡物質層面的問題上

也許他只是需要一塊麵包和熱牛奶而已

但他會一直想著自己是不是因為有自我才會這麼痛苦?

並開始艱苦的修行,在過程中仍餓著肚子,而否定這一根本事實。

(一個常常怨恨環境不公的人有時不是因為自我較強,而僅僅是因為他沒錢

如果他知道他目前要的是什麼,並且找出較佳的方法,他能很快解決它

但若你叫他去靜坐,和他說一切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慾求就是痛苦,他可能會對你吐口水。)

所以他的心會是散亂的,而不是全然投入的,如此一來,

他將兩邊都不討好,兩邊的都沒有太大進展,並且彼互相拉扯。


點與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直線

找出那條直線,然後全然投入其中,剩下的就無須顧慮太多。


見這山望那山,終將一事無成

不如心無旁騖一門深入。
162#
 樓主| 發表於 2013-11-23 05:50:27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決定擁有一個喜悅的生活
也許可以從早睡早起開始
非常感謝路人熬夜貼出這些文章分享
但是更希望路人保重身體
熬夜會導致情緒低落的~
164#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23 19:19:23
R

木拉那斯魯丁是世界村的表格製作員

他每天都必須手工繪製表格

如果顧客要十張,他就必須畫十張

顧客要二十張,他就必須畫二十張

偶爾生意很好時,甚至會忙到半夜

那斯魯丁感到很不滿,因為生活真的很累

光是重覆畫這些表格就夠了,根本沒時間做其它事

某天他受夠了,在回家的路上大喊:

「神啊!這實在太誇張了!!

給我一點提示吧!!」

無巧不巧的,一張廣告傳單打在那斯魯丁的臉上

上頭寫著「多功能事務機,擁有OOOXXX功能,只要2000世界幣」

他高興得說不出話來,對!這就是他想要的,一台多功能事務機

以後只要繪製好一張表格,就可以列印數十張、數百張

而不用一張張都用手工去繪製了。

過了一個星期後,我去找那斯魯丁

發現他仍然用手工的方式繪製表格

所以我問他:「你不是買了一台多功能事務機嗎?怎麼還在用手工的?」

他說:「那事務機在大城市才有賣。而每天都有好多顧客找我,我根本忙不開

我會找機會去的。」

又過了一個星期,我在路上碰到那斯魯丁,問他去哪

他說:「我要去買筆,我的筆容易漏水、斷水,我想買比較好一點的

順便還要去買厚一點的紙,不然畫一畫就破了。另外還要買直尺。」

「那多功能事務機呢?」我驚訝的問

「多功能………啊!對喔!我都忘了!

我一直忙著這些事,都忘了要去買了。」那斯魯丁拍著頭說

「你根本不用擔心筆的事,紙的事,尺的事。

因為這些都是枝節細末的事情,你真正需要的只是一台多功能事務機,然後你那些瑣碎的小事就結束了。

那斯魯丁,不要忘了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迷失到別的事上去了。

要集中朝向你真正要的,那麼你會很快就擁有它。

不用擔心顧客,當你有了多功能事務機,你能提供更多服務給他們。」

接著,又過了一星期

那斯魯丁說他需要一張繪圖桌,因為他本來的桌子不平穩

繪製表格時會搖來搖去的。

偶爾,仍會聽見他抱怨,生活很累,有好多麻煩事,

根本沒有時間去做想做的事。

165#
發表於 2013-11-24 00:49:07 | 只看該作者
靜心的感覺實在太好了,是一種超然的寧靜與滿足:-)
166#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1-25 20:52:47
R

感覺是騙子

當你偶爾意識到自己正在試圖合理化某種情緒的存在,告訴自己它能起怎樣的作用,讓自己保留它的決定看上去正當無誤時,就接收到了謊言的訊息。

當你在探索釋放的道路上走得越來越遠後,你就會注意到你要釋放的那些感覺也會為它們的存在而抗爭。

感覺會說謊,會許下一些空頭支票,比如說“保持恐懼會讓你更安全”,“如果我感到愧疚,就不會再做同樣的事了”,

“如果我繼續憤怒下去,就能從別人頭上報復回來(而不是我一個人承受這麼多痛苦)”。

這些看上去可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但實際上只會讓問題拖得越來越久、越來越嚴重。那些都是騙!人!的!

我在我的課堂上用兩句很簡單的話就概括了這種情況。它們聽上去可能像佛教箴言一樣高深莫測,除非你釋放到一定程度,不然你理解不了。

它們就是“感覺是騙子,它們告訴你的把它們釋放掉的後果,早在你抓著它們不放的時候就存在了。”

摘自:聖多納釋放法(海爾版)
167#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2-24 21:06:15
R

靜心比較像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達成某種目標的手段。

目標一直是反對生活的,當你設立一個目標,某些事就必須被否定掉

因為時間是有限的,有許多事得完成,所以你不得不犧牲此來完成彼

並且,每當你設立一個目標,同時也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如何達成它?在這之前有哪些阻礙必須被消滅?」

這會產生對此時此刻的抗拒。

那就是為什麼當你把靜心視為達成某種目標的手段時,你會有問題

不是當下有問題,而是目標本身就會產生問題

現在,時間變成一個問題,因為靜心需要時間,需要錢,需要這個那個……

你的生活被分裂成A點和B點,而從A點到B點之間的距離就是你的問題所在-----你該如何到達它?

你每天都在想著許許多多可能的問題,並試圖解決這之間的差距,奮鬥,刻苦,不滿和永無止盡的停滯。

而當靜心變成你的生活,那會是截然不同的現象

因為你不需要目標,你不需要為了達成它去解決什麼問題,沒有問題。

你需要解決什麼問題?開悟嗎?但那不是你的目標,也不是你要去達成的事

那只有在靜心變成某種手段時才會產生。

憤怒嗎?或者是貪婪、性?

那也不是你要去解決的。因為如果你這麼做,你又把它當成一種手段,這會製造問題

最多你只是對此變得更加有意識,更加地了解,更加地洞悉。

靜心不是為了解決這些「難題」而存在的。

靜心是意識到,變得更加意識到,越來越深的………

靜心不是讓你變得沒有憤怒,或許沒有憤怒的時刻會發生,

但那不是你要去慾求的,也沒有必要去慾求它。

你只是在生活而已,靜心的生活,然後它們一個接著一個的發生了

但是當你把靜心視為達成某種目標的手段,或視為眾多目標的某個部份

你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那還不如把精力用在達成目標上。

不是全部,再不然就是不要

它得涵蓋你生活的各個層面,由極淺到極深

靜心即是生活,生活即是靜心。

它不是某種特效藥,可以讓你離苦得樂,

它是一種有別於過去的生活方式

一種和過去斬斷的生活方式。

~~~~~

當早晨起來時,你能不能觀察身體上的冷?

你能不能觀察精神上的疲憊以及對工作的抗阻?

再想想如果你沒有了工作,這種由內在生起的生存的恐懼,

能不能不帶評判地覺察它?容許它在此刻呈現?

接著,到了工作場所後,能不能覺察你對工作的厭倦、反感?

以及種種人事物的打擾,那種在意別人看法、想要獲得認同,希望過得更輕鬆的慾求?

這些對你造成什麼影響?只是在覺察中了解它。

是否有過去所浮現的傷害經驗?能不能僅是覺受它?

你有多想要逃離此時此刻?覺察它。

你能不能覺察此刻有什麼感覺?

你是不是想著中午要吃什麼,晚上幾點回家,什麼時候能夠休假?能不能覺察它?覺察這股急迫感。

能不能觀察此刻對外境的抵觸對內在所產生的影響?


你能想像這種近似於黑暗的生活,在被靜心的生活取代後會有什麼轉變嗎?

別再說因為工作忙碌沒有時間靜心了,那是藉口!!

僅僅是有沒有那個心而已。


勝過一百年的四處晃蕩的,

  是一天的下定決心。


by 法句經


168#
 樓主| 發表於 2013-12-25 08:56:34 | 只看該作者
平衡工作 以及心靈

這是這世紀很重要的課題呢

之前曾經加班很晚

我國老闆都喜歡凹員工加班~

其實不如培養出具有熱誠 熱愛專業的人才好呢~
169#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3-12-25 20:01:47
R

We perceive the world through our physical body, more specifically, through our five physical senses. If we perceive the world and our physical body through our physical senses, then we cannot be the body vehicle that we are perceiving through, it being an instrument that we are using. Our prime object is to discover the perceiver.
我們通過我們的物理身體來感知世界,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我們的五感。如果我們通過五感來感知世界,並且感知我們的身體,那麼我們就不會是這具身體,因為身體成為了我們正在使用的工具。我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發現誰在感知。

Say to yourself, "I am not this body, I am not this mind, -what am I?" In the background of all seeking and thinking, always keep this quest going.
跟自己說:“我不是這具身體,我不是這顆頭腦,我到底是什麼?”持續地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

The more difficult the world is, the more incentive there is to seek the true Happiness, -the Self. When life is easy, the incentive is not as strong. This human, physical life that we are now in, is the most difficult of all living that we will ever experience and therefore presents the greatest opportunity for growth and realization. However, if one does not seek the Self and goes along with the world, then ones delusion and ignorance increases, and that is the extra hazard of being in this difficult world.
世界越艱難,也就越有動力尋求真正的幸福——真我。當生活很容易時,動機不會那麼強烈。人類的生活是我們體驗過的最艱難的生活,因此也是成長和開悟的最佳契機。然而,如果一個人並非尋求真我,而是繼續跟隨這個世界,那麼他的妄想和無知就會加劇,這會讓他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When things get worse, if you lose your head the Masters cannot help you. If you don It lose your head, you can see it as' a motion picture and grow through it.
當事情惡化而你又失去理智時,大師也幫不了你。如果你還有理智,你就會把生活看成是一場電影,並通過它來獲得成長。

* *

The world has a slave consciousness. Man is convinc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work for a living and therefore it is. Were this not so, nature would freely supply all needs.
這個世界有著一種奴隸意識。人類相信為了生存必須奮鬥,因此也只能奮鬥。如果不再奮鬥,那麼自然會提供一切所需。

摘自:終極自由之路
170#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3 10:43:17
R

繼續走下去,別停留

走到那個沒有師傅也沒有門徒

沒有經典、沒有理論、好似什麼也沒有的地方

每個你所保留下來的,最終會成為障礙........

171#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3 12:28:32
R

他談到關於方法、技巧以及各種大師的事

「你會不會覺得那些都只是某種陰謀?也許我們以為的那個方向其實根本是錯的,

我們只是籠罩在一個開悟、光與愛、合一、神秘經驗中的傻瓜,傻傻的受人利用而已?

我並非完全否定這些,它或許仍有一點效果,但也只有一點

我看不出來那些人找了那麼久,做了如此多的努力後究竟有什麼變化?

似乎只有自我感覺良好外加一堆靈修思想而已。

跟一般人有什麼不一樣?只是裝的內容物不同罷了。」

我聽他越談越激烈,他問我:「你認為究竟要如何才能開悟?」

我說我不知道,這種問題還是留給那些開悟的人回答好了

我只和他說:「何必去管他人的事?那和你無關。」

他生氣地說我不該這麼無情

我說,如果我們把剛剛你談到的錄下來,再重新播放一次

你聽起來感覺會像什麼?

他若有所思地回顧著,然後拍著腿大笑:

「頭腦真不簡單,我是不是又掉進它的陷阱裡了呢?」


172#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3 16:08:17
(群星)
後來發現
好好享受生活
自然沉澱就好囉~
173#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5 11:35:36

R
一天那斯魯丁走在路上,左巴突然衝出來掌了他兩巴掌

「慢著,這太過份了,左巴!你為什麼要打我?!」那斯魯丁憮著臉有點生氣地問

「聽著,那斯魯丁,我知道你什麼都還沒開始做。但是你騙不了我

你正準備和人辯論,並想著自己勝利時的畫面然後沾沾自喜。」左巴答。

「但這又不是什麼很大不了的事!」那斯魯丁感到有點莫名奇妙。

「我曾無數次地和你說:『沒有喜悅的自我。』這種東西,自我就是災難的開始

看見它就要趕緊把它丟掉,別讓它開始醞釀。」

說完,左巴就離開了。
174#
 樓主| 發表於 2014-2-26 09:05:24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天
左巴又衝上去打了那斯魯丁
那斯魯丁說[太過分了 今天早上剛起床而已 啥都沒有想]
左巴說 [何必須要理由 人生也只是個遊戲 不服氣 來咬我阿~ ]
175#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6 10:13:00
R

那斯魯丁也太可憐了吧~
176#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6 10:28:52
R

路,已到了盡頭

關於修行,不能再更多

仍然感謝,把靜心帶給我的您

現在是時候歸還,然後,獨自前行。

突然左巴從旁邊冒出來給了我一巴掌,然後說:

「就和你講不要沉溺在自我的老把戲,你以為光這麼感性講一講你就會開悟!?」

小心!有左巴出沒。
177#
發表於 2014-2-26 11:13:12 | 只看該作者
木拉被這樣左巴右巴再巴......
會不會翻臉啊!
178#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6 17:48:29
R

被打到變喬巴~
179#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2-28 18:02:36
R

如果你說,你靜心的原因,只是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打造一間更舒適的居所,這很普遍

因為我們都想要這些,極高的智慧,洋溢的愛,無間斷的狂喜,不思議能力,永恆的寧靜

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是很重要的事。

然後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想要的這些,都和了悟真相無關,它們只是夢中世界的種種現象而已。

接著我們要問,如果我們想要追求的是了悟真相,那麼,上述列舉的那些

非旦不會讓我們從夢裡醒來,反而會在夢中睡得更沉,更香甜。

首先你作了一個惡夢,然後你改善了這個夢,使它變好夢,就這樣。

你希望好夢持續下去,如果有人搖醒你說:「這些都還不是。」

你可以會有點憤怒帶驚恐的說:「如果這些都不是,那我還剩下什麼?」

什麼也沒有。

任何你所追尋的,都只是夢境中的一部份,你越是追尋只會睡得更沉

也許你正夢見自己內心有許多衝突,但那和內在和諧相比,不過也只是另一種「現象」而已

果真如此,又有誰能夠醒來?我們以為那就是醒來了,結果那其實不是

但我們仍執迷於此,難怪睡得這麼沉。

本來你恨你的先生或太太,現在你因為靜心變得充滿愛,你自發地給予,並從中獲得巨大的喜悅

然後你說:「這個就是了,這個就是眾人追求的開悟了!」

那麼左巴會衝過來先賞你一巴掌。

想要讓生活變得更好,這沒什麼不對,因為這是大部份人所要的。

最麻煩的是,你想要吃麵包,卻不斷催眠自己說你其實想要的是可樂而不是麵包

你說此生是為了可樂來的,但你所做的一切只是在獲取麵包,還倒不如坦然說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我要的不是開悟,我只是想要幸福快樂的生活。

即使它就現況來看不可能,我也要努力讓它變得可能,甚至發生。」

181#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1 18:36:41
R

我們總以為,讓我們感受到悲苦和絕望的,是這個世界的種種

但,也許正好相反。

觀照讓我們意識到,那個我們誤以為世界是個災難的想法與感受

其實是來自小我,它說:「沒有任何地方可去,一切皆看起來無望。

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任何的努力都是白費,你永遠也避不開、逃不掉

或許,就這麼步向死亡。」

然後,我看見許多人試圖用各種方式來掩蓋這個基本的真相

他們掙扎著、對抗著,不斷把各種希望投射在未來

期盼有朝一日,期盼有朝一日,天堂會來臨,道路會打開……

沒有人想要活在當下!沒有!

當你開始意識到這件事時,那實在令人感到挫敗

你知道,你很清楚,依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不過就是緩慢的步入死亡

其它沒有了,這也難怪為何會有人想結束生命,靜心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它會讓你意識到小我的極限,在那之前,你也許還懷抱著許多

你會認為這個小我,具有讓你幸福的能力,你支持著它,雖然你總是失望。

健康、財富、人際關係、智慧……等等,更好、更多,你認為小我能夠辦得到

然後,或許真有那麼點改善

可那基本事實依然沒有改變,靜心會讓你意識到這點

直到你開始看見小我的極限,然後開始起步。

182#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1 20:16:28
R

「告訴我,左巴,你掌摑我的臉是否是為了拯救我?」那斯魯丁問

左巴搖搖頭,然後說:

「我必須坦白說,沒有人能夠拯救你,那斯魯丁。

那些試圖拯救你的人只是在扯你的後腿。

這個結最後只有你自己打得開。」

「那你幹嘛還要打我?」木拉生氣地問

「這是靈性的招呼方式。」左巴答著答
183#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1 23:09:15
R

你曾說,或是我自己的解讀

靜心可以為我帶來我真正想要的

我不曉得是你騙了我,還是我騙了我自己

因為自從我踏上旅程後開始的那刻,我好像進入了地獄

然後我在想,是不是哪裡出錯了,也許是哪做的不對,

但實際上沒有錯,它的而且確會如此發生

好樣的,現在我回不了頭了,只能繼續走下去。

我曾想回到過去的生活,但是不可能,

因為一旦我真的那麼做,就會意識到我正在那麼做

所以它就失效了。

我真的對一切失去興趣了嗎?我試著設想某個我很想要的情況

想著我擁有那些的美好,然而,一旦把它放進我現在的生活中,它也顯得黯淡無光

奇怪,怎麼我以前都沒發現,那些吸引我的,其實根本也還好?我還蠢的一直追逐它,並為此痛苦?

這種了解,好像你去自動販賣機投飲料,你投進多少錢,就能買多少錢的飲料那樣清楚

你一開始做什麼,那個結果就會自動浮現,那個味道你嚐過千百遍了

可口可樂就是可口可樂,喝一萬口也不會變成蘋果西打,事情變得很明確

所以再繼續就顯得沒有意義,即使它有什麼意義,也沒有什麼意義。

大概還要走多久呢?誰曉得,反正,就是這樣。

------在路上撿到的某路人寫的紙條。



184#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 02:46:08
R

「當我感到生命中的一切都沒有意義的時候,這篇文章讓我重新燃起希望。」

「哪篇文章?」

「這篇…」

//有一個人在森林中漫遊的時候,突然遇見了一隻飢餓的老虎,老虎大吼一聲就撲了上來。

他立刻用生平最大的力氣和最快的速度逃開,但是老虎緊追不捨,他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最後被老虎逼入了斷崖邊上。

站在懸崖邊上,他想:「與其被老虎捉到,活活被咬、肢解,還不如跳入懸崖,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他縱身跳入懸崖,非常幸運的卡在一棵樹上,那是長在斷崖邊的梅樹,樹上結滿了梅子。

正在慶幸的時候,他聽到斷崖深處傳來巨大的吼聲,往崖底望去,原來有一隻兇猛的獅子正抬頭看著他,獅子的聲音使他心顫,

但轉念一想:「獅子與老虎是相同的猛獸,被甚麼吃掉,都是一樣的。」

當他一放下心,又聽見了一陣聲音,仔細一看,一黑一白的兩隻老鼠,正用力地咬著梅樹的樹幹。

他先是一陣驚慌,立刻又放心了,他想:「被老鼠咬斷樹幹跌死,總比被獅子咬死好。」

情緒平復下來後,他感到肚子有點餓,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採了一些吃起來。

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找到一個三角形的枝椏休息,

他想著:「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他在樹上沉沉的睡去了。

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獅子也不見了。

他順著樹枝,小心翼翼的攀上懸崖,終於脫離險境。

原來就在他睡著的時候,飢餓的老虎按捺不住,終於大吼一聲,跳下懸崖。黑白老鼠聽到老虎的吼聲,驚慌逃走了。

跳下懸崖的老虎與崖下的獅子展開激烈的打鬥,雙雙負傷逃走了。

由我們誕生那一刻開始,苦難.就像飢餓的老虎一直追趕著我們;死亡,就像一頭兇猛的獅子,一直在懸崖的盡頭等待;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正用力咬著我們暫時棲身的生活之樹,總有一天我們會落入獅子的口中。

既然知道了生命中,

最壞的情景是死亡,

唯一的路,

就是安然地享受樹上甜美的果子,

然後安心地睡覺,

只有存著這樣單純的心,

才能瀟灑的活在每個當下。//

「你是說這篇嗎?」

「對!」

「你真的光是看這篇文章後,就真的對生命充滿希望了嗎?」

「至少比較沒那麼苦,覺得還過得去。」

「雖然我不知道這篇文章是誰寫的,但我覺得它似乎被改過。]

「怎麼說?」

「老虎代表苦難,而獅子代表死亡,老鼠則是時間

這意謂著無論你怎麼逃避生命,苦難永遠在你左右,而死亡伺機而動

為了躲避這兩者,你走到(躲到)一個你認為是舒適的地帶,可以避開苦難與死亡

但這個舒適地帶就像監牢一樣將你給囚禁,而時間也一直耗損著你

整個情況使你進退不得,又無法停留原地。」

「對!所以我才覺得生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無論我走到哪,都會嚐到這種感覺。

但為何你說它被改過?」

「因為當他躲避老虎的時候,他不可能會是像賭徒一樣的心態。

與其被咬死,倒不如跳進斷崖還有一線生機。他不會這麼做的

他一定是被逼到沒有路了,而剛好看見崖上有一顆樹才跳下去的。

另外,梅子這段是暗示你雖然停留在舒適地帶而有一些甜頭吃

但你的危機並沒有解除,而你仍被困住。就算你能躲開老虎和獅子

就算你能一輩子在樹上吃梅子,但黑白兩隻老鼠最終仍會把你的短暫居所給毀掉。

你不可能吃顆梅子,然後睡個覺,牠們就消失了(事實上你也無法安然入睡)

真實的情況比較會是

當你看見上面有老虎,下面有獅子,而老鼠正在啃蝕著樹枝時

你決定離開舒適區和它那甜美的果實,然後決心一跳

這時夢境或許才有可能消失。」

「所以這篇故事有點走樣囉?」

「不是有點,是完全走樣。它的原意或許完全變了

它變成『雖然你困在這裡,但這個舒適地區仍有甜美的果實享受

所以只要好好享受它,不要管老虎、獅子和老鼠,享受那些果實

然後睡個著,一切就會沒事了。』

這完全是安慰的話,如果你這麼做,比較有可能的情況

或者說唯一的情況是,你仍被困在上面。

也許你吃膩了梅子,然後你看見有蘋果,然後你就選擇蘋果

但無論如何,整個情況並沒有改變。」

「所以怎辦?我要怎麼從這整個無意義的生命中解脫?」

「不再尋求解脫。只是放開來。

不是睡個覺,然後牠們就消失了。

而是看見一切的徒然,然後放開來,不再緊抓著樹枝不放

那麼,夢境或許就消失了。」

「你是說無意義就無意義,那又怎樣?就讓它無意義好了?」

「無意義並沒有礙著你,只是你一直想從中找到意義罷了。

你想要從這上面有老虎,下面有獅子,中間有老鼠的情況中找尋意義

但沒有人可以找到意義,與其說你在找尋意義,倒不如說

你想要過一種有別於現在情況的生活,而那個生活是很棒的

因為沒有,所以你才說它沒意義。

正是這種心態讓你抓著樹枝不放

很多人,包括你我,一直都待在這種情況中

梅子也可以比喻作靈修,只是幫助你更好眠用的。

難道你不覺得這故事很貼切地點出我們的處境嗎?

(我不是指這篇已被改過的,而是,也許,最初版本的)」

「所以……就讓牠們來吧,不再抗拒,而是直接朝牠們走去?」

「對,因為當避無可避時,不如放手(一搏)。」

這個時期是很關鍵的時期,不是解除夢境,就是在夢境裡自我了斷。

只是那樣,我會覺得有點可惜,如果能早一點………

不了,沒有如果。



185#
 樓主| 發表於 2014-3-2 07:27:22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路人roadman分享~
許多人都被佛陀早年的靜心方式影響了
佛陀早年屬於[立志求道] 有些緊繃
後來他有對弟子說如同琴弦(ㄒ一ㄢˊ)
太緊繃或者太放鬆都不好呢

186#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 09:38:15
R

把梅子比喻作靈修的話,不難發現這故事的作者是怎麼看待的

他說:

他感到肚子有點餓,看到梅子長得正好,就採了一些吃起來。

他覺得一輩子從沒吃過那麼好吃的梅子,找到一個三角形的枝椏休息,

他想著:「既然遲早都要死,不如在死前好好睡上一覺吧!」他在樹上沉沉的睡去了。

睡醒之後,他發現黑白老鼠不見了,老虎、獅子也不見了。


他待在某種他認為十分艱難的處境,而他的小我正發出陣陣的哀嚎

然後他透過各種靈修方法,來讓自己比較好過,就像特效藥那樣

接著,就是不斷喜悅、安寧並舒適的從夢境中走出來。

只有存著這樣單純的心,

才能瀟灑的活在每個當下。


他也認為當下是非常難熬的,處境也十分困頓,

但靈修能幫助他輕鬆的解開這些困境。

好像過程中,你一點兒也不必付出任何價代,就能醒來。

只要用特定的方法就可以不必痛苦甚至還能快樂,更可免除這些幻象。

享受甜美的果實,然後睡個覺,老虎、獅子和老鼠就不見了。

這是最甜蜜的謊言。

我不曉得有沒有人的自我是突然間就死亡的

但對於大部份的我們來說,自我在死亡前必有一翻掙扎

它發現沒有任何出路了,也沒辦法再做更多

面對像故事中主角那樣的情況,它無能為力,也不敢縱身一跳

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中才難熬,而自我緩慢的死亡就像是一陣陣的陣痛

然後突然有個人冒出來和你說:

「喂!我和你說喔,你不必經歷自我的死亡(也就是這種陣痛)

還能擁有你想要的自由、解脫、喜悅,最後從幻像中醒來。」

這的確很吸引人,但它只是延緩甚至直到你死前仍困在樹上。

所以我們花了數十年的時間去做所謂的「靈修」根本是在原地踏步

我們不都這樣做的嗎?找到一個更好的方法,讓自己感到開心、自在

一直期待這種舒適且沒有危險的方式能為我們帶來想要的

卻不曾真的燃燒過自已,經歷那個地獄。

除非你真的能有意識的讓自我死去,這意謂著不再透過任何方法來讓自己好過

也不再認為那些甜美的果實值得你留戀在樹上,最後這麼一跳……臣服。

我們要怎麼知道那些靈修的知識和方法只是暫時掩蓋住痛苦的?

很簡單,只要問自己,是否能從此不再使用任何靈修的知識和方法

或許,你會看見極大的恐懼跑出來,因為對於靈修知識和方法的依賴

已成為那個舒適區了。

而當你移除它們,讓自己變成好像一張白紙的時候,自我的死亡過程又開始了

陣痛又來了,而且不知何時結束。

自我的死亡是一種必然,只是我們一直阻擋著它發生罷了。

透過抗拒這件事。

那一直都和外境無關,那是關於自我即將死亡的故事。
187#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 12:34:02
R

靜心(味帕沙那)是真的

但是對於它的種種美麗的期盼,則是假的。

它看起來像是一個方法,但其實它比較像是人類的自然狀態。
188#
 樓主| 發表於 2014-3-3 08:25:06 | 只看該作者
這2年論壇人數不斷下降呢
感覺現在的奧修圈
比較像是以往早期的道家
都在宣傳方面比較少
只有吸引少數勇敢者暫時從自己原本的宗教中出來嘗鮮
大多數的追求心靈平和的人
仍然侷限在傳統宗教領域
除非遇到傳統宗教也無解的困惑 才會探索其他可能
189#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3 11:40:45
R

我們繞了很大一圈,卻又回到了原點

發現當初認為沒有什麼的東西,而今看來貴重無比。

「和頭腦認同,只是強化自我。」
190#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3 12:58:28
R

我在網路上瀏覽文章,看見一則廣告

上面是一群小朋友都在吃泡芙。

「沒什麼。」我心想,並沒有特別留意這種事

後來,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

是一則關於用迴紋針換到房子的故事。

「嗯,還蠻有趣的。」

到了下午,隔壁鄰居送了一盒進口的泡芙

向他們道謝後,我就收下來。

突然,想起上午看到的那則廣告,讓我覺得「怎麼這麼巧?」

就這樣,晚上了,正當我想打開泡芙吃的時候,聽到樓下有小孩的哭聲

「不可能吧?」因為我開始解讀了今天接收到的訊息

那個訊息的意思是:「我要拿這個泡芙給那小孩。」

我不知道幹嘛我要拿給他,而且不見得會得到什麼。

這時我看見自我的掙扎,就為了此等小事,但,那是自我的強項

所以,我該聽從自我的勸告,還是我接收並解讀到的訊息呢?

我感到有點迷惑,所以上了一下網。

youtube上有最近火紅的「OO教O美江燒毀mv」

我覺得很有趣,所以點進去看了一下

下面則是一堆人在爭論著,就是宗教方面的

其中有一個人引述了一段話「不要按照我的意思,而是遵從你的意思。」

我心想,這已經不能算是暗示了,而是非常明顯。

所以,好吧,我就拿著那盒進口泡芙下去給那個還在哭的小孩

(那小孩也哭真久)

他的父母是從中部來的,正要趕回去,

看見我拿了這麼一盒進口的泡芙也覺不好意思

所以就給了我一張某3C家店的摸彩券,說過幾天可以上網對獎

我們互相道謝道別。然後今天就結束了。

過沒多久,我在那3C家店的網上對獎時,竟然抽到一台三隻鳥24吋螢幕

正好我的螢幕也用了十多年了,剛好可以換新的。

但舊的怎麼辦呢?丟了可惜,

所以我問了隔壁鄰居,看看他們有沒有需要?

他們說最近剛好要買一台,我說如果不介意,需不需要?

他們高興的收下了,然後,又給了我兩盒進口泡芙。

就這樣,我一邊吃著泡芙,

一邊用新的螢幕看著youtubeO美江的最新音樂

不要按照我的意思,而是遵從你的意思,是嗎?

我在想,如果生活中每件事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來

我可能會盲目地看不見發生在我週遭的事情吧

然後每件事都會被我打斷,我還責怪世界怎麼待我那麼差。

(以上故事純屬虛構)
191#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4 17:12:28
R

退後是死亡,前進是苦難,停留在原地既是苦難也是死亡,這就是人類的現況。

前進的,從苦難中尋找舒適、快樂

原地的,試著麻痺自己

退後的,把票交給上帝

想突破的,企圖依靠靈性消除苦難或苦難和死亡

但沒有成功,也不會成功

這是一則關於人類的公案

也是一個小我的自傳


192#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5 10:40:20
R

馬胡德是個單純的人,他住在一個小村莊,靠著到熱鬧的市集賣菜度日。

他相當滿意這樣的生活,也喜歡自己的工作。

有一天,天使喀哈比在他面前顯像,要他跳入河中。

馬胡德不假思索,馬上就跳入了滾滾河水中。

馬胡德順流而下,直到有人從岸邊丟出一條繩索,拉他上岸。

這個人讓馬胡德到自己的魚店幫忙,並給他一個小房間住。

馬胡德很感激這個人的好意,於是接受了這份工作,

並快快樂樂地工作了三年。然後,喀哈比再次出現,要他去做別的工作。

馬胡德立即遵從指示,在各個村莊之間流浪,直到有個布坊老闆請他去工作。

馬胡德沒有做過這種工作,但他接受了這個提議,

並開始學習各種技巧,快樂地工作,直到天使再度出現,要他踏上旅程。

就這樣,馬胡德多年來從事了各種不同的工作。

馬胡德到老時得到了聖人的封號。

身染疾病或心懷憂慮的人開始來找他,請求他治療疾病或給予指引。

有一天,某位訪客問他:「馬胡德,你是怎麼到達今天這個成就的?」

馬胡德思索了一下,然後說:「很難說明白。」

摘自:A Life At Work
193#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6 20:38:38
R

你很痛苦,那麼我告訴你一個方法

只要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並用特定的思考方式去思考

你的痛苦會減輕,然後慢慢變得喜樂

隨著喜樂不斷增加,你的生活會越來越順利,心想事成

最後你會開悟!

就這麼一帆風順,平步青雲的往上升。

可惜,我一直沒找到這種方法。
194#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4 17:53:10
R

所謂的「覺醒」究竟是指什麼?

看見你既不是頭腦也不是身體,

與它切斷了認同,也結束了和世界的所有關係。


正在發生的,對誰來說是重要或不重要?

對那認同自己就是頭腦和身體的來說。


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好,可能根本和覺醒無關

它只是更加認同於什麼

那就等同於更加沉睡。
195#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4 19:40:32
這兩天政治鬥爭新聞激烈
頭腦產生各種想法
只是看著這些想法就好
不用捲入認同或者否定這些想法~
196#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5 01:22:09
R

「自我」就是認同我們是「頭腦-身體」所產生的

只要我們仍持續認同自己是「頭腦-身體」

就不會有任何成長可言。


一般我們所謂的「靈修」是什麼呢?

我們因為認同「自我」而感到痛苦

然後我們希望能透過某個手段來減輕痛苦或是獲得平靜、喜樂

並且還能改良這個「自我」使它變成「更好的自我」

一個能受到眾人更多認同的「更好的自我」

就好像……

如果你有一個索求愛的自我,當它變成一個能夠給予愛的自我後

就能大大地滿足你的自我期許,但你從來不會到達那裡,因為那裡並不存在

沒有任何事發生改變,因為基本的連結並未被打斷

那個認同自己是「頭腦-身體」的認同,依然潛伏在底層

我可以告訴你,你目前的生活是愚蠢的

我想和你分享一個真正有智慧的生活方式

它是如此不思議的美妙,以至於現在的你相形見拙


你可以去追求它,但那和醒悟沒有任何關係

你不會達到那個智慧的生活方式

事實是,多少年過去了,它仍是「神聖的空談」

只要你仍持續認同自己是「頭腦-身體」


有多少人是真的想要醒來?

亦或是帶著自我陷入更深的睡眠中?


如果心理學家是在幫助人們適應社會

那麼靈修專家就是幫助人們適應自我

當你因痛苦而哭鬧的時候,

給你一點玩具讓你有事可做。


昔日,尼采曾說上帝已死

今日,我必須再補充一句

不僅上帝己死,靈修亦然。
197#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5 10:19:57
R

甲:唷,很久不見了。

乙:太可怕了。

甲:什麼太可怕了?

乙:你之前和我提到的靜心,我試著照做了,但是太可怕了?

甲:發生什麼事了嗎?

乙:消失了,都消失了。

我覺得我房間裡的東西都被倒出來了

然後某天我太太叫我吃飯時,我突然對眼前這個人感到陌生

彷彿我和她沒有任何關係,或僅僅是表面上的關係。

這讓我嚇了一跳,她本應是我最重要的人之一

但現在看來,都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甲:嗯。

乙:你確定這是靜心嗎?

不應該是那種當我看到我太太時,會有巨大無比的愛

時時刻刻充滿喜悅,高等的智慧……等等

然後兩人開開心心地分享這一切。

我不要你說的這種靜心,這種靜心把我認為重要的都給倒掉了

那些長時間建立起來的關係,如今看來似乎只是個謊言

「他不是我太太,他不是我父母,他不是我朋友,他也不是我敵人,我也不是以為的那個我。」

好像把我從人群中抽離出來一般,將我丟在一個奇怪的角落,那裡除了我以外,沒有其他人。

甚至連我關心的政治,看起來只是一場自我欺騙的鬧劇

「他們在幹什麼?什麼這個那個的?」

他們是在夢遊!!

其真實性不會超過過年放鞭炮是因為要驅趕年獸。

甲:所以,你覺得很多東西開始消失,而這不是你樂意見到的?

乙:對!

所以我停止了。

太嚇人了!!和我在坊間讀到的靈修知識完全不一樣

不是關於更多、更豐富,而是越來越少,很多東西都被倒掉了。

然後,現在當我看到有人在談論靈性什麼的,這真的讓我想吐

因為他們在談些什麼鬼扯蛋!?這個和那個有什麼關係?

整件事讓我想發笑,因為沒有一個不是囤積更多。

每個人只是想換更好的傢俱,但沒人想把傢俱丟掉

剩下空空蕩蕩的房間。

甲:看樣子,你經歷了一場驚嚇。

乙:對!所以在這些事發生後不久,我就沒有再做靜心了。

你和我談到的靜心很恐怖,那怎麼會是靜心?

甲:那就是靜心,真正的靜心

其它的,都只是贗品,溫和的,沒有任何刺激成分,沒有副作用,

還能帶給你很多快樂以及減緩因自我帶來的不適

缺點是要長時間服用。

畢竟,自我是一種慢性疾病。

乙:你的意思是說我想要的是這種……類似感冒藥之類的?

而且………永遠也不會好!?

甲:其實這樣也沒什麼關係

……………………………

是沒什麼所謂,不過就是場遊戲而已。


198#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3-25 18:01:41
R

丙:我不能認同你否認所有關於靈修的知識

甲:並非僅限於靈修,而是「一切的知識」

丙:難道你看不出當中的智慧以及價值嗎?

甲:它們不會比你家裡的住址來得更有價值,或更沒有價值。

它們都是一樣的。

如果你還認為你保有的那些………哪怕只有一丁點兒意義

很明顯的……

丙:很明顯的什麼?

甲:你連第一步也沒有踏出去,而這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
199#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4-5 08:58:16
R


懷安在尚未點化空山前便已離世

因為並未成為門徒,所以空山被眾師兄弟趕了出去

過了數年,懷安的大弟子河月悉知某處有位開悟大師,便前往拜訪

當河月到達目的地時,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在他面前的不是誰,正是空山。

河月:「空山,怎麼會是你?你並未接受師傅的點化,又怎會開悟?」

無名:「空山已死去多年,現在在你面前的是無名。」

河月:「他是怎麼死的?」

無名:「當他斷絕過往並連同自己一起埋葬後。現在這個新的人沒有名字,所以稱為無名。」

河月聽聞了相當震撼,他倒退數步後,顫抖地說:

「我從來都沒想過要有這樣子的覺悟。

我以為只要讓師傅點化以後,

換個新名字,換上新衣服,就是門徒了

我也不曾有捨棄過往的打算,因為那是我的全部。

當年,改變的,只有我的外在,而你,空山…不,無名,你的內在轉變了

連同外在也隨之轉變,我已認不出你,因為我認識的那個人已不在了。」

門徒可以沒有宗教而存在,門徒也可以沒有師傅而存在

但門徒的精神若喪失,就變成偽門徒了。

200#
本站網友  發表於 2014-4-9 01:06:19
R

甲:你可曾有過這種感覺?

你非常懷念過去的時光,但現在已無法回去

而當你想要前進時,卻發現自己像在黑夜的大海中漂浮的受難者

感到困惑、不知方向、恐懼、冰冷、孤獨以及空虛

即使能抓住海上的浮木,亦無法驅散這種感覺。

乙:我可以了解……你的難處。

甲:所以我該怎麼做才能突破現狀呢?

乙:那麼,你覺得呢?

甲:我認為應該找些可以讓自己感到快樂與平靜的方法

參加靈修團體,學些技巧,能夠不再恐懼、不再痛苦。

乙:這讓我想起之前曾遇到的主管

甲:和我一樣嗎?

乙:他一直在追求自我價值。他希望能夠爬上很高的位置

並以坐那個位置的人為榜樣,然後說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認真努力、有上進心……諸如此類。

甲:不好嗎?

乙:如果你是以目前社會的標準來看,那是相當好的。

但若你是以人類進化來看,那其實是一種逃避、延緩

是不願沉入海中的掙扎。

他感到自卑、沒有價值、活著沒意義,卻不願面對真相

反而努力地用許多東西覆蓋在上面,維持表面上的沒有問題

維持某種製造出來的幻象,但他仍然在溺水。

甲:那麼,工作對你而言是什麼?

乙:生存所需,或興趣。

除此之外,任何想要透過工作來滋養自我的行為

必定會製造扭曲的心態。

甲:所以,對照之下,你的意思是說……

我那些追求心靈平靜、喜悅的種種努力

其實也只是一種掙扎?

那怎麼辦?

乙:沉下去,停止再掙扎。

過程中你會面對許多狀態(以人類目前的認知而言)

空虛、坑洞、寂寞、沒有愛、匱乏、沒有安全感、恐懼……等等

這是一個過渡期,你唯一能做的,就是順其自然。

成長就是如此

而過去的已經過去,如果你還有依戀,那麼就去面對它

只要順著感覺走。

比方說,你想回到過去曾待過的某個地方,那就回去

直到你內有那股驅力消失為止,自然就會斷開了。

這個轉化期沒有任何目標,一切就只是過著平常的生活

然後沒有抗拒地和自己相處。

甲:要花多久時間呢?

乙:該花多久就花多久,完成了,那就是完成了。

甲:如果一切都是自然的發展,那麼靜心是為了什麼?

乙:靜心只是讓你觀察到你所不願面對的

如果你的眼沒有張開,你不會曉得你在避開什麼

當你張開了眼,你就能看見自己的想法和行為了

這樣的觀察中,就會瞭解許多事

也就是說,靜心加快了你去發現轉化期,並順勢渡過。

甲:所以……似乎也沒什麼要做的了。

乙:休息、呼吸、吃飯、睡覺、運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過程中盡量有些耐心面對那種沉下去的感覺。

結束-轉變-開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 神秘玫瑰WWW.OSHO.TW   

GMT+8, 2024-4-27 07:39 , Processed in 0.2244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