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瑜珈》 |
Osho Yoga |
第二十二章內在的愛因斯坦 |
瑜珈並非宗教-記住。瑜珈不是印度教也不是回教。瑜珈就跟數學、物理學或化學一樣是一個純粹的科學。物理學不是基督教的,也不是佛教的。既使是基督徒發現了物理定律,物理終究不屬於基督教的。那只是湊巧基督徒發現了物理定律。但是物理學就是科學的一種。
瑜珈是一種科學。它只是湊巧讓印度徒發現到,但它不是印度教的。瑜珈是一種純粹內在本性的數學。因此回教徒可以成為一個瑜珈行者,基督徒、耆那教徒、佛教徒都可以成為瑜珈行者。瑜珈是純粹的科學,就瑜珈世界而言帕坦伽利是最偉大的人。這個人是很稀有的。沒有任何其他的名字可以與之比擬。在整個人類歷史,這個人首次將宗教帶入科學的領域:他使宗教成為科學,揭露定律原則;不再需要信仰。
一般所謂的宗教都需要信仰。每一個宗教都一樣,不同的只是信仰。回教徒有其一定的信仰,印度教徒有另一種信仰,基督教當然又是另一套信仰。信仰的差別。瑜珈根信仰無關。瑜珈並沒有說要相信任何事,它強調經驗。就像科學強調實驗一般,瑜珈說:經驗。實驗與經驗兩者是相同的;方向卻不同。實驗表示某些外在能夠做的東西;經驗則是內在的實驗。
科學說:不要相信,儘你可能的懷疑。但是也不要不相信,因為不相信也是某種信仰。你可以相信上帝也可以相信無神。你可以盲目的相信上帝的存在;也可以同樣盲目地說上帝是不存在的。無神論者,有神論者兩者都是信仰者,信仰不是科學的領域。科學的意思:經驗某些事,經驗不需要信仰。
第二件事:瑜珈是存在主義、經驗主義、實驗主義的。不需要信仰與信念…唯一需要的是經驗的勇氣。而那正是宗教所缺乏的。信仰是容易的,因為在信仰中你不會有任何蛻變。它是把一些膚淺的東西加在你身上。你的本性不會有任何改變;沒有任何質的改變。你或許現在是印度教徒,明天可能變成一個基督徒。只是從吉踏經-Gita換到聖經而已。你也可以換成可蘭經,但是不管你手握什麼經典都一樣,你只是改變宗教信仰而已。
信仰就像換穿衣服一樣。沒有什麼實質上的蛻變;你依然保持相同的狀況。把一個印度教徒和一個回教徒拿來仔細分析,內在都是一樣的:印度教徒到廟宇去,回教徒最憎恨廟宇;回教徒到清真寺而印度教徒最討厭清真寺。他們內在的人性是一樣的。信仰是容易的,因為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它不過就是表面的打扮裝飾…它是某種任何時候都可能放置一旁的東西。
瑜珈不是信仰。那就是為什麼它是困難、艱鉅的,有時候看其來似乎是件不可能的事。它比較接近存在主義之道;不是透過信仰而是透過自己的經驗與了解到達真理的。也就是說你必須完全的蛻變;你的觀點、生活方式、意念、你的精神靈魂必須被完全的粉碎掉。如此某些新的東西才能創造出來,只有那些新的東西才能與真實連結。
瑜珈既是死亡也是新生。
你終究會死,除非你死否則新的東西無法誕生。那個新生隱藏在你內在。你就像是一粒種子,而種子必須掉落下來被大地吸收,種子必須枯萎消失,新生命才會因此出現。你的死亡將成為你的新生。瑜珈包含兩者:死亡與新生。除非你準備好要死,否則無法重生。它與改變宗教信仰無關。
瑜珈不是哲學。我說它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它不是某種拿來思考所的東西。它是某種你必須經驗而不是思考的東西。
思考總來自你的頭腦,它並非真正根植於你的本性;它不是你的全部。它只是你運作的一部份而已;它可以被訓練。你可以很邏輯的辯論、理性的思考,但是心卻維持不變。心是你中心的最深處;頭腦不過是枝幹而已。你可以沒有思考卻不能沒有心。頭腦的運轉不是最主要基本的。
瑜珈與你整個本性、你的根有關,它不是哲學。所以對於帕坦伽利,我們不是在思考或研究。我們試著了解其最終的定律:蛻變的原理,如何消失且重生的法則,存在新秩序的定律。那也就是為什麼我稱它為科學。
帕坦伽利是稀有的。他跟佛陀、克里虛納、馬哈維亞、穆罕默德、查拉圖斯特一樣是個成道者。但是他的道路是不同的。佛陀、克里虛納、馬哈維亞、穆罕默德、查拉圖斯特沒有一個人有科學態度。他們都是偉大的宗教創立者,他們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思維模式和構造,但他們的方式並不科學。
帕坦伽利像是佛界中的愛因斯坦。他是一個非凡的珍品。他可以很輕易地像愛因斯坦、玻爾、普朗克或海森堡一樣拿到諾貝爾獎,他有跟他們一樣精確科學頭腦的態度與方法。他不是詩人;克里虛納是個詩人。他不是道德家;馬哈維亞是個道德家。他基本上是個科學家,依據原則思考,並且已經導出有關人類意念與真實的最終的工作結構與本性。
如果你跟隨帕坦伽利,你會發現他就像數學公式般精準。完全照著他所說的去做,結果將會出現。結果一定會出現,它就像2+2=4一樣,就像如果你把水加熱到100度,水就會蒸發一樣。不需要信仰:做了就知道。他是你做了才會知道的東西。那也就是為什麼我說沒有人能與他抗衡。在這個地球上,從來沒有也不會再有像帕坦伽利這樣的人出現。
你會在佛陀的言辭中找到詩…有好幾次,當佛陀表達他自己時,就變得詩意盎然。狂喜的國度、最終領悟的世界是如此的美妙,引誘你變得更富詩意。當一個人處於如此美妙、祝福、喜悅中時,他會開始以浪漫詩意的語言說話。
但是帕坦伽利拒絕如此。那是非常困難的。沒有人拒絕得了。耶穌、克里虛納、佛陀-他們全都變得浪漫詩意。當這光彩美妙在你內在爆開來時…你將會開始跳舞、唱歌。在那樣的狀態下你就像是個與全宇宙談戀愛的人。
帕坦伽利拒絕那樣。他不使用詩,一點詩的符號都不用。他不說那些美麗的話。他以數學的詞彙講述。精準並且附予原理。那些原則正是要做的。他不會在狂喜中爆發;他不會說那些無法被說、不可能被說的事。
他只是紀錄基本原理,如果你跟隨著這個基本原理,你將會達到超越高峰的狀態。他是個精準十足的數學家-記著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