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瑜珈》
Osho Yoga
第二十一章快到家了

 

  現在,還有幾件事…因為這是帕坦伽利瑜珈最精采非凡的重點,你必須多了解一些。  

  Yam-持戒是你與別人之間的橋樑;自持意味著管束自己的行為舉止。持戒是你與他人、社會之間的一個現象。是一個更有意識的行為:你不會無意識的做出反應,你不會像機器或機械人般反應。你變得更覺知,更警覺。只有在必要時你才會做出反應;你也同時試著回應而不是反彈。  

  回應不同於反彈。第一個不同是:反彈是機械性的反射動作;回應是有意識的。某人侮辱你:你立刻反射回去-你也羞辱他。一點空隙都沒有:這就是反彈。一個持戒自持的人會等一下,聽他的羞辱,思索著。  

  葛吉夫(Gurdjieff)以前經常說他的整個人生在他的祖父即將過世的那一剎那改變了-葛吉夫當時只有九歲-他的祖父把他叫到跟前告訴他:“我是個窮人家,我不能給你任何東西,但是我想給你一些東西。有一樣唯一我一直當作寶貝帶在身上的東西就是這個,這是我的父親給我的…你還小,但是記著它。有一天你將會了解。現在我不期望你能了解它,但只要你不忘掉它,總有一天你會了解的。”這就是他告訴 葛吉夫的話:“如果有人羞辱你,24小時過後再回應他。”  

  它變成了一種蛻變,因為你如何能在24小時過後做任何反彈呢?反射動作需要立刻執行。葛其夫說“某人侮辱我或對我說一些不好聽的話,我就告訴他‘我明天再回來,我只被允許24小時後回應你。我已經允諾我的祖父;他已經死了,所以承諾拿不回來了。但我將會回來回應你。’”  

  那個人肯定向後翻仰,吃驚不已。他無法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葛吉夫會思索著這個羞辱,他越思索就越覺得那看起來沒什麼了不起。有時候還會覺得這個人是對的;他說的是真的。然後 葛吉夫會回去找他跟他道謝:“你照亮了一些我不曾覺知的東西。”有時候他發現這個人是錯的,既然這個人說的完全不對,為什麼要理他?沒有人會在乎那些謊言。當你覺得受傷害,一定是真的有某些東西在你裡面;否則你不會覺得受傷害,也就沒什麼好計較的…  

  他說:“有好幾次我試著祖父告訴我的話,慢慢的,憤怒消失了。”不只是憤怒,漸漸地他發現同樣的技巧也適用於其它的情緒:然後每一件事都消失了。  

  葛吉夫是這個世紀已經達到最高意識的人之一;一個佛。他的整個旅程開始於一個不起眼的第一步:對一個即將過世的老人的承諾。它改變了他的一生。  

  持戒是你與其他人之間的橋樑。活在意識中;與他人有意識的相處聯繫。  

  接下來是niyam-精進遵行和asan-體位;它們跟你的身體有關。然後pranayama-調息再度又是個橋樑。第一步,持戒是你與他人的橋樑,精進與體位則為下一個橋樑做準備-你的身體透過精進與體位而準備妥當-pranayama-調息是身體與意念之間的橋樑。然後pratyahar-攝心回歸與dharana-凝神專注則是意念的準備。Dhyan-入定,再度的有是意念與靈性之間的橋樑。而samadhi-三摩地就是旅程的達成。它們相互連結成一條鏈;它也是你的整個生命過程。  

  你必須改變與別人的互動。必須在與人互動這個部分有所蛻變。如果你繼續以相同的舊有的模式與人聯繫,不可能會有任何事情被改變的。你必須改變與親人之間的互動模式。留意一下你是如何與你的太太、朋友或孩子互動的。改變它。在你的關係中有一千零一件事可以被改變。這就是持戒,約束-但不是壓抑。持戒來自了解。一個無知的人只會不斷的強迫和壓抑自己。讓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是出自內在的了解與領悟,如此你能夠既不傷害自己也不不會傷害任何其他人。  

  持戒是在你的周圍創造出一個舒適宜人的環境,讓這樣的氛圍圍繞著你。如果你對每一個人都不友善-敵對、憎恨、憤怒-你如何移入內在?這些情緒將不允許你進入內在。你會被這些事情擋在表面而無法進入內在的旅程。在你的周圍創造出一個舒適友善的氛圍就是持戒。當你與別人有意識、優雅的聯結時,他們不會對你的內在之旅製造麻煩。他們反而成為助力而不是阻擋。  

  如果你愛你的孩子,那麼當你靜心時他不會來打擾你。他還會對別人說:“安靜一點,教宗正在靜心冥想。”相反的,如果你不愛你的孩子,只會對他們生氣,當你靜心時他會製造出各種令人討厭的事件來打擾你-潛意識的報復行為。如果你深愛著你的妻子,她將會幫助你靜心,否則她不會允許你祈禱、不允許你靜心-她覺得你正在脫離她的掌控。  

  一個持戒的人約束自己卻不會管束別人。他給予別人自由。你總試著控制別人卻從不約束自己。一個持戒的人知道約束自己並給予別人自由:因為他充滿著愛,所以能夠分享自由給別人。因為自愛自愛,所以能夠自我約束。這一點需要被了解一番:他是如此的自重自愛,因此不願意隨便的浪費能量;他把能量導向於一個方向上。  

  然後,精進遵行與體位是為身體而設計的。規律的生活對身體來說是非常健康的,因為身體是個機械構造。如果生活不規律會容易混淆身體運作。今天1點吃飯;明天11點吃;後天變成10點鐘-身體變得混淆不清。身體的內在有一個生物時鐘;它有自己的運作模式,如果你每天都剛好在同一時間進食,身體會知道正要發生的事,它也會為這個正在進行的事做好準備-就在這個片刻,胃裡頭的胃液是流動的。否則你可以在任何時候吃飯,但胃液是停滯的,吃進去的食物就在胃中變冷,消化就困難了。  

  當吃進來的食物還是熱的時候胃液必須已經準備好接受它們,如此身體立刻進行吸收的工作。如果胃液已經準備好,食物能夠在六個鐘頭之內被吸收。否則食物得花上12到18個鐘頭消化吸收。如此一來你會覺得沉重、昏睡;食物供養你能量卻沒有提供你純淨的能量。那種感覺就好像胸部有個重量壓在上面;你總是扛著它、拖著它。要讓食物蛻變成純淨的能量,規律的生活是必要的。  

  你每天都10點上床睡覺:身體會知道-剛好10點的時候身體的生物時鐘就會響。我並不是說變得執著-母親快要過世了你仍然堅持10點上床睡覺。我不是這著個意思,人們可能變得過於執著…不,不需要如此執著;你必須帶著領悟與了解做任何一件事。  

  Niyam-精進遵行和asan-體位;是為身體準備的。調節有序的身體能散發出優美的氣氛-訓練有素的能量總是炙熱強烈的,多過於你的需要並且鮮活有朝氣,絕不會昏沉枯萎。於是身體也就變得更聰明、更有智慧;散發著新的覺知。

  接下來,pranayama-調息是一座橋樑:深度的呼吸是意念與身體的橋樑。透過呼吸能夠改變你的身體與意念。Pratyahar-攝心回歸與dharana-凝神專注屬於意念的蛻變。然後dhyan-入定又是意念與本性或無自性(隨你怎麼稱呼它)之間的橋樑。它在兩者之間。入定是進入samadhi-三摩地的橋樑。  

  社會就在那裡;從社會到你之間有一道橋:yam-持戒。身體存在著;對身體而言:精進遵行與體位。然後,再次的又一道橋,這是為了不同向度-從身體到意念-而準備的:pranayama-調息。然後是意念的訓練:Pratyahar-攝心回歸與dharana-凝神專注。然後最後一道橋:dhyan-入定。然後你就到達目的地了:samadhi-三摩地。

  Samadhi-三摩地是個很美的名字。它代表著從現在開始每一件事都溶解了。它的意思是samadhan:每一件事都完成了;沒有任何一件事被留下或未完成。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超越它;你已經到家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