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his. A Thousand Times This》

如是,如是,一千次的如是

禪的本質

1988年6月8日於佛堂

第十章 沒有比禪更大膽的

  鍾愛的奧修,

  香嚴(智閑)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有好一段時間,這阻礙了他的開悟之路。

  有一天,仰山(慧寂)問香嚴:「當你和我們的師父百丈在一起時,你很聰明,可以一個問題回答十個答案,十個問題回答數百個答案。」

  「告訴我:你真正的自己(self)是什麼——在你從母親的子宮裡出來之前,在你能分辨東西之前就存在的自我?」

  聽到這個問題,香嚴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他絞盡腦汁,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但仰山把它們晾在一旁。

  最後,香嚴說:「求你給我解釋一下。」

  仰山回答:「我所說的是我自己的理解。那對你的心靈之眼(mind's eye)有什麼好處呢?」

  香嚴翻閱了他所有的書籍和他在每個學校做的筆記,但找不到任何答案來回答仰山的問題。他嘆了口氣,說:「你不能用年糕的畫填飽肚子。」然後他燒掉了他所有的書籍和文獻,說:「我要放棄對佛教的研究。我將一輩子做一個米粥和尚,避免折磨我的頭腦。」

  遺憾的是,他離開了仰山,接了自薦的守墓人工作。

  有一天,當他掃地時,一塊石頭砸中了一根竹子。

  香嚴站著說不出話來,一時忘記了自己。

  然後,突然間,他大笑起來,他開悟了。

  回到他的小屋后,香嚴舉行了淨化儀式,供了香火,向他的老師仰山致敬,並以最深切的感激之情說:「師父,謝謝您!你對我的恩情,甚至比我父母的恩情還要大。如果我求你給我一個答案時,你向我解釋了這個深奧的因由,我就永遠不可能來到今天這個狀態。」

  香嚴為這寫了偈:

  一擊,一切都消失了,

  不需要策略或治療;

  每一個動作

  顯示古老的方式。

  我的心從不沮喪,

  我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開悟是超越文字的,

  超越手勢的;

  那些被解放的人

  稱之為無與倫比。

 

  稱為禪的探尋不是為了你自己以外的任何東西。它不是一門研究,因此任何學術研究都無法公正地評價它。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經歷--偉大的學習只會是一面牆,而不是通往它的橋樑。

  不需要學習,需要的是純真,一個有學問的人從來都不是純真的;他知道的太多了,他知道的比他知道的還要多。他對他已經積累並繼續積累的所有借來的文字感到太自豪了。

  禪宗是擺脫話語的自由,擺脫所有的建議和幾個世紀的所有智慧的自由。它只是讓你回到自己。它不允許您移動,即使一點點。

  你的意識之針應該指向如是!那麼任何事情都可以成為覺醒的原因。

  這個軼事只是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使一塊石頭敲擊竹子也可以成為開悟的原因。在整個宗教史上,沒有任何像禪宗那樣大膽、如此叛逆、如此存在性的。

  只需聽聽軼事——而不是像你在聽故事或小說一樣。這些都是事實,人們經歷過它們,如果你能理解,那扇門向你敞開,就像向香嚴敞開一樣。

  香嚴(智閑)是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有好一段時間,這阻礙了他的開悟之路。

  每個宗教都尊重學術、學問、知識、經文。禪的方法是獨一無二的。它要你燒掉所有經文的負擔,燒掉你借來的所有知識,這樣你就可以來到你單純的意識中,沒有刮痕,上面沒有寫任何東西——只是純粹的寂靜,一片沒有任何邊界的天空。

  香嚴是一位偉大的學者;儘管他在尋找真理,但學術研究並不是找到真理的方法。他的學習本身就是放鬆進入自己的障礙。他執著於文字、經典、佛經、過去的諸佛。這是荒謬的,因為佛就在內在,而人們在他們的寺廟裡保存著石像。基本的體驗就在內在,而人們在背誦他人的經典。這是最荒唐的。

  有一天,仰山(慧寂)問香嚴:「當你和我們的師父百丈在一起時,你很聰明,可以一個問題回答十個答案,十個問題回答數百個答案。」

  「告訴我:你真正的自己(self)是什麼——在你從母親的子宮裡出來之前,在你能分辨東西之前就存在的自我?」

  聽到這個問題,香嚴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他絞盡腦汁,給出了各種各樣的答案,但仰山把它們晾在一旁。

  最後,香嚴說:「求你給我解釋一下。」

  仰山回答:「我所說的是我自己的理解。那對你的心靈之眼有什麼好處呢?」--你的意識?我知道的是在我內在深處的,那不是可以給你的日用品。你必須靠自己在自己內在找到它。

  香嚴翻閱了他所有的書籍和他在每個學校做的筆記,但找不到任何答案來回答仰山的問題。

  香嚴一定是一個非常誠實和真誠的詢問者,否則成千上萬的書都有各種各樣的答案。但是,世界上沒有一本書可以給你會呼吸,有心,會歡笑,會跳舞的答案。這個答案不會來自你自己以外的任何來源。

  香嚴找了所有偉大的經典,以及他在聆聽百丈等大師時所做的筆記,但他找不到仰山提出的問題的答案:「你是誰?什麼在你的內在?你存在的中心是什麼?使你活著的火焰是什麼?」

  仰山問的是生命的源頭。當然,你不可能在任何書中找到它,除非你是一個愚蠢的學者。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愚蠢學者。大學里到處都是他們。他們不斷談論:關於真理,關於愛,關於存在。你提出問題,他們有您所有問題的答案。

  我被一所大學開除,因為我堅持要求哲學教授:「首先,你回答你是否知道自己!」

  他回復了各種答案;他是一位偉大的學者,一位老人,但我堅持說:「你給出的所有這些答案都是借來的。你自己的答案是什麼?」

  他變得非常煩惱,他威脅學校:「我真的會離開,退休——不是我就是這個學生留在這所大學。他讓我很煩惱,我晚上睡不著覺。他太奇怪了,甚至在清晨三點鐘,他就敲我的門問:你找到答案了嗎?」

  這些問題沒被提過,也沒被回答過。校長打電話給我說:「你為什麼要折磨那個老頭子?」

  我說:「我沒有折磨任何人。如果一個人不能回答最簡單的問題,那麼他所說的其他一切都是無稽之談。」

  真理從來都不是借來的。當它被借來的那一刻,它就變成不真實的。真理不能在經文中讀到,真理只能活在你存在中的最深處的廟堂中。

  香嚴自然找不到答案。

  他嘆了口氣,說:「你不能用年糕的畫填飽肚子。」然後他燒掉了他所有的書籍和文獻,說:「我要放棄對佛教的研究。我將一輩子做一個米粥和尚,避免折磨我的頭腦。」

  遺憾的是,他離開了仰山,接了自薦的守墓人工作。

  有一天,當他掃地時,一塊石頭砸中了一根竹子。

  (佛堂周圍的竹子開始瘋狂地吱吱作響!)

  你聽到了嗎?竹子們在大聲地吶喊。

  香嚴站著說不出話來,一時忘記了自己。

  這就是禪的全部秘密。如果你能忘記自己,哪怕是一瞬間,你就到家了。

  然後,突然間,他大笑起來,他開悟了。

  笑聲與禪的體驗有著奇怪的聯繫。要麼人們在開悟之前就笑了,要麼人們在開悟之後才笑;但笑聲似乎是這種體驗中非常重要的東西。不是之前就是之後,但它必須在那裡。

  這不是普通的笑,而是笑:「我在尋找我已經擁有的東西!這是關於自己的笑。它不指向任何人、任何事件或任何事物。這只是認出,「尋找時的我是愚蠢的,我應該保持沉默,在我的沉默中讓花朵綻放。

  回到他的小屋后,香嚴舉行了淨化儀式,供了香火,向他的老師仰山致敬,並以最深切的感激之情說:「師父,謝謝您!你對我的恩情,甚至比我父母的恩情還要大。

  父母只能生下你的身體。只有師父才能觸發你內在的一個過程,使意識、覺知、生命處於最佳狀態。

  「如果我懇求你給我一個答案時,你向我解釋了這個深奧的因由,我就永遠不可能來到今天這個狀態。」

  這是禪的一個非常特殊的觀點。師父不給你口頭的回答,因為口頭回答會成為知識,而知識是一種阻礙。真正的師父會創造情境。它總是也許——也許你能聽到竹子的聲音,也許聽不到。師父的功能是創造一個你可以覺醒的情境。

  這是非常間接的工作,微妙的工作。它不像基督教的牧師、傳教士、印度教學者或猶太拉比談論經文,引用他人的文章。

  禪要你記住不要相信引用。讓它成為您自己的體驗--在此之前永遠不要停止!

  正因為如此,香嚴感謝他的師父仰山沒有解釋……

  如果我懇求你給我一個答案時,你向我解釋了這個深奧的因由。「如果你把它給我,我永遠不會收到。因為你沒有給予——你只是在我裡面創造了一個探詢,「誰在裡面?」——我找到了。我非常感激你。

  香嚴為這寫了偈:

  一擊,一切都消失了,

  不需要策略或治療;

  每一個動作

  顯示古老的方式。

  我的心從不沮喪,

  我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開悟是超越文字的,

  超越手勢的;

  那些被解放的人

  稱之為無與倫比。

  第一個問題

  瑪尼夏問:

  鍾愛的奧修,時機就是一切是真的嗎?

  不,說時機就是一切是不正確的,因為一旦你開始認為時機就是一切,你就會停止尋找、探詢。你只會等待春天的到來,你會變得完全沒有意識到一個事實,即對於開悟來說,沒有對或錯的季節,沒有對或錯的氛圍。每一刻都是對的,你只需要抓住自己的存在。但就連釋迦牟尼佛也說過,時機是必要的。

  我想讓你知道,釋迦牟尼佛只是想安慰那些在這一刻無法鼓起勇氣的人。他不想讓他們氣餒,說:「你永遠不會開悟。」祂說:「你會開悟的,只要等待時機、條件成熟、因緣。」

  但我告訴你,不要管釋迦牟尼佛,時機不需要,因果也不需要,因為你已經開悟了。你只是害怕宣稱,你只是害怕人們會說什麼…….「我開悟了?人們會笑,他們會說:看看這個傢伙,他開悟了。」

  每天,尼蘭都會給我帶來消息,說有人在製造麻煩,赤身裸體地走在社區,因為他認為自己已經開悟了。但僅僅赤身裸體地走路與開悟無關。

  有個女人宣稱自己是師父,另一個個男人宣稱自己開悟了——兩人都是傻子。所以我告訴尼蘭:「最好讓兩個傻子在一起。這個女人已經宣稱了十五年了。我說:「尼蘭,告訴那個女人,如果她真的是一位師父和開悟者,就照顧好另一個傢伙。他很資淺,需要照顧。」而那傢伙是一個更巨大的傻子。

  這個女人被治癒了。她說:「我不再…….他太過分了。我收回我說我是開悟的或我是師父的話…….如果這個人必須得到照顧,我拒絕。從現在開始,我會是傻子。」這三四天,她證明了自己是傻子。較大的傻子使較小的傻子保持沉默。現在尼蘭問我如何處理剩下的傻子。我說:「等著,會有人來的,會更巨大。把這個人交給他,告訴他:這是你的第一個弟子。沒有其他適合的人了。」

  然後阿南朵告訴這位開悟者,「你要麼保持沉默,停止打擾別人,要麼你會被送給一隻更巨大的傻子。至少有一天半的時間,他一直保持沉默,只是害怕,因為這裡有太多潛在的傻子!我甚至要尼蘭建立一個專門的辦公室和部門,讓傻子在這裡見面並討論他們的開悟。

  開悟不是你必須在街上大喊大叫的東西,開悟是你認出你無聲的內在火焰。它會讓你更清醒,而不是變傻;它甚至會幫助在你周圍創造一個特定的能量場,可以觸發其他人的開悟。但你不必令人討厭。你不能強迫任何人開悟。你可以殺人,這並不難,但即使死了,他也會保持不開悟。開悟不是可以從外在完成的事情。

  但是外在可以創造情境,可以設計方法,讓你突然意識到你的自己。師父本身,他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種情境;口渴的人必從井裡打水。但口渴必須是真實的;否則,人們會繼續站在井邊,口渴的,而他們的口渴要麼是智力上的,要麼只是想知道開悟是什麼的好奇心。它必須是你內心一種極其強大的渴望,一個非常生死攸關的問題--然後就不會有障礙,就沒有時機的問題。

  因此,即使與釋迦牟尼佛的說法相悖,我也不會說你必須等到明天。現在就做,現在正是時候!

 

  瑪尼夏問:

  ……或者至少師徒之間發生的事情是必要的?

  不,沒有什麼是必要的。當石頭擊中竹子時,必要在哪?--你認為你會開悟嗎?人們在奇怪的情境下開悟,沒有辦法說是怎麼做到的。你可以重複這種情境,但你不會開悟。情境會變成重複的儀式。你有竹子,你可以試試--打一根竹子看看!

  但這不是竹子和石頭敲到它的聲音的問題,而是發生的寂靜。而這種寂靜圍繞著你。你只需要意識到它,你必須意識到你一直在這裡,沒有原因,沒有理由,沒有時間。

  瑪尼夏問:

  這就是您戴手錶的真正原因嗎?

  現在,這是一件秘密的事情,但如果妳答應不告訴任何人,我就告訴妳!

  我戴手錶只是為了確保我不會在妳們身上傾注太多,以致於妳們爆裂,我不會讓妳們燃燒得太過,以致於被燙傷。手錶只是為了讓我知道什麼時候該讓妳一個人呆著。我創造情境然後離開。

  在進入每日靜心前,進入我們的禪…….我用笑聲作為序言,為即將到來的寂靜作序。隨著笑聲漸漸消失…….笑聲越大,就越全然,隨後來到的寂靜就越深。

  過去從來沒有人把笑聲當作一種方法。但我發現,只有在笑聲中,你才會偶爾是全然的。只有在笑聲中,你會偶爾忘記自己;只有笑聲仍然存在,而你不在。

  送葬車隊正要駛入山上的墓地,突然,靈車的後門打開了。

  棺材慢慢滑出,發生碰撞而掉到地上。

  殯儀館館長跳下車,試圖阻止棺材,但它開始從山上滑下。

  它滑得越來越快,直到山腳,在那裡它撞上了一根燈柱。棺蓋脫落,屍體飛在空中,面朝上的落在藥店櫃臺上。

  「看在上帝的份上,」屍體嘶啞著說,「給我藥阻止這個棺材…….!」

  威爾伯華萊士二世是一位雅痞華爾街經紀人,他愛上了一位年輕女演員。

  他認為他想娶她,但他決定在求婚之前,應該找一家私人調查機構來調查她的背景和經歷。

  「畢竟,」威爾伯心想,「我有不斷增長的財富和華爾街的聲譽需要保護。」

  威爾伯使用假名來隱藏自己的身份,雇了「泡菜和胡椒私家偵探」中的皮克先生,幾周後,收到了一份關於這個女孩的機密報告。

  報告指出,她擁有完美的聲譽,以及最好的朋友和家人。

  「唯一的缺點,」報告補充說,「是目前經常看到她與華爾街三流經紀人在一起。」

  耶蒂和伯莎是兩位來自紐約的中年婦女,她們正在棕櫚泉的霍洛維茨酒店度假。

  一天早上,他們一起吃早餐,這時耶蒂問:

  「你今晚做什麼?」

  「哦,」伯莎說,「我和那個赫爾曼·霍恩斯坦約會了。」

  「什麼,」耶蒂說,一邊喝著咖啡,「你要和他一起出去嗎?他是個性愛狂!一個禽獸!他會把妳帶到他的房間里,把妳扔到他的床上,撕掉妳的衣服,然後強迫妳做愛。妳到時怎麼辦?」

  「嗯,」伯莎回答,「我想我會穿一件舊裙子。」

  薩爾瓦多去看醫生,因為他的妻子一直懷孕。費格醫生給了他一個避孕套,並告訴他按照指示去做,他的妻子就不會再懷孕。

  一個月後,薩爾瓦多回來了。

  「我妻子又懷孕了!」

  「你有沒有像我說的那樣按照指示去做?」

  「當然,醫生,」薩爾瓦多說,「上面寫著:'在性交前拉開包住風琴(organ;另意:器官)。恩,我們沒有風琴,所以我把它拉開包住我的小提琴!

  現在,準備好進行真正的工作吧。

  在第一下鼓聲中,你必須全然的開始,說出你腦海中移動的任何念頭,各種垃圾——把它扔掉。

  這是一個凈化的時刻。不要隱瞞任何事,因為沒有人在聽。每個人都在努力拋出他自己的胡言亂語。在這一刻保持沉默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每個人都在扔東西,如果你默默地聽,你會接收到!所以打敗所有人!

  尼維達諾,第一下……

 

  (鼓聲)

 

  (亂語)

 

  尼維達諾...

  (鼓聲)

  每個人都陷入了絕對的倪靜…….閉上眼睛,一動不動。

  只是凍結的,將你的能量向內聚集。

  就是這個。

 

  尼維達諾...

 

  (鼓聲)

 

  每個人放鬆…….死吧。

  讓身體呼吸,但你只需保持清醒和完全放鬆,向內看。

 

  一個難得的時刻。

 

  如是。

  如是。

  一千次的如是。

  你存在的本質。

 

  將針強行插入這個永恆,越來越深。

  尼維達諾...

 

  (鼓聲)

  活過來,回到真正的生命。

  只是活生生的,每個人都一樣,只是在。

 

  一些人仍然是死的——尼維達諾,大力敲!

 

  (鼓聲)

 

  醒過來!

 

  好了,瑪尼夏?

  是的,奧修。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