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雷聲.論禪宗故事

A Sudden Clash of Thunder

 一九七六年八月十二日上午在佛堂

江夏堂譯

第二章:當你不在時,上帝就在

  第一個問題:

  我整天都在想一個問題:如何止息思想?

  思想是不能被止息的。不是說它不會止息,而是它不能被止息。它自己就會止息。這個區別必須被理解,否則你會因為追逐自己的思想而發瘋。

  沒有思想(NO——MIND)無念狀態不會因為努力去止息思想而產生。當思想沒有了,沒有思想(NO——MIND)就沒有了。去止息的努力就會產生更多的焦慮、衝突、分裂。你的內在會一直處於動盪之中。這樣做是無濟於事的。即使你成功地強行止息了片刻,那也根本不是什麼成就——因為那片刻幾乎是死的,它們不會活著。你可能會感覺到某種靜止,但不是寂靜,因為強行靜止不是寂靜。在它的下面,在無意識的深處,被壓抑的思想還在不斷掙扎。所以,沒有辦法讓思想被止息。但思想會止息——這是肯定的。它是自動止息的。

  那該怎麼辦?——你的問題很重要。如實觀照——不要試圖去阻止。沒有必要對思想念頭採取任何對抗行動。首先,誰來做呢?這將是思想與思想本身的對決。你會將你的思想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想要統治——頭號人物——試圖想要殺死自己的另一部分,這是很荒謬的。這是一個愚蠢的遊戲。它可以將你逼瘋。不要試圖阻止思想或念頭——只是觀照它,允許它。讓它完全自由。讓它想怎麼跑就怎麼跑。你不要以任何方式試圖控制它。你只是做一個見證者。太美了!

  思想是最美麗的機制之一。科學還不能創造出任何與頭腦思想平行的東西。頭腦思想始終是傑作——如此複雜,如此巨大的力量,如此多的潛力。如實觀照!好好享受它吧!

  不要像敵人一樣觀照,因為如果你像敵人一樣觀照思想,你就不能如實觀照。你已經有偏見了。你已經判定出你的思想出了問題——你已經得出了一個結論。當你將一個人當作敵人在觀照的時候,你就無法觀照得很深,甚至不會去看他的眼睛。你將回避!

  觀照頭腦思想的意思是:懷著深深的愛、深深的敬意、崇敬的心去觀照它——這是上帝給你的禮物!頭腦本身沒有錯。思想本身沒有錯。它和其他過程一樣,這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天空中飄動的雲是美麗的——為什麼不將思想移入到內在的天空呢?花開到樹上是美麗的——為什麼不將思想開進你的生命裡。奔向大海的河流是美麗的——為什麼不讓這股思想之流奔向那未知的命運?它不漂亮嗎?

  懷著深深的敬意觀照。不要做一個鬥士——做一個愛人。如實觀照!——頭腦思想微妙的細微差別,突然的轉變,美麗的轉化,突然的跳躍和騰躍,頭腦思想不斷玩的遊戲,它編織的夢想——想像,記憶,它所創造的千姿百態的投影。如實觀照!安住在那裡,冷漠,疏遠,不參與,漸漸地你會開始感知到……。

  你的觀照力越深,你的覺知就越深,間隔空隙就開始出現。一種思想念頭過去了,另一種思想念頭還未出現,在此中間就有了間隔空隙。

  一朵雲過去了,另一朵雲來了,在此中間有一個間隔空隙。

  在這些間隔空隙中,在這些間隔空隙中,你將第一次瞥見沒有思想無念,你將會品嘗到無念的味道。或稱之為禪、道或瑜伽的味道。在那些小小的間隔空隙裡,忽然間天朗氣清,陽光普照。突然間,世界充滿了神秘,因為所有的障礙都消失了。你眼睛上的遮蓋不在了。你看得很清楚,你看得很透徹。整個存在都變得透明了。

  剛開始的時候,這將是非常罕見的時刻,很難得,而且相隔甚遠。但是它們會讓你看到什麼是三昧。寂靜的水池——它們會來,也會消失。但現在你已經知道你是在正確的軌道上——你又開始更深地觀照了。

  當一個思想念頭過去時,你觀照它,當一個間隔空隙過去時,你觀照它。雲也是美麗的,陽光也是美麗的。現在你不是一個有所選擇的人。現在你沒有一個一成不變的思想念頭:你不會說「我只想要間隔空隙時間。」那是愚蠢的——因為一旦你開始執著於只想要間隔空隙時間,你就又決定反對思想了。然後那些間隔空隙就會消失。只有當你很疏遠,不動心的時候才會發生。它們發生了,它們不能被強制帶來。它們發生了,你不能強迫它們發生。它們是自發的。

  不斷如實觀照它。讓思想念頭來了又去——不管它們想去哪裡。這沒什麼不對的!不要試圖去操縱和指揮。讓思想在完全自由地暢所欲為。然後就會有更大的間隔空隙。你將會得到小的禪悟(MINI SATORI)祝福。有時幾分鐘過去了,沒有思想、無念了,也就沒有了交通——全然的寂靜,不受干擾。

  當更大的間隔空隙到來時,你不僅會有清晰的視野,看清這個世界——有了更大的間隔空隙,你將有一個更新的清晰視野出現——你將能洞察到內在世界。有了第一個間隔空隙,你會看到這個外在世界:樹木會比以往看起來都更綠。你將會被無限的音樂所包圍——天籟之音。你將突然置身於上帝的面前——不可言喻的,神秘的。觸及你,雖然你無法把握抓住它。在你觸手可及的範圍內,卻又超越了你。當有了更大的間隔空隙,內在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上帝不僅在外在,你會突然感到驚訝——祂也在裡面。祂不僅在所見的之中,也在那能見者之中,貫穿於外在和內在。

  漸漸地……。但不要太執著。

  執著是頭腦思想不斷得以延續的食物。無執著的見證是一種不用任何努力就能止息它的方法。當你開始享受那些快樂的時刻時,你安住於它們更長時間的能力就會產生。

  最後,最終有一天,你成為主人。那麼,當你需要思想的時候,你就思想,如果需要思想,你就能立即使用它,當不需要思想時,你就讓它止息。並不是說思想根本就不存在了:思想是存在的,但你可以用它,也可以不用它。現在將由你來決定。就像你的腿:如果你想跑,你就用它,如果你不想跑,你就休息——腿就在那裡。同樣,頭腦思想也是永遠存在於那裡。

  當我和你說話的時候,我是在用頭腦思想說話——沒有其他的方式交談。當我回答你的問題時,我在用頭腦思想——沒有其他方式。我必須做出回應和聯繫,頭腦思想是一個美麗的機制。當我沒有跟你說話,而我獨自一人的時候,就沒有頭腦思想、無念——因為這是一種交流的媒介。通過它來聯繫。獨自一人坐著的時候,它是不需要的。

  你沒有給它休息,所以,心就變得碌碌無為了。不斷地用,累了,它就會不停地用,不斷地工作。白天,它在工作,晚上,它也在工作。白天,你在思想,晚上,你在做夢。日復一日,它不斷工作。如果你活七八十歲,它就會持續工作到那一天。

  看看頭腦的細膩和耐性——真是嬌嫩!在一個小小的頭腦裡,世界上所有的圖書館都可以被容納,所有曾經寫過的東西都可以被包含在同一個頭腦中。頭腦的能力是巨大的——而且是在如此小的空間裡!而且不會發出很大的噪音。

  如果有一天科學家們能夠創造出一台與頭腦並行的電腦……。電腦已經存在,但還不是頭腦。它們始終只是一種機制,它們沒有有機統一,它們還沒有任何中心。如果有一天它成為可能……。也許有一天科學家們能夠創造出頭腦,然後你就會知道電腦要佔用多少空間,會發出多少噪音。

  頭腦幾乎不發出任何聲音,不斷默默地工作。而這樣的一個僕人!——連續服務七十年、八十年。然後,依然完好如初,當你臨終時,你的身體可能老了,但你的頭腦依然年輕。它的能力卻依然不變。有時,如果你正確地使用它,它甚至會隨著你的年齡而變得更心智健全!——因為你知道得越多,你的心智就越強。——因為你知道的越多,理解的越多,經歷的越多,生活的越多,你的頭腦就越有能力。當你死的時候,你身體裡的一切都準備好了——除了頭腦心識。這就是為什麼在東方我們說頭腦心識離開身體進入另一個子宮,因為它還沒有準備好死亡。投胎是頭腦心識的投胎。一旦你達到了無種三昧的狀態,沒有頭腦思想、無念,那麼就不會有輪回。然後你就會簡單地死去。而隨著你的死亡,一切都將消融——你的身體、你的頭腦思想……。只有你見證的靈魂會留下來。那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然後你將與存在合而為一,那麼你不再與它分離。分離來自於頭腦思想。

  但是沒有辦法強行阻止它——不要暴力。帶著深深的崇敬,滿懷愛意地前進,它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你只要如實觀照。不要急於求成。

  現代人的頭腦非常忙碌。它需要立即能止息思想的方法。因此,毒品具有吸引力。事實上?——你可以通過使用化學物質,毒品來迫使思想停止,但是你又一次對這種機制產生了暴力。這不好。它具有破壞性。這樣你就不會成為主人。你也許可以通過藥物來強行停止你的頭腦思想,但是毒品會成為你的主人——你不會成為主人。你只是換了一個老闆,而且你將會變得更糟糕。現在毒品將會控制你,它們將佔有你,沒有它們,你將什麼都不會發生。

  靜心不是一種對抗頭腦思想的努力。它是一種領悟頭腦的方式。它是一種如實見證頭腦思想的非常有愛的方式,當然,一個人必須非常有耐心。你頭腦中的這種思想已經出現了幾個世紀,幾千年。你的腦袋承載著人類的全部經驗——不僅僅是人類的經驗:動物、鳥類、植物、岩石。你已經通過了所有這些經驗。到現在為止所發生的一切也發生在你身上。簡單地說,你承載了整個存在的經驗。這就是你的頭腦思想。事實上,說它是你的是不對的:它是集體的,它屬於我們所有人。

  現代心理學已經接近它,特別是榮格分析已經非常接近它了,他們已經開始感覺到一些類似集體無意識的東西。你的思想不是你的——它屬於我們所有人。我們的身體是獨立分離的,我們的思想不是那麼獨立。我們的身體是獨立分離的,我們的思想是交織重疊的——而我們的靈魂是一體的。

  身體分離,思想交織,靈魂是一體的。我沒有不同的靈魂,你也沒有不同的靈魂。在存在的中心,我們相匯合並成為一體。這就是上帝:萬物的交匯點。在上帝和世界之間——「世界」指的是身體,是頭腦心識。心識是一座橋樑:身體和靈魂之間,世界和上帝之間的橋樑。不要試圖毀掉它!

  許多人試圖通過瑜伽來毀掉它。那是對瑜伽的濫用。許多人試圖通過身體姿勢和呼吸來毀掉它——這也帶來了體內微妙的化學變化。例如:如果你用SHIRSHASAN——頭朝下倒立的方式站著,你很容易毀掉你的頭腦心識。因為當血液過多地湧進大腦,就像洪水一樣——當你倒立的時候,這就是你想要做的……。頭腦的機制是非常微妙脆弱,你正在用鮮血淹沒它。微妙脆弱的細胞及神經組織會死掉。這就是為什麼你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非常聰明的瑜伽士——不,瑜伽士幾乎都是愚蠢的。他們的身體是健康的——這是事實——強壯的,但是他們的思想已經死了。你將看不到智慧的光芒。你會看到一個非常強壯的身體,像動物一樣,但不知何故,人性的智慧之光卻已經消失不見了。

  頭朝下倒立的方式站著,你是通過引力將血液強行注入頭部。頭部需要血液,但數量非常少,而且非常緩慢,不需要像洪水般地湧入。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到達頭部的血液非常少。而這,也是以一種非常安靜的方式。如果過多的血液到達頭部,就會產生毀滅性。這是有害的。

  瑜伽被用來扼殺思想,呼吸可以用來扼殺思想。有一些呼吸的節奏,細微的呼吸振動,對脆弱的頭腦來說可能是極為劇烈的。思想可以通過它們被摧毀。這些都是老把戲。現在最新的把戲是由科學所提供的。致幻劑(LSD),大麻,還有其他的。遲早會有更多更複雜的毒品出現。

  我不贊成止息思想。我贊成如實觀照它。它將自行止息——然後它就會變得美麗,當一件事在沒有任何暴力的狀態下自行發生時,它就有自己的美,它有一個自然的成長。你可以強迫一朵花,用強力將它打開,你可以拉開一朵花蕾的花瓣,用強力將它打開——但你已經毀掉了花的美麗。現在它幾乎已經死了。它無法經受起你的暴力。花瓣會耷拉地掛著,軟弱無力,奄奄一息。當花蕾靠自己的能量打開時,當它自己主動綻放時,這些花瓣就活了。

  頭腦思想是你的花朵——不要用任何方式強迫它。我反對一切武力和暴力,特別是針對你自己的暴力。只要如實觀照——在深深的祈禱、愛、崇敬中。去如實觀照會發生什麼!奇跡是自動發生的。沒有必要推拉。

  你問:如何止息思想?我說:只要如實觀照,保持正知。放下這種想要去止息的思想念頭,否則它會阻止頭腦心識的自然轉變。丟掉這個止息的念頭吧!你憑什麼要止息?最多,只是享受一下。

  沒有什麼是錯誤的,即使不道德的思想,所謂的不道德的思想,經過你的頭腦,就讓它們過去吧,沒有什麼是錯誤的。你保持超然。沒有造成任何傷害。這只是虛構的,你正在看一部內在的電影。任由它自己的方式,它會引導你,漸漸地,進入沒有頭腦思想,無念的狀態。觀照將是最終達到那無念的頂點。

  無念不是反對思想:無念是超越思想的。無念不是通過殺死和摧毀頭腦思想而成就的:當你徹底地領悟了頭腦思想,以至於不再需要頭腦思想時——你的領悟已經取代了它——無念就會出現。

  第二個問題:

  在今天,很多時候,當您描述禪宗大師的時候,聽起來像是我,但是當您談到梁武帝,自我的時候,我也覺得是我。我覺得這很奇怪,因為我的大腦並不是完全靜止的。

  它看起來很奇怪,但卻是事實——因為在一個層面上,每個人都已經是禪師,在一個層面上,每個人都已經是佛,在另一個層面上,每個人都是梁武帝,是自我。

  在你們身上有兩個層面:思想的層面和無念的層面。當你在一個層面的中心時,或者,讓我這樣說:當你在你存在的週邊邊緣時的平面,和你在你存在的中心時的平面。每一個圓都有一個中心——你可能知道它,也可能不知道它。你甚至可能不會懷疑有一個中心,但一定有。你是一個週邊邊緣,你是一個圓:有一個中心。沒有中心,你就不能存在,你的存在有一個中心。

  在那個中心,你就已經是一個佛陀,一個已經到家的覺醒者。在週邊邊緣,你就在世界上——在頭腦思想中,在夢中,在欲望中,在焦慮中,在一千零一場遊戲中。你們倆者都是。

  所以,當我談論禪宗大師時,你有可能感覺到:「是的,這是真的!」它不僅在智力上是真實的,而且你可以感覺到它在存在上也是真實的。「是的!這也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當你聽我說的時候,你一定會看到你曾經像一個佛一樣的片刻——同樣的恩典,同樣的覺悟,同樣的寂靜,同樣的世界,同樣的節拍,同樣的祝福,同樣的極樂。會有一些時刻,瞥見你自己的中心。它們不可能是永久性的,你會一次又一次地被拋回週邊邊緣……。然後看起來很奇怪。然後你會看到「我就像梁武帝:完全沒領悟,愚蠢、悲傷、沮喪,錯過了生命的意義」——因為你存在於兩個層面:週邊邊緣的層面和中心的層面。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怪異的感覺會消失。漸漸地,你會變得能夠很順利地從週邊邊緣移動到中心,從中心移動到週邊邊緣——就像你走進你的房子,走出你的房子一樣。你不會造成任何兩分法。你不會說:「我在房子外面,我怎麼能進去呢?」你不會說:「我在房子裡面,所以我怎麼能走出房子呢?」外面陽光明媚,溫暖宜人——你坐在外面的花園裡。然後天氣變得越來越炎熱,你開始出汗。現在它不再令人愉快——它變得不舒服了:你只需站起來,走到屋裡去。那裡很涼爽,那裡沒有不舒服。現在,這是愉快的。你可以不斷自由出入。

  同樣地,一個有意識覺知和領悟力的人不斷從週邊邊緣到中心,從中心到週邊邊緣。他永遠不會被固定在任何地方。從市場到寺院,從世界到修行,從外在到內在,他不斷地自由而行,因為這兩個是他的翅膀,它們並不相互對立。它們可能在相反的方向上保持平衡——它們必須保持平衡,如果兩隻翅膀都在一邊,鳥就不能飛到天上去——它們必須保持平衡,它們必須在相反的方向上,但它們仍然屬於同一只鳥,它們為同一只鳥服務。你的外在和內在就是你的翅膀。

  這必須要牢牢記住,因為有一種可能性……。頭腦思想傾向於一個方向。有些人執著於市場,他們說他們無法離開市場,他們說他們沒有時間靜心,他們說即使有時間,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靜心,他們也不相信他們可以靜心。他們說他們是世俗的——他們怎麼能靜心呢?他們是唯物主義者——他們怎麼能靜心呢?他們說:「不幸的是,我們是外向型的——我們怎麼能進人內在?」他們只選了一個翅膀。當然,如果挫折沮喪從中產生,那是很自然的。只有一隻翅膀,挫折沮喪就一定會出現。

  還有一些人厭倦了這個世界,逃離了這個世界,去寺院和喜馬拉雅山,成為修行者,僧侶:開始離群索居,強迫自己過著內在的生活。他們閉上眼睛,關上所有的門窗,他們變得像萊布尼茨的單子一樣——沒有窗戶——然後他們感到厭倦在市場上,他們受夠了,他們累了,沮喪了。它越來越像一個精神病院,他們找不到可休息的地方。有太多的關係要處理,沒有足夠的假期,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做自己。他們陷入了事務之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們變得越來越物質,越來越缺乏精神。他們正在失去他們的方向。他們正在失去他們的意識覺知。他們逃離了。厭倦了,沮喪了,他們逃了出來。

  現在他們正試圖離群索居——一種絕對內向的生活。他們遲早也會感到厭倦。他們又選擇了另一個翅膀,但只選擇了一個翅膀。這是一種不平衡的生活方式。他們又一次陷入了相反的荒唐之中。

  我既不贊成這個也不贊成那個。我希望你變得如此有能力,你可以留在市場,同時能靜心。我希望你能與人交往,去愛,去進入千千萬萬的關係中——因為它們豐富了你的生命——但同時也能隨時可以關閉你的門,有時還能從所有的關係中得到一個假期……。以便你也能與自己的存在聯繫起來。

  與他人交往,但也要與自己交往。愛別人,也要愛自己。轉向外在!——世界是美麗的,充滿冒險精神,這是一個挑戰,它豐富了你的生命。別失去這個機會!每當世界敲你的門,叫你出去!你就可以無所畏懼地走出去——沒有什麼可失去的,只有一切可以獲得。

  但不要迷失方向。不要一直走下去,迷路了。有時回家。有時忘記世界——這些都是靜心的時刻。每一天,如果你想變得平衡,你應該平衡外在和內在。它們應該具有同樣的份量,這樣你的內在就不會變得不平衡。

  這就是禪師說的「在河裡走,但不要讓河水碰到你的腳。」這就是禪師說的「行走於世界,但不要屬於世界」的意思。身處世界,但不要讓世界進入你的內在。當你回家的時候,你就回家了——仿佛整個世界都消失了。

  布袋和尚,一位禪師,經常四處遊行,他是世上最美麗的人之一。他被人們稱之為「彌勒笑佛」——他經常笑個不停。但有時他會坐在樹下——在這個村子裡,坐在樹下,閉著眼睛,不笑,完全不笑,完全平靜和鎮定。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笑,布袋和尚?」

  他睜開眼睛說:「我正在準備。」

  提問者無法理解。他問道:「你所說的‘準備’是什麼意思?」

  他說:「我得給自己準備好迎接笑聲。我得休息一下。我得進入內在了。我必須忘記整個世界,這樣我才能重新振作起來,才能再次大笑。」

  如果你真的想笑,你就必須學會如何流淚。如果你不能流淚,如果你沒有能力流淚,你將無法笑。一個愛笑的人也是一個愛流淚的人——那麼這個人才是平衡的。一個快樂的人也是一個沉默的人。一個欣喜若狂的人也是一個行于中道的人。它們都是相伴而行的。從這種兩極的結合中,一種平衡的生命誕生了。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有時當我在談論佛時,你可能會有一瞥,你可能會開始飛入內在世界。你會看到,是的!——你知道它是什麼。它只是在某些時刻與你相契合。你可以成為它的見證者。但在其他一些時刻,卻又是顯得很奇怪。你不知道什麼是佛。你已經與自己的內在中心失去了聯繫,現在你在週邊邊緣。你可以理解馬基雅維利,但現在你無法理解佛。你兩者都是!

  我絕不建議你只選一個。我希望你留在這個世界上,也希望你能給自己放幾個假期。即使是上帝也要在第七天休息。六天之內祂創造了世界,第七天祂就休息了——即使是上帝!一些神學家得出結論,祂一定是猶太人,因為沒有人能一周工作六天。祂連續工作了六天。如果你問印度教徒,他們對上帝和祂的創造力有更好的理解。我還認為,這種工作六天,第七天休息的觀念,是猶太人的觀念,商人的觀念。即使在第七天,祂似乎也很不情願地給自己留出一點空間。印度教徒的態度完全不同。他們說:上帝的世界,祂的創造,不像一種職業,不像一種商業——上帝的創造就像遊戲。所以,每時每刻都是:工作和崇拜,工作和休息。這就是工作和遊戲的區別。印度教人稱之為LEELA——上帝的遊戲。這意味著祂在休息,同時祂也在做。

  這就是職業(A PROFESSION)和天職(A VOCATION)的區別。職業就是工作——你累了,然後需要休息。天職就是一場戲——當你工作的時候你也在休息,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休息。在職業中,假期是需要單獨的。在一個天職中,假期是隱含在其中的——天職的同時也是假期。所以印度教徒不知道上帝在六天之內創造了世界然後休息。不,祂從來沒有休息過——以這種方式。而且,以這種方式,祂從來沒有創造完這個世界——祂還在創造!祂的創造力就是祂的休息。

  你看過一個商人嗎?他在市場上工作了六天,第七天他回家開始畫畫。現在他說這是休息。繪畫是他的愛,是他的遊戲,它讓人休息。或者他回到家開始吹笛子。他已經工作了六天,現在又開始工作了,但這不再是工作,而是遊戲。

  上帝在玩。一個真正的獲得如實知見的人將變得敬虔,因為他在這個世界上,但他仍然置身於這個世界之外,在週邊邊緣,但他仍然安住於他的中心。他做了一千零一件事,卻始終是一個無為的人。置身於錯綜複雜的事務中,但他卻從不迷失。他的內在之光在燃燒發亮。

  第三個問題:

  看(LOOKING)和觀照(SEEING)的區別是什麼?

  有很大的區別。看(LOOKING)意味著你在尋求什麼,你已經有了一些要尋求的想法。你來到這裡,你說:「我在尋求提爾塔」——然後你有了一個想法。然後你四處尋求提爾塔在哪裡。這種想法已經存在了。

  這種看已經有偏見了。如果你以這種狀態在尋求上帝,你將永遠也找不到祂——因為尋求意味著你已經對上帝是誰已經有了某種特定的觀念。你的觀念必然是基督教或猶太教,印度教或伊斯蘭教。你的觀念將成為你的概念,你的概念永遠不可能高於你。而你的觀念必然只是你的觀念。你的觀念一定是源於無知,借來的。充其量,這只是一種信仰,你已經被制約了。然後你不斷在尋求。一個尋求真相的人是永遠也找不到的,因為他的眼睛已經被腐蝕了,他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觀念。他還沒有準備好打開門。如果你是來尋求我的,那麼你已經有了一個特定的觀念想法——你將會錯過我的。那麼無論我說什麼,你們都要照著你們的觀念想法去解釋,這不是我的意思,而是你的意思。你可能會時爾發現自己同意我的意見,你可能會時爾發現自己不同意我的意見,但同意或不同意根本不是問題關鍵所在,這根本不是重點。

  你會錯過我的。你可以同意,但你同意的只是你自己的觀念想法。你說:「是的,這個人是正確的」,因為這個人符合你的觀念想法。你的觀念想法是正確的,所以這個人是正確的。或者,你不同意是因為它不符合你的觀念想法。

  但在這兩種狀態下,你的觀念想法更重要。你會錯過我的。

  一個抱持這種態度尋求的人始終是會錯過它。

  觀照就是清晰——睜開眼睛,敞開頭腦,敞開心扉。不是在尋求特別的東西,只是準備好了,隨順因緣接受一切。無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保持正知、接受和領悟。結論不會預先存在!結論必須到來:通過你自己的眼睛,會如實觀照到——而且會有一個結論。結論在將來。當你觀照的時候,結論還不存在。當你看的時候,結論已經預先在那裡了。我們不斷根據我們的觀念想法進行曲解。就在前幾天晚上,我讀到一個笑話:

  一個小孩子在看一本關於野生動物的畫冊,他對兇猛的獅子的圖片非常感興趣。他看什麼就讀什麼,但有一個問題在那裡沒有得到答案,於是他問他的媽媽。

  他問道:「媽媽,獅子的愛情生活是什麼樣的?」

  他的媽媽說:「孩子,我對獅子知之甚少,因為你父親的朋友都是扶輪社成員。」

  如果你心裡有什麼觀念想法,你就墮落了。那麼你就無法傾聽到別人在說什麼,而是在根據自己的觀念想法在聽。那麼你的頭腦就發揮了主動的作用。當你在看的時候,頭腦是主動的。當你觀照的時候,頭腦是被動的。這就是區別。當你在看的時候,頭腦在試圖操縱。當你在觀照的時候,頭腦是沉默的——只是在觀照,是可用的,是開放的,沒有特別的觀念想法去強加於真相。

  觀照是赤誠的。而你只有在你絕對赤誠的時候,你才能如實知見到真相,當你放下了所有的裝飾、所有的哲學、所有的神學、所有的宗教,當你放下了所有灌輸給你的東西,當你空無所有而來,毫無預設。當你帶著知識來的時候,你就已經墮落了。當你帶著純真而來,如實知見到自己是無知的時候,那麼門就打開了——那麼你就能夠如實知見到。只有那個沒有知識的人,才有能力去如實知見到。

  第四個問題:

  我覺得自己與所有的外部事件都有些疏離,甚至是身體的劇痛。如果認為這是靜心冥想的第一個萌芽,那將是一件好事,但它似乎更有可能是類似精神分裂症退縮的症狀。你能不能談談退縮的危害,以及如何避免它們。

  在尋求一種靜心的狀態的過程中,這種危險始終是存在的。在尋求自我的過程中,始終是有這樣一種危險:那就是你可能會選擇內在與外在的對立——然後這種退縮就變成了精神分裂症,因為你變得不平衡,你就會失去平衡。平衡就是健康。失去平衡就是失去健康。平衡就是心智健全,失去平衡就是精神錯亂。恐懼始終是存在的。危險始終是存在的。危險來自於你的頭腦。

  頭腦改變症狀始終是很容易的。有人曾瘋狂地追求女人,只有性才是他的執念。總有一天他會受夠這一切,厭倦這一切。他將開始走向另一個極端:他將開始考慮婆羅門教——獨身主義——成為一名天主教僧侶之類的。

  這是有危險的。就好像你一直吃得太多,然後有一天你決定禁食。吃得太多是不好,但禁食不是更好。事實上,吃得太多,你不會這麼快就死掉,你可能會變得更重、更胖、更醜,但是你會苟延殘喘地留下來,你會拖延下去。但是通過禁食,幾周之內你就會消失,你活不過三個月。這兩種情況都很危險。

  吃得太多是神經質的。禁食是與之相反的神經質,但還是神經質的。飲食要均衡。身體需求多少就吃多少,不要去撐破肚子。但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我一直在觀察人們:每當一個社會階層變得非常富裕的時候,禁食就成了一種崇拜。

  在印度,耆那教是最富裕的社會階層之一——禁食是他們的崇拜,禁食是他們的宗教。現在美國正變得非常富有——禁食越來越成為一種時尚。很難找到一個不節食的女人。人們去自然療法診所禁食。

  窮人的宗教永遠是喜慶的,盛宴的。穆斯林,窮人,當他們的宗教日到來的時候,他們就會大吃一頓。他們整年都在挨餓,所以,當然,宗教日,至少在那一天,他們會換上新裝,新衣服,五顏六色的,他們會享受——至少有一天他們可以盡情享受。

  耆那教的人一年四季都有盛宴,當他們的宗教日到來時,他們就會齋戒。這是合乎邏輯的。

  窮人的節日將是一場盛宴,富人的節日將是一場齋戒。

  人們走向相反的極端。

  所以,當你開始靜心的時候,有一種危險,你可能會變得過於執著這種內向。靜心是一種歸向內在,它將你引向你的中心。如果你失去了你的彈性,你變得無法再次回到週邊邊緣,那麼這就是一種退縮——而且是一種危險的退縮。是精神分裂症。

  要正知!這種情況發生在許多人身上。整個歷史充滿了這樣的人,他們變成了精神分裂者。

  當你在靜心時,要時刻記住,週邊邊緣是不會永久消失的。你必須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週邊邊緣,這樣路線才會保持清晰,道路也會保持在那裡。因此,我堅持靜心,但不放下世界。早上靜心,然後去市場,早上靜心,然後去辦公室。靜心,然後性行為!不要製造任何二元對立,不要製造任何衝突。不要說:「現在我怎麼能愛呢?我是一個靜心者。」那麼你正朝著一個危險的方向前進,你遲早會失去與週邊邊緣的所有聯繫。然後你會在中心處變得冰凍狀態。而生命由活著——無常變化的、動態的。生命是動態的,它不是死的。

  世界上有兩種死人:第一種是死於外在,第三種是死於內在。成為第三種人:活在內在中心,不斷隨心所欲地從內在中心到週邊邊緣,從週邊邊緣到內在中心去。它們互相充實,它們互相增上。只要如實觀照!如果你先靜心然後性行為,你的愛也會有一個巨大的、新的深度。性愛,然後靜心,突然間你會看到:當你的能量充滿愛的時候,靜心就會如此深入,如此輕而易舉。你將乘風破浪——你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你只是漂浮著,就可以到達更高的地方,越來越高。一旦你理解了兩極對立的節奏,那麼就不再會有恐懼。

  記住:生命是白天和夜晚,夏天和冬天不斷交錯的節奏。這是一個連續的節奏。永遠不要停滯在任何地方!動起來!動的幅度越大,你的體驗就越深。

  所以,你必須不斷地旅行,你必須旅行。當你在靜心中進入內在中心,享受它!——好像沒有週邊邊緣。完全忘記週邊邊緣,沒有必要限制於它。不要被它所分心。更深入地挖掘你自己的存在,讓它更豐富多彩!並將這種味道帶回到週邊邊緣。將那芬芳帶回人間。將那種光環,那種光芒,那種優雅,那種尊嚴,那種莊嚴,帶回到週邊邊緣。

  像佛一樣在世間行走。活在這個世界上……。世界是非常豐富的,因為關係是鏡子。所有的關係都像鏡子一樣。你在別人的鏡子裡看到你的臉。直接看到自己的臉是很困難的——你需要另一面鏡子才能看到自己的臉。而你在哪裡能找到比別人的眼睛更好的鏡子呢?

  有時候,看著你敵人的眼睛,你會看到你存在的一面。有時候看著你的愛人,朋友的眼睛,你會看到你存在的另一面。有時候看著一個對你漠不關心的人的眼睛,你會看到你存在的另一個面。收集所有這些面孔——它們是你的,你存在的方方面面。在不同的狀態下,與不同的人在一起,在不同的環境中,動起來……收集所有這些豐富性,意識,正知和覺知。然後回到中心,帶著所有這些意識覺知,你在靜心中的狂喜會為此而變得更加深刻和豐富。

  而且這種狀態要持續下去。將你的中心帶到週邊邊緣,將你的週邊邊緣帶到中心。將你的愛傾注於你的靜心中,也將你的靜心傾注於你的愛中。

  這就是我教導的。這就是我所說的動態生活。宗教生活是一種充滿活力的動態生活。

  第五個問題:

  您再一次提醒我,對我來說,如實知見就是知識,如實知見也變成知識的練習。甚至這都要成為一種慣例了。請您評論。

  如實知見始終會變成知識——你必須正知,不要讓它發生。在求道者的道路上最微妙的情況之一:如實知見始終會變成知識——因為當你如實知見某件事的那一刻,你的頭腦就會將它作為知識,作為經驗收集起來。

  如實知見到是一個過程。知識就是結論。當如實知見死亡時,它就變成了知識。如果你不斷收集這些知識,那麼實際瞭解到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因為有了知識,如實知見永遠不會發生。然後你將你的知識攜帶在你身上。一個有知識的人幾乎隱藏在他的知識後面,他失去了所有的清晰和感知。世界變得遙遠,真相失去了所有的透明度。

  知識淵博的人始終是尋求他的知識。他將自己的知識投射出來。他的知識給一切都染上了色彩——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如實知見到的可能性了。記住:知識不僅僅是通過經典而收集的,它也是通過你自己的經歷體驗而收集的。

  例如,你愛一個女人。你以前從未認識過一個女人,從未處於愛中。你第一次墜入愛河——你是純真的,你是處女。你沒有如實知見過愛是什麼——你的心是開放的。你沒有任何關於愛的知識。你純粹是自發的。你進入未知世界。它是神秘的。愛打開了未知的聖殿之門,將未知的歌唱進你的耳朵,唱進你的心裡,用未知的曲調跳舞。你在此之前對愛一無所知,你沒有任何知識來作判斷,評價,譴責,說好或壞。它令人欣喜若狂。你被那不可言喻的愛的體驗所捕獲。你活在恩典的時刻。

  但是,漸漸地,你變得有知識了——現在你如實知見到了愛的含義,現在你如實知見到了女人的含義,現在你知道了愛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你已經變得有知識了。

  你愛上了另一個女人。現在,卻沒有什麼像第一次的經歷發生——完全不同的事情。枯燥無味。只是一種重複。就好像你又去看了一遍同樣的電影,或者又讀了一遍同樣的小說。有些許的不同,但不多。現在,你為什麼會錯過了?為什麼同樣的神秘體驗沒有讓你欣喜若狂?為什麼你沒有再次被未知的事物所悸動?因為你有知識了。愛這麼美好的東西,卻成了一種重複。

  如實知見到的東西始終是會變成知識。所以你必須非常正知:如實知見到一些東西——當它變成知識的那一刻,就將它放下。不斷放下你的知識。永遠不要攜帶著它——因為沒有其他女人是一模一樣的。你的第一個女人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你愛上的這個新女人是又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它不會是一模一樣的。但如果你通過知識而活著,它就會看起來是一模一樣的。

  放下知識。再次成為純真的人。再次走向未知——因為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每個人都是如此獨一無二,以前沒有過這樣的人,以後也不會有。再向從重從頭開始學習,你會充滿驚奇。然後你就學到了一個深刻的體驗:永遠不要讓任何知識沉澱下來。

  所有的如實知見最終都會變成為知識。一旦它變成了知識,就放下它。它就像灰塵聚集在鏡子上,你必須每天清潔它。在你心靈的鏡子上,塵土飛揚,經驗的塵土積聚,它變成了知識。將它擦乾淨。這就是為什麼每天都需要靜心。靜心只不過是清潔心靈的鏡子。不斷地清潔它!如果你能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能時時清潔它,那麼就沒有必要單獨坐著靜心了。

  記住,要正知,知識是不需要收集的,你必須像個孩子一樣——充滿驚奇,充滿敬畏。每個角落都是神秘的,你不知道它是什麼。你無法理解,這種生命是什麼。你像被施了魔法,往這個方向跑,往那個方向跑。

  你看過一個孩子在海邊沙灘上奔跑嗎?那麼欣喜若狂!在這樣的欣喜中!收集貝殼和彩色的石頭。你看過一個孩子在花園裡跑著去捉蝴蝶嗎?即使上帝在那裡,你也不會那樣奔跑。即使上帝在那裡,你也不會那麼欣喜若狂。你會像一個紳士一樣行走。你不會著急,你不會瘋。你還是會保持你的禮節風度,你仍然會表現出你是成熟的,你不是一個孩子。

  耶穌說:「只有那些像孩童一樣的人,才能進入我神的國。」——只有那些像孩童一樣的人,只有那些還能驚奇的人。驚奇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一旦你失去了驚奇,你就失去了你的生命——那麼你就是在苟延殘喘,但你不再活著。而知識會扼殺驚奇。

  這是現代人所面臨的最困難的問題之一,因為知識每天都在增加積累。越來越多。二十世紀的知識負擔太重。因此,宗教已經消失了——因為宗教只能存在於驚奇之中,眼睛充滿了驚奇,眼睛雖然還沒有如實知見到,但卻隨時準備沖向任何方向去看那裡有什麼,純真的眼睛,清淨的心靈。所以記住要保持孩子般的驚奇能力。

  科學是從懷疑中成長起來的。宗教從驚奇中成長。在這兩者之間的是哲學,它還沒有決定——它不斷在懷疑和驚奇之間徘徊。有時哲學家懷疑,有時哲學家驚奇:他只是介於這兩者之間。如果他懷疑太多,他遲早會成為一名科學家。如果他驚奇太多,他就會逐漸成為宗教家。

  這就是為什麼哲學正在從世界上消失——因為百分之九十九的哲學家已經成為科學家。有極少數人——某個地方有一個布伯,某個地方有一個克裡希那穆提,或者某個地方有一個鈴木——偉大的心靈,敏銳的智慧,他們已經變成了宗教。哲學幾乎失去了它的地位。如果你過於懷疑,你就成了科學家。如果你變得純真,你就會變得有宗教性。科學存在於懷疑之中,而宗教存在於驚奇之中。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有宗教性的人,那麼創造更多的驚奇,發現更多的驚奇。讓你的眼睛充滿驚奇,而不是其他任何東西。對正在發生的一切感到驚奇。

  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你怎麼能不歡舞地活著,怎麼能不欣喜若狂地活著。你一定沒有如實觀照到周圍所發生的一切。

  只是活著就已經是驚奇的,呼吸就是驚奇的。只是為了呼吸,只是為了存在著!——有宗教性的人不需要其他東西。只需充滿驚奇。當一個人充滿驚奇的時候,讚美就會產生,讚美就是祈禱。當你看到這個奇妙的存在,你就開始讚美它。在你的讚美中,祈禱就產生了。你高唱:「聖哉,聖哉,聖哉!(HOLY HOLY, HOLY!)」它是神聖的。它是如此美麗和神聖。

  所以,提問者提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問題:「您再一次提醒我,對我來說,如實知見就是知識,如實知見也變成知識的練習。」這是三個步驟。首先是如實知見到,然後如實知見開始消亡了,縮減了,變成知識,然後知識也會進一步縮減,變成練習或品格。

  有品格的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人。他練習自己的知識,他努力追隨自己的知識。他不是自發的。他不停地控制、操縱、推動自己這樣做那樣做,以某種方式使自己保持一致。他不負責——負責是指他有能力做出回應。如果你遇到他,如果你擁抱他,他會用答案來反應,但這個答案將來自於他的過去經歷——來自他的品格。

  一個有品格的人是可以預測的。只有機制的人是可以預測的。一個完全有意識的人是不可預測的。沒有一個占星家能預測一個完全覺醒者的任何事情。他每時每刻都在行動,充滿了驚奇。他因驚奇而行動,他是出於對當下的回應。他沒有知識,沒有人格個性。每一刻他都是新的,復活新生的。

  所以這是三個步驟:當如實知見死亡,如實知見就變成知識,然後知識又變成了品格。要注意——小心!不要讓你的如實知見墮落成為知識。永遠不要讓你的知識控制你,為你創造出一個人格。人格就是一副盔甲。在盔甲中你被囚禁……。那你就永遠無法是自發的。你已經躺在你的墳墓裡了——一個人格就是一個墳墓。

  讓你的如實知見存在於每個當下,但不要讓它成為知識或人格。當它變成知識的那一刻,放下它,放空你的雙手。忘掉關於它的一切。向前走!再次像個孩子。很難,我知道。說起來容易,要做到這一點很難——但這就是你達到SAT CHIT ANAND的唯一途徑——你可以獲得真相(SAT),你可以獲得意識(CHIT),你可以獲得極樂(ANAND)。

  是的,這很難。一個人必須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但上帝並不便宜。你將不得不用你的整個生命來付出。只有當你完全付出了,你不持有任何東西,你不是一個守財奴,你已經完全犧牲和交出了自己,你才會達到。當你不在的時候,上帝就會來找你,當你變成一個零,上帝就會來到你身邊。祂只是在角落旁靜待著。當你變得空無的時候,祂就沖向你,祂就來成就你。

  不要讓如實知見到變成知識和人格。那麼,一種完全不同的品性就會出現,它將與你在世界中看到的人格不同。它將是內在的——一種來自於你內在最核心的法則。絕不是強迫的!——始終是自發的。它不像戒律:它是一種有機的成長。上帝是你自發的有機生長。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