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风达显日记

第四章成为整体
1980.7.4于佛堂

 

  Marianne是一个非常美的名字,有着伟大的含义。它里面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那个似是而非甚至使其更美,更真实。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它变成了生命中某些有意义的东西的代表。它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痛苦的优雅。一个人第一次听到它意味着痛苦的优雅会觉得有一点奇怪,因为我们总是以为优雅是甜蜜的——为什么优雅会是痛苦的?但事实上在开始时它是痛苦的,因为优雅只有在一个人允许他的自私自利死去的时候才会成为可能。这就是它的辛酸与苦难。

  允许自我去消失是非常困难的;放下自私是生命中最困难的事。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去维持它,因为他们想如果自私完全地消失,我们就会失去一切。但那是一个幻想。当自私消失了的时候,你第一次被找到了,没有损失;因此开始是痛苦的,但结束却是非常的甜蜜。第二个含义由结束的部分而来........Marianne的第二种含义是芬芳的生活;当一个人已经允许自我死去,然后生命变成了一种芬芳;然后所有的痛苦消失。痛苦是发臭的,肮脏的;它是一个充满脓汁的伤口。一旦自我消失了一个人是痊愈的和完整的。然后生命就像莲花一样开放。

  那里有巨大的狂喜——一个人是充满的,满足的。开始时是痛苦的,但结束却是非常的甜蜜,佛陀总是反复地说世间的快乐以甜蜜开始,以痛苦结束。而神圣的祝福开始于痛苦,在甜蜜中结束。只有极乐,没有宁静,那是一种狂热的,兴奋的状态,但不是狂喜。这是兴奋与狂喜之间的不同:狂喜是极乐与宁静两者;兴奋是只有极乐;因此那是一个骚动。

  这是一个美丽的骚动,一个噪音,一个我们会喜欢去拥有的噪音,但迟早一个人会对此厌烦。生活中所有的幸福,快乐和喜悦都是这样。它们是极乐的所有不同的正面,但缺少了一样东西——缺少了宁静——因此它们是浅薄的,最后都会让人厌烦,疲倦。对于短时间它是好的,但是一个人能保持兴奋多长时间呢?

  兴奋是一种努力,它不是休息因此单单是极乐没有多大的价值。单单是宁静也没有多大的价值。它是冷淡和没有生气的。它就像是坟墓一样的死寂。你会在所谓的圣人周围发现它。他们是平静的因为他们已经死了。把它们两者结合在一起那才是有价值的,然后中心是宁静的,而极乐变成龙卷风。当然同时拥有两者的时候,生命是狂喜的,它是巨大的喜悦。不会让人疲倦;相反,你会保持精神奕奕。那是一个不同维度的极乐,一个宁静的维度。一个不同维度的宁静,一个极乐的维度。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生命完满。否则,达到其中一个是容易的,但这样一个人会失衡,他会变得残缺,变得残缺是痛苦的。

  成为整体,生命就是庆祝。

  我的桑雅士必须做一个真实完整的人。只有在一个人是充满祝福的时候,他才有能力祝福其它人。事实上当一个人不需要祝福时,祝福才会继续传布开来。你的祝福开始洋溢;你就像是一个喷泉。你跟生命中那无穷无尽的源头连接了起来。那个源头叫做神。记住,神不是一个人。神只是意味着所有终极的源头。我们从它而来,树木由它而生长,还有星星和整个世界........神就像海洋,我们都是海洋中的波浪。与整体脱离导致了人们的痛苦,与整体在一起,生命马上变成了极乐。

  我们不是单独的实体,但我们继续相信我们是单独的实体。那只是一个幻想,但它是如此的根深蒂固,由于社会,教育,每种方法和手段。在它后面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们想要你保持痛苦,国家,教会,牧师,政客都在联合共谋想让你保持痛苦,其中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只有一个痛苦的人才能被控制,奴役。他们是如此的筋疲力尽,以至于他们不能够去斗争或反抗。

  他们是如此的痛苦以至于他们失去了他们所有的聪明才智。聪明才智需要祝福的土壤。它是一株在祝福的土地上生长的玫瑰。而政客和牧师非常害怕聪明才智,因为聪明才智是反叛的。聪明才智不可能同意任何形式囚禁。一个聪明的人宁死也不出卖他的灵魂。他不会允许他自己被利用........而那正是政客和牧师想要的:所有人都应该被改造成商品,一台机器。当然机器是有效率的;所有的学校因此而存在。

  它们不是让你变聪明,并不在乎你;它们的存在是毁灭你的聪明才智,把你变得平庸。它们的目的把你改造成有效率的机器因此你就可以被权力所利用。那力量可以是政治,宗教,社会........所有的力量。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在为当权者和他们的利益服务。它们并不是服务个人本身。

  师父作用就是去解除社会强加的所有禁锢。它打消所有曾经强加于你的束缚。一旦所有愚蠢的心理上的条件作用被移除,你的自我开始消失。就是自我使你脱离了整体而处于痛苦之中。那祝福在你心中升起的片刻——它永远只意味着一样东西,那就是你再次跟整体连接起来了——然后你的生命马上变成了一道光,不只是为你自己也为了其它人。你的生命变成了爱。不是你有爱的对象。你只是变成了爱本身。那就是一个人怎么变成对于存在的一个祝福。

  狂喜之所以是狂喜是因为人们不只是祝福他们自己,他们还祝福所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