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活
克里希那穆提
1-2 认同

 

   为什么你要认同于别人、团体、国家呢?为什么你自称基督徒、印度教徒、佛教徒呢?为什么你属于无数教派的其中之一呢?一个人会因为传统、习惯、冲动、偏见、模仿、懒惰而在宗教上或政治上认同于某个团体。这种认同使得一切创造性的了解终止了,然后一个人只会变成党派首领、教士或某个领袖的工具而已。

   前几天有人说他是个「克里希那穆提迷」,他也是如此这般的属于了另一个团体。当他这样说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认同。他并非愚蠢之人;他受过教育,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也不会对事情过于感性或情绪化;相反的,他是清楚而且确定的。

   他为什么变成了一个「克里希那穆提迷」呢?他追随过其它人,他曾经属于许多无聊的团体与组织,最后他发现自己认同于这个特别的人。从他说的话看来,这段旅程似乎结束了。他已经停了下来,事情结束了;他做了选择,没有事情可以让他动摇。他现在可以舒适的安定下来,热心的追随所有已说的与未说的话语。

   当我们认同于他人时,那是否是一种爱的指标呢?认同是否就是实验精神呢?认同难道不就是爱与实验精神的终结吗?认同,无疑的就是占有、是所有权的主张;而拥有是否定爱的,不是吗?拥有是为了安全;而占有则是防御、让自己无懈可击。在认同之中会有抗拒,不论是粗糙的或微妙的抗拒都一样;而爱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抗拒吗?当防御存在时还会有爱吗?

   爱是脆弱的、柔软的、接受的;它是敏感的最高形式,而认同则是不敏感。认同和爱不会一起出现,因为其中一个会摧毁另外一个。认同基本上是一种思想的过程,头脑藉此保卫和扩展它自己;在变成某物的过程中它必须抗拒与防御、它必须拥有与放弃。在这种变成的过程中,头脑或自我会变得更强壮、更有能力;但这不是爱。认同会摧毁自由,而在自由之中才会有敏感的最高形式。

   实验精神需要认同吗?认同这种行为不正是探询、探索的终止吗?如果没有自我探索的实验,真理带来的快乐是不会出现的。认同会终止探索;它是另一种形式的懒惰。认同是替代性的经验,因此它完全是虚假的。

   要实验,所有的认同都必须停止。要实验就必须无惧。恐惧会阻止经验产生。是恐惧造成了认同──认同他人、团体、意识形态,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恐惧必须抗拒、压抑;而在自我防御的状态下,一个人怎能航向未知的大海呢?若不着手进行深入自己的旅程,真理或快乐是无法来临的。如果你放下了锚,你就无法走得太远。认同是一种避难所。避难所需要保护,而需要保护的东西很快就会被摧毁。认同为它自己带来了毁灭,因此不同的认同之间会有持续的冲突。

   对认同的挣扎或反对越多,对了解的抗拒就越大。如果一个人察觉到认同的整个过程,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如果一个人看到外在的表现是内在需求的投射,那么才会有探索与快乐的可能。认同于别人的人永远无法了解自由,只有在自由之中所有的真理才会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