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书

The Book Of Wisdom

第十七章 唤醒你的奴隶

乐因莫求苦

诸瑜伽修

诸倒覆修

初后作二事

二境皆应忍

二事舍命护

当学三种难

取三主要因

修三无失坏

成就三无离

 

  一则古老的故事——玛莉的儿子耶稣,有一次遇见一位独居在山上的老人,这位老人就住在没有任何遮热避寒之物的空旷原野中。耶稣问他为什么不为自己盖一间小木屋。

  老人回答说:「哦!充满灵性的神啊!在你之前有三位预言家经过这里时对我说,我在这世上只能活七百年,所以我想根本就没有必要耗费精神把自己安顿下来。」

  生命是流浪的旅程,它不是可以身心安住的家。生命在寻找回家的路,但它本生不是家;生命是不断的探索和冒险。你并不一定要成功,成功是非常稀有的,因为,生命的寻求本身就非常复杂,而且沿途难关重重。在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经文之前,请先好好地了解上述的一番话,它们具有非常深刻的价值。随后,当你静心或当你更深入地进入今天的经文之后,你将会很惊讶:这些经文就好像包容着汪洋大海的露珠。

  穆罕默德说:「我就像个留宿在树下的马上旅者,休息之后,继续往我的旅程迈进。」是的,生命是宿夜的停留,生命是客栈。不要停下脚步,利用每个机会让自己的生命不断地更高、更深、更远,因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是永无止尽的。但你们千万要记住:不要把生命视为理所当然,生命是个机会,它充满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如果你因为生命充满活力而认为自己已经抵达,那你就错过了重点。

  耶稣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把这世界看作是桥梁、而非永久居留之地。」把它当做桥梁来利用,它可以联系你和上帝。当生命是一座通往上帝的桥梁,那生命就是神圣的,而如果你不利用它做为通往上帝的桥梁,生命就会很凡俗、虚伪、虚幻和空想。

  第一句经文:

  乐因莫求苦

  每个人都在企求、追寻喜乐,但几乎每个人都只找到相反的事实。我说「几乎」是因为有少数几个人不在一般人的行列中,他们是佛陀、查拉图斯特拉、老子和阿底侠;但他们是极少数的例子,他们只是更加地验证了事实。所以我说每个寻求喜乐的人到最后都只找到痛苦和不幸,人们都想要上天堂,但等到他们上去之后,才惊觉到竟然到了地狱。

  这中间一定有很大的误会。人们一心想要寻求快乐却总是遭受到很多的苦难,因为快乐只是个伪装,它其实是躱在帘幕之后的悲伤,它是一张面具——笑脸的背面藏着一张哭泣的脸,美丽的花朵下面藏有很多的刺。它是这么明显的事实,每人都看得非常清楚……但每个人却一再地重蹈覆辙,人们真是永远也不会记取教训的动物。

  亚里斯多得说人类是理性的存在——这根本就是荒谬的说法!人类是世上最不理性的生命体。人类是可以很理性的,但他的本质并不是如此;因此亚里斯多得的说法并非是人类的定义,它是理想人类的定义。是的,佛陀和穆罕默德是理性的生命体——因为他们活得很有智慧、很有觉知,他们把握每个机会让自己更成长、更成熟、更「在」。但是就好几百万的人类而言,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类根本就不理性,他们完全没有任何理性可言。

  他们的第一个非理性的部分是——他们一再地经历相同的过程,却从不会记取教训。你们有多少次生气的经验?你们从中学习到什么?有多少次你都感觉非常嫉妒,而你的体悟又是什么?你不断地重复同样的经验却仍旧是你的老样子,一点也没有改变。你一直没有长大,你生活的方式是非常不合理且不智的。

  聪明的人会很清楚的知道:寻求快乐的结果充满遗憾。而,到底什么是快乐?它其实是非常虚伪的。有个人,他想要拥有一栋更大的房子,为了这楝房子,他经历多少的折磨、他遇到多少麻烦、他有多焦虑、有多少次神经衰弱的症状出现。

  人们说如果你是真正的成功,那你一定会在四十二岁到四十八岁左右罹患心脏病,他们说如果你在五十岁前没有心脏病发生,那你这一辈子就浪费了,你是个失败者,你并没有试着要让你自己成功,你的企图心还不够强烈。充满企图心的人一定会有心脏病,,野心愈大愈是有可能会神经衰弱。

  如果你不需要心理治疗师,那代表你的头脑并没有多少的企图野心,目前整个社会的取向都朝着野心看齐,整个教育制度也都致力于教育出更多的野心分子——这也意味着心理分析师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案主。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个阴谋——整个教育系统不断地为医生、牧师和心理分析治疗师这三个行业创造出更多的可能客户。

  整个系统似乎生病了,甚至病入膏肓、濒临死亡。它并没有创造出健康、活泼、灿烂的人类,它并没有创造充满喜悦、庆祝和欢乐的人类,它没有教导你如何将生活变成庆典。它所教导给人们的一切都是让人们愈来愈接近地狱。你们知道我说的都是实情,我并非在谈论某些理论系统,而是在谈你们的心理、你们的生命状态。

  阿底侠是对的,他说:乐因莫求苦。

  你创造了多少的苦难,为的又是什么?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有的人想要大间一点的房子、有的人想要多存一些钱、有的人则是想要更多的名声、有的人想掌握更多的权势、有人想成为总统或部长——这一切都是虚伪的,因为当死亡来临时,死亡会把一切通通带走。这就是「虚伪的」的定义。

  只有死亡带不走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其余的东西就如梦幻一样地不真实。如果你一直追求那些死亡会一起带走的东西,那你的生命就好像白痴说故事,尽管声音很大且充满愤怒,但却一点意义也没有。你的生命将会没有任何意义价值。

  失去意义,生命怎么会是一首歌呢?生命失去意义,你怎么能说「我曾经活过」呢?就好像一颗还未开花结果的树,但如果这颗树连叶子都还没长出来,那根本就别想要谈花开结果。

  很多种子,生时是一颗种子、死时也是一颗种子。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中,他们的生命只是不断地漂流,虽然偶尔会有例外的状况,但最终的结果总是莫大的失落。地狱其实是象征着你因为错误的生活方式而带给自己的莫大遗憾和悔恨。

  那人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试着去了解生命还有另外一些更高的层次——超越死亡、永不破灭、禁得起考验和超越时间种种的真理等——那人们就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如果你开始寻求那最终的真理,你生活的每一个片刻将会变得愈来愈宁静、安详、平静和充满芬芳:如果你啓程寻求那最终的、或如果你寻求真理、神、尼瓦娜,以及任何你所称呼的一切;如果你寻求生命的最深和最高的极限;如果你不是一味地在追逐世间虚幻的东西,那整个寻求的旅程将会为你的生命注入一股新的质量,你会觉得很扎根、很完整、很一致,你会感觉有一股新鲜的喜悦升上心头。你知道这喜悦并非来自外在。

  真正的喜悦从不曾来自外在,只有虚幻不真实的东西才会来自外在,当死亡来临时,虚幻的一切就会随即消逝。

  死亡只发生在外面,死亡从不曾在人们的内在发生,内在是永恒的。你的内在——它一直都在这里,它永远都会在这里,它超越死亡,只是你自己没有觉知到。你不断地追逐不真实的阴影,却忘了那真实的一直在等待着你——往内观照、回归内在的能源中心、回家休息吧!

  因此,第一件事:寻求那永恒不死的,然后不久之后,你就会找到天堂之门。

  第二件事:你到底为何原因要去追逐那些虚伪、不真实的快乐呢?这个男人、那个女人——为什么呢?背后的理由是什么?因为你已经深陷苦海中。所以你为了让自己忘却一切痛苦,你就想要用烈酒、性、金钱、权力控制来麻痹自己。

  政客们本身因为拥有更强烈危险的酒精物品,所以他们可以很轻易地对外倡导说禁酒令是必须的。

  马拉吉.迪赛亚当然会坚持要制定禁酒令,政治权力就是他的烈酒,他在渴飮他的政治权力,他用非常不一样的方式在麻醉自己。事实上,没有任何一种酒模拟政治还要危害人。

  如果这世上一定要对某些事情加以禁止的话,那个东西绝不会是酒类的飮品,那个东西应该是政治。印度人民有多少人在喝酒呢?绝不会超过七成.,而有多少人在玩弄政治呢?我不认为你能够发现有任何人没有在玩弄政治。

  你或许实际上并没有参政,但政治是非常狡搰的——丈夫想要控制太太、太太则用她的方式操控先生、小孩子耍脾气想要马上就买一个玩具——这些都是政治。政治意味着你试图用某种手段操控别人,这是非常醉人的,它是世界上最差劲的一种酒。

  有些人沈醉在政治权力中、有些人在性爱寻欢中避难、有些人去酒吧,另外还有更多的人不断地寻求虚幻不实的慰藉,当他们找到一个慰藉之后发现这慰藉并不能满足他或没有滋养到他,于是他马上又开始去寻求下一个慰藉,他们因为马不停蹄地追逐,所以看不见内在的悲伤已积聚成乌云。

  这一句经文的第二层意义是:与其往外寻求虚幻不真的慰藉,最好的方式是直接进入你的悲伤,静心、深入。不要逃避面对自己的痛苦,你若逃避它,你将永远没有机会知道那苦楚到底是什么,你也将永远没有机会去超越它。当你能够真正看清楚自己为何痛苦难受的时候,在了解的当下,你已经超越了你的痛苦,因为愚昧无知就是痛苦的根源。

  耶稣说:真理让人自由。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每一位寻求真理的人都应该对它加以好好地了解。真理让人自由,这个真理并非是指经典书籍上所记载的相关文学数据,它指的是你亲身实证的经验。

  你感到哀伤。那么就深入你的哀伤、不要逃避;抛弃一切不必要的举动:看电视、看电影、拜访亲友、听收音机等。转过身来面对它、闭上你的眼睛、不断深入观照、看清楚悲伤到底是何物、你为何悲伤?整个过程中请不要加以责骂或批判,因为你如果对它加以责骂、批判,你就无法看清楚事情的全貌;不要批评、不要评断、不要谴责、静静地观看:就好像在看一朵悲伤的花、乌黑的云,不带任何批评,你才能真实的看见各个不同的面向。

  然后你将会很惊讶:当你愈是深入,悲伤愈是开始消散。如果人们能深深地进入悲伤,他将会发现悲伤开始蒸发不见。悲伤蒸发消散后就是喜悦和喜乐。

  喜乐不在外界,背对着哀伤你永远也找不到喜乐,喜乐深藏在哀伤的背后,你必须要深入你悲伤的感受,你才能发现喜乐,也才能发现喜悦的泉源。

  第二句经文:

  诸瑜伽修

  所以,阿底侠说:你不需要有太多的目标,一个目标就足够了——深究你生命的真理。一个目标的探究就足以将你从困境、地狱和痛苦不幸中拯救出来。探究你生命本质的真理,一一地进入你的愤怒、贪婪和欲望:藉由不断的深入,你会总是发现到喜悦的根源和喜悦的春天。慢慢、慢慢地,你会变成是一个庆祝——只因为你发现了自己,你已经进入了神的国度。

  第三句经文:

  诸倒复修

  一个目标——真理——和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阿底侠称这个方法为「意识」,佛陀称之为「全神贯注」,我称之为「静心」。不同的字眼、相同的特质——专注、警觉和清醒。

  阿底侠是非常数学性的:任何伟大的数学家都比不上他的精确。他一步一步地往前移动。首先他说:乐因莫苦(不要寻求虚假的慰藉)如果你寻求,你就迷路了。不要逃避面对自己的悲哀,深入它。让探索生命本质的真理成为你唯一的一个目标。阿底侠并非在谈论不切实际、空泛或哲学理论的真理,他是在谈「你」的真理,他是在谈你,他完全地进入你的心理,他不是在探讨形而上的哲学理论。

  接下来是方法……他进展的速度非常快,经文中没有任何一个浪费、多余的字眼。就像电报的内容一样,这也就是经文这个字的意义,它意谓非常地简洁。在阿底侠那个时代,人们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拥有书本,所以阿底侠必须很简洁、浓缩地遣词用字,好让人们可以轻易地记住。经文最好是愈精简、愈浓缩,这样人们才能记住。现在我们在讨论的经文只有七大重点,你们可以很轻易地就熟记。

  所谓的方法就是意识。这世上有很多种疾病存在,但健康只有一种。不管是你很健康或我很健康,大家对健康的感觉都是一样的。而疾病虽然就如错误一样总是数不尽,但打开所有门的那只关键钥匙却只有一支。因此,与其砍断树枝、修剪叶子,为什么不从根除断呢?有一些人——人们称之为道德人士——他们就只是不断地剪剪树枝、修修叶子。

  道德人士是有点笨的人,他们笨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只要修剪枝叶,树就会被毁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你拔掉一片叶子,叶子会更繁茂的在另一个地方长出三片;你截断一枝树枝,树木的汁液会转而流向另外的枝干,因此那枝干会愈变愈强壮、愈厚实。这就是生命。

  某个人反对性、他压抑性,他砍断树枝,于是他所有的能量转变为愤怒。印度经典里面就有一则这样的故事——德瓦沙,人人称之为伟大的曼哈特曼(mahatma)——他尽力地压抑他的性能量;于是他变得非常非常地暴躁。这是必然的结果。你不可能毁灭任何一种能量,那不是能量的特性,能量只能够被转化。如果你关闭能量的某个出口,它就会从其它出口流动出来,就好像你把前门关闭,它就从后门,从后门流出来的能量将会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你的生活会变成是伪君子的生活,你会过着一个双重的生活方式,表面上说这样,私底下的作为又是另一回事,表面上是一副样子,私底下的你又不一样,你变得愈来愈分裂。

  我强调的重点和阿底侠完全一致。你可能带着无数的问题要来问我,但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如果你带着愤怒来找我,我会要你保持觉知,如果你有贪婪之心——保持觉知,如果你有很多的色欲——保持觉知。因为清醒的觉知意识会斩断问题的根源。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呢?——没有觉知。

  人们会生气是因为他没有觉知。你可以试试看,让自己既要生气又想保持觉知,你会发现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你若有觉知,你就无法生气,或如果你生气,那觉知就会消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既让自己生气又保持觉知,因此,我不认为你们可以破除先例。不过你们可以试试看,我知道你们认为那是可能的事。但你们如果仔细观察,你们会发现:保持觉知——愤怒消失,你若愤怒——觉知就会不在。没有觉知是一切疾病的根源,而觉知意识是唯一的药方。

  佛陀说:「我是位医生。」有一次,有个人问他:「你一再地说你是个医生,但我从未看见你有携带任何医药。你给的药是什么呢?」

  他说:「我的药方只有一种——觉知。」这帖药方你无法向任何药剂师购买,你必须要改变自己内在的化学性质,你才能拥有它。目前你们内在心灵的化学作用产生的是没有觉知和无意识的状态。但是它是可以改变的,它的自动机械性质是可以被解除的。至于要如何做,你们将会在接下来的经文中找到方向。

  记住,一种方法可以更正所有的错误,这方法就是觉知。你要如何才能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呢?觉知是某种非常内在、非常深的一种状态,没有人可以看得见。但,如果你变得有觉知,那些稍为清醒的人,那些有眼睛的人,他们就会知道,因为当觉知在你内在发生之后,慈悲和爱就会开始传散出它们的能量。

  佛陀说:点燃你心中觉知的火焰,你整个人的存在就会散发出慈悲的能量。慈悲就是证明之物。除非你的慈悲展现,否则你将有可能只是在欺骗你自己,你可能只是在练习其它的方式,而不是觉知。

  例如,你很有可能只是在集中注意力,但它不是觉知。一个集中注意力的人将无法展现慈悲。慈悲并非是集中注意力后的结果。集中注意力代表头脑非常狭窄地只专注在一点上,集中注意力的头脑是非常有力量的,但你要记住,它只是头脑。又因为它很有力量,所以它也就特别地危险。集中注意力只是一个科学的方法。

  觉知则完全不同,它不是集中专注,它是不集中专注的警觉状态。例如,你们现在在听我说话,如果你集中注意力地听,如果你把焦点集中在我身上,那你将会错过外面的鸟鸣和婉啭的啁啾声,也会错过马路上的声音。这就不是觉知,你的头脑太狭窄了。觉知不是狭窄或集中的头脑,觉知是头脑的消失。狭窄、专注的头脑让头脑变得更是头脑,因此,印度人民的头脑更是头脑,另外还有回教人民和共产党人的头脑也是一样,因为他们都太狭窄了。他们是一群专注、集中的人——有的人只专注在资本论和共产宣言上,有的人则是专注在可兰或达摩菩提经上,另外还有人则是专注在吉塔经典或圣经上。这些人在世界上创造出狭窄的头脑,他们创造更多的冲突,他们并没有慈悲。

  宗教已经存在好几千年,但慈悲却仍然只是一场梦。人类还没办法创造出一个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四海一家的世界。是的,我们不断地谈论美丽的梦想,这些谈论实际上是很令人 恶心和反感的,我们应该停止。几千年来,我们不断地谈论爱、四海一家……等等一些没有意义的话语,现在该是停止的时候了。

  集中注意力的头脑将会变得比较狭窄和变得更是一个头脑。爱,它不是头脑运作出来的功能,爱是没有头脑的运作状态:你们也可以称它为心的状态。没有头脑和心的状态具有相同的意义。

  觉知是一个没有头脑的状态。你「是」,但你不是集中、专注的,你只是一面镜子,你反映出所有的一切,你看见它的美、它的静谧和静止。突然间,你既「是」又「不是」,于是奇迹开始发生。在静谧中,你感到一股慈悲,你对受苦受难的众生有深深的感触。这一股慈悲是自然发生的现象,而非练习而来的技巧。

  阿底侠说:内在觉知、外在慈悲——慈悲是觉知的外在面,觉知则是你的主体和内在,慈悲则是你与他人的联系和分享。

  第四句经文:

  初后作二事

  开始代表早晨,结束代表夜晚。在早晨的时候你要记住一件事——阿底侠说——整个宇宙又再次地给予你全新的一天和全新的机会。你要感激宇宙的宽宏大量,你已经浪费了那么多的日子,可是存在还是再次地给予你一天:存在对你充满如此多的希望。长久以来,你一直在耗费时间,什么事也没在做,你错过了那么多的大好机会、时间和能量;但它仍对你寄与厚望,再给你一天的机会。

  阿底侠说:早晨时你要记住——今天是崭新的一天,是崭新的开始。心里下定决心告诉自己说:「今天我绝不再浪费这个机会,以前种种让它过去吧!够了!今天,我要清醒一点,今天,我要保持觉知,今天,我要将我所有的能量投注在静心上。我要在我的一举一动中静心,我要用静心的新质量来做今天的工作;我要把觉知的质量带入我今天的生活中。」

  欢迎新的一天的到来!你应该感到很高兴,你要心中对存在充满无限的感激,感激存在仍然信任你,感激它仍给你机会,因为它,你还有蜕变的机会。你可以从如此坚决的心意来开始一天的新生活。

  然后,当夜晚到来,你要再次地感恩今天,你要感激所有发生的一切事——不管好或坏、快乐或不快乐,因为它们都是你的老师。

  每件事都是一个机会。如果你正确地看待每个片刻,每个片刻都是个踏脚石。失败和成功一样都会帮助你更有觉知,事实上,失败有时候反而比成功让你变的更有觉知。成功让你昏睡。就好像在快乐中的人们都比较会忘记上帝,没有人会记得祂,但是当你不快乐的时候,很突然地,你就会记起祂。

  一个能在高兴时仍能记住神的人,他是很幸运的:一个人若能在事情都进展的很好、而且很平顺时仍能记住神,那他是个很幸运的人。因为当海上折起大风大浪时,人们出于害怕很自然地会想起神,但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有一次,海上有一艘载满要前往麦加圣地的回教徒,这是回教徒的朝圣之旅。这些回教徒在前往神圣之地的旅途中,每天都很虔诚地遵守回教徒的规则——每天练习五种不同的祈祷。他们对一位苏菲神秘家感到非常不可思议的好奇,因为他并没有像他们一样没有练习五种祈祷的仪式。但他看起来是那么地充满喜悦,没有人敢去问他原因。

  然后,有一天,海上兴起大风大浪,船长说:「我看我们将没有任何获救的机会,所以,请你们一起再做一次最后的祈祷吧!船身马上就要沈入大海了!」因此,每个人都在祈祷,只有苏菲神秘家除外。

  这对他们而言实在太过分了,于是他们围在神秘家身边,他们问他说:「你是上帝的子民,但我们每天都没有看见你对上帝祈祷。我们因为认为你是个很神圣的人,所以并没有对你说什么,因为那对你将是很不尊敬的,但此刻你实在太过分了,我们已经无法忍受,船马上就要下沈了,而你是上帝的子民,如果你祈祷,上帝将会听见的。你为什么不祈祷呢?」

  神秘家说:「出于害怕而祈祷就错过了真正的意思,所以我才不祈祷。」

  于是他们又问说:「那你不害怕的时候又为什么不祈祷呢?」

  他说:「我已经在祈祷中,所以我才不能祈祷;只有那些不是身在祈祷中的人才需要祈祷。那他们祈祷的意义又何在呢?只不过是一些空泛的仪式!我已经身在祈祷中,事实上,我就是祈祷,我的每个片刻都是祈祷。」

  祈祷之于苏菲就如觉知之于阿底侠,它们的特质是一样的。

  所以,每当夜晚来临,你要再次地充满感谢,感谢整个存在。你们要记住,对阿底侠而言,这世界并没有神,甚至当我使用「神」这个字的时候,它都不是阿底侠的用字。对他而言,整个存在都是神圣的,根本就没有任何个人化的神。

  这就是静心者的态度——如果你是属于祈祷方式的人,存在对你来说就是神,祂是个人性的。但如果你是属于静心方式的人,存在对你而言就非个人性的存在,它是一个整体的状态、一个神圣的状态。因此,对祈祷者而言,神是存在的:但对有觉知的人而言,只有神性而没有神。

  据说韦尔斯)曾说过乔答摩佛祖是同时最不具神性、却也是最具有神性的人。这是真实的——不具神性是因为祂从不相信任何神,而最具神性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神圣的。他的神性与任何已达神性之人,以及任何尚在道中追求之人所欲求达到的神性境界是一样的。

  所以你们在夜晚来临的时候要心存感激这一天所发生的事。另外你们还要记住两件事:当你在白天若失败时,要记住保持觉知,以及慈悲地对待自己——千万要记住。阿底侠并没有要大家懊悔过去,他只要大家记住这二件事就好。而我要提醒你们的是——圣经中,耶稣一直强调「懊悔」!它是英文翻译上的错误,因为英文在把它从阿拉美亚克文翻译的过程中把它误译为完全相反的意义,它变成了——「要深感羞愧!」

  在阿拉美亚克文中,懊悔其实仅是意味着——回头,再次地回顾——如此而已。白天已结束,你再回顾一次,并且将它记下来,再看一次,如果你发现任何时刻你忘记保持觉知,记下来,这将会让你明天更有进步,它会让你更有觉知。同样地,如果你有任何片刻忘记了慈悲,记下来,它会帮助你明天更有慈悲心。另外,你也不要感到骄傲——不愧疚、不骄傲。

  这一切与愧疚或骄傲无关,它只是你在睡前再次地回顾,再次地看看你的一天,你不用去评判它,你既不用谴责自己的罪过,你也不用非常自负地说:「今天我是这么地有觉知,这么地慈悲;我今天做了这么多的善行。」不是这样子的,你只要回顾从早到晚所发生的一切事项就足够了。这也是一种让你们变的更有觉知的一种方法。

  第五句经文:

  二境皆应忍

  记住,不管你在保持觉知上是成功还是失败,请耐心看待。不要对自己不耐烦,因为不耐烦并不会帮助你。你只要耐心静观其变,并且心中充满信任地说:如果目前是这一幅景象,那更多是有可能的。明天,将会长出另一片新叶子:明天,另一朵花将会绽放。

  同时,你们还要记住,这个身体不是唯一的身体。你过去曾经拥有很多的身体;未来,你也将会有更多的身体,所以你不需要着急。耐心一点,因为如果你很着急的话,那只会破坏事情。着急不仅对你没有帮助,它反而是个阻碍。

  第六句经文:

  二事舍命护

  觉知和慈悲是如此地珍贵,就算你有时候必须为它们牺牲生命,那也是值得的。生命其实只是一个让你自己更有觉知和慈悲的机会,除此之外它什么也不是。如果你无法让自己更有觉知和慈悲,那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它是无意义的。

  你只要静心观照一下就会明白如果一个人,他已经准备就绪,怀着极深的承诺和意图要让自己更有觉知和慈悲,就算牺牲了他的生命他也在所不惜,你想,他还能够在没有觉知的状态下待多久呢?不用多久,只要他带着全神贯注和很强烈的一颗心,就在这份强烈里,觉知就会发生。他那强烈的欲求就会像火一样地在心中燃起,心中因此有了光亮,而藉由这份光亮,慈悲就会开始向外传送。

  生活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意义。它的意义只在于——如果你能唱一首永恒的歌,如果你能传送出一些神圣和神性的芬芳,如果你能变成一朵超越时空和超越死亡的莲花,如果你能成为纯粹的爱,如果你能让存在更美丽,如果你能成为存在的祝福……那你的生命才会有意义,否则你一生的生命就徒然了。它就好像一幅空的画布——你可以一辈子带着它陪你浪迹天涯,最后你却死在它的重量之下,这有什么意义呢?——涂上一些色彩吧!

  生活的意义需要你去创造,它本身并不负有任何意义。存在赋予你自由、赋予你创造力和生命:所有一切要让你为自己创造生活的重要元素都已经给予了你,只有「意义」没有给你,你必须要自己去创造,你必须要成为你自己的创造者。

  当你成为你自己权利下的创造者时,你就参与了神的行列——你变成了神。

  第七句经文:

  当学三种难

  在变得更有觉知的路途上会有三种困难。这三种困难是每一位寻求真理的人都必须好好加以了解的重点。事实上,每个人都知道,只是都是在事后才发觉——例如,你很生气,你打了老婆一巴掌或拿枕头丢你老公。之后你气消了,一切事情都过去了之后你才觉知到。但现在你的觉知将不会有任何的意义,因为一切都已无法挽回。覆水已难收,太慢了。

  阿底侠说你们要记住三件事情。第一:在事情发生的当时保持觉知——这是人们在要变得有觉知之前所要面临的第一个困难。

  愤怒就好像是你内在的一股烟,在这股烟气正浓之时,你要有觉知,这是第一件难事,但并非不可能。你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有办法抓住它。在刚开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大约在事情发生十五分钟后才觉知到自己发了一场脾气。然后,下一次你再试试看时,你就可以在五分钟内觉知到,再下一次,你再试试看,你将可以在一分钟内警觉到,再来,你就可以在脾气消失之际有所警觉,再试一次,你就可以在发脾气的当时觉知到自己的状况。这就是第一个步骤:事件进行当中的觉知。

  接下来第二个步骤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你正要进入湖水更深之处。第二步骤——第二困难——阿底侠称之为事件发生前的觉知。在事件发生之前,你其实就已经有想法在,虽然还未将它付诸行动,但它已经在你心中有个念头。它就在那里,它就好像一颗种子,随时都有可能变成一项行动。

  在这种状况下,你需要更细腻的觉知。行动本身是很粗略的——例如,你打一个女人。你可以在打她的时候马上觉知到你的举动,但打她的意念则是很细微的部分。成千成万的念头闪过你的头脑——谁会注意它们呢?它们不断地一个又一个地出现,就像路上的交通,大部分的念头都没有机会变成行动。

  罪恶和罪行的差异也就在这里。罪行是某种已经付诸行动的事;但如果你只是有个念头,那法院将无法处罚你,你可以想象要杀死某个人,但法院无法判你任何罪行,你可以继续享受你的念头和梦幻,而除非你真的付诸行动或你确实造成了伤害的罪行,否则法院将无权判你有罪或逮捕你。

  但宗教的要求比较严格,它说当你起心动念,它就已经是个罪恶了。不管你是否真的有付诸行动都无关紧要,因为你已经在你的内心里付诸实行了,你已经受到它的影响、受到它的污染、受到它的污损了。

  因此,阿底侠说这第二个困难是当念头出现时要抓住它。这是有可能的,但你必须先完成第一个分享(第一个困难),因为念头并不很实在,它虽然不很实在,但你只要稍加练习就足以看得见不是很实在的它。静静地坐着,观看你的念头,看着它的荒谬,看它是如何出现、如何成形、如何地停留、最后又是如何地离开。它来时如你的客人,时间一到,它就走了。很多念头来来去去,而你却是那送往迎来的主人——观看就足够了。

  刚开始你可以从小小的念头开始着手练习,不要从大念头之处着手。到花园里静静地坐着,闭上眼睛,任何念头出现,你都加以观看,念头总是不断地出现又不断地过去。例如,你听见邻居的狗开始吠叫,你马上兴起一连串的思绪,你突然记起小时候曾经拥有一只狗,你曾经是那么地爱牠,后来那只狗死了,你因此而伤心良久。

  然后你想到死亡这个念头,你忘记了你的狗,你突然记忆起已死去的母亲,然后你因为想到母亲而记忆起父亲.,事情就是这样持续地进行下去,整个过程只因为一只愚蠢的狗它不知道你在花园中,只因为牠除了吠叫之外无所事事,牠的吠叫其实并没有任何意义,牠的吠叫是牠的权力,是牠的政治——牠权力政治的展现。

  那也就是为什么狗儿会那么反对制服的原因。一看到警察、邮差和门徒,狗儿就会非常气愤。牠们无法忍受制服,牠们会认为你竟然胆敢身穿制服来管制牠们,牠们对警察或类似警察这类的人都非常地反目。

  因此,狗儿并不知道你在那里,牠也不是特别对着你吠叫,但你却因为牠的吠叫而开始有了一连串的念头。你先只要观看这一连锁式的念头就好,之后,慢慢、慢慢地你进入更深的情绪层面——你很生气、你很贪婪、你很嫉妒……记住,在念头行进当中抓住你自己就好。这就是第二种困难。

  第三种困难——抓住整个过程。整个过程的最终形式是行为举动,整个过程的最初呈现形式是念头。这是最困难的,因为现在你将无法想象它,因为它在成为念头之前是感觉。这就是阿底侠所说的三件事——感觉最先形成,然后是你的念头,再来才是你的行为举动。你或许根本就不曾觉知到每个念头都是来自于你心中的感受,如果你没有感觉,你也就不会有念头。感觉在念头中成形,然后念头化为行动而具体化呈现出来。

  因此,你现在几乎在做一件非常不可能的事——抓住某些特定的感受。你是否曾经注意过,有时候你不知所以地会感到有些不安,你或许找不出有任何可能导致不安的原因,但你就是很不安,你感觉受到干扰。就好像有些事情在暗地里秘密进行,有种特别的感觉主控了你。有时候你感到哀伤,你找不到理由,或许你能发现有任何念头可以引发你悲伤的情怀,

  但悲伤就是悲伤,它是很概括性的一个感受。这意味着某种感受正试着从地底下出来,感觉的种子正从地底下冒出新芽。

  如果你能够觉知到自己的念头,不久之后,你就能够觉察出感觉层面的细微差异。以上所述就是所谓的三种困难。

  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三件事的话,你会突然间就掉入自己生命的核心。

  距离生命最远的是行动,再靠近一点的是念头,再靠近一点的是感觉。然后,超越感觉之外隐藏在感觉后面的领域就是你的存在。这存在是宇宙性的。存在是所有静心者的目标,也是所有真心祈祷之人的目标,这目嘌你可以称之为神、阿门、自我、无自我——等,不管你想要如何称呼它,它就是目标。因此,你必须跨越这三层障碍,它们就像围绕在存在中心外面的三个同心圆。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非常重要的经文。最后的三句经文是黄金,将它们谨记在心——它们会滋润你、增强你、以及转化你。特别是对我的门徒而言,它们具有非凡的意义。

  第八句经文:

  取三主要因

  所谓的三主要因是什么呢?在传统佛教中有三处有名的庇护所:第一是佛——我来到佛陀的脚下,我臣服于佛陀。第二是僧院——我来到僧院的脚下,我臣服于僧院(佛陀的道场)。第三是法————臣服于最终的法则……佛陀是它的化身和展现。另外它还是僧院修行者的探寻和寻求的目标。这就是寻求真理之人最重要的三件事:佛〈师父)、僧院、法(达摩、道、最终法则和基督)。

  除非你跟随着一位已开悟的师父学习,否则你是几乎不可能成长的,因为路上阻碍重重、陷阱很多、错误的法门很多、诱惑很多,在这种状况下,你很容易迷失方向而走岔了路。除非有个已经知道「道」的人,一个曾经在道上旅行,而现在已经抵达的人陪伴你,否则你将几乎不可能会到达。除非你将自己交付给你能信任和臣服的某人,让他带领你前行,否则你一定会走丢。头脑创造出如此多的诱惑——这些诱惑是如此地迷人,它们的吸力是如此强烈——所以,除非某个人具有能胜过一切诱惑的磁场吸力,除非你能处在这个人的能量场中,否则你将到达不了。这就是门徒生活的意义。

  我臣服于师父。

  师父的磁场吸力是如此地强大,你若臣服于他,他将会保护你,因此才称之为庇护所。在这庇护所里面,你是安全的,你是受到守护和保护的,你把你的双手交付给他,他已经知道这条路,他将会告诉你一个可遵循的方向。

  第二是皈依于僧院。每位佛陀都会创造出一处僧院,因为若没有僧院,佛陀将无法传「法」。僧院意味着他的能量场,它意味着人们来到道场与他结合,僧院意味着除了凡俗人间社会忙碌地追求无谓的成就之外的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对每个人开放。

  佛陀所创造出来的僧院是这大世界沙漠中的一个小小的绿洲——在这绿洲里的世界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和视野,它有着与俗世完全不同的目标,人们过着有意义、有使命、和有方法的生活;虽然对外人而言,那些方法似乎是很疯狂的,但它却是有方法的疯狂方式——绿洲里的生活充满祈祷、清醒和觉知,在这里的生活绝非偶然,它开始渐渐地愈来愈朝着一个特定的方向和目的地成长、迈进,它已不是飘浮在河流上的浮木。

  第三皈依是达摩。它意谓真理。佛陀以两种方式呈现出达摩,第一是从他口语的传达,第二则是从非语言的存在和安静,以及他与存在的交融。口语的传达只是非语言部分的顺序,而非语言的部分则是能量的传达。口语的部分只是先前的准备,它先让你准备就緖,好让你能允许师父和你的能量直接沟通,因为经由能量,它才是真正的进入未知。能量的沟通需要你对师父有极大的信任,因为接下来你将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去何方——你只知道你要前往某处,你只知道你要被带领至某处,你只知道某些极重大的事情就要发生,但这一切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你却无法表达,一切似乎是无以名状,它是你不曾有过的经验。你将会走在无人探测过的未知路途上。

  因此,佛陀有二种呈现达摩和真理的方式。口语上,他传达讯息给弟子,非口语的方式,他则藉由他的安静和能量直接与弟子沟通。最后则会来到一个口语和非口语沟通都不需要的最终的一体,此时师父和门徒交融为一,此时弟子只是师父的影子,他与师父不再有分别。这也就是成长的三个阶段:学生,弟子,皈依者。

  第九句经文:

  修三无失坏

  静心观照三皈依的法门,不要让它们被破坏无遗了。我们的世界不但非常反对这三大皈依之法,而且一心一意只想毁坏它们。而任何热爱真理、寻求真理、探索真相之人将会尽一切努力来维护这三件法要。

  第一是佛。每当佛陀不管在何时、以何种身形出现时,为什么整个世界会创造出那么多的问题来为难他们呢?这些人可以是克里虚那、耶稣、阿底侠、查拉图斯特拉,他们以各种不同的身形出现。但我所谓的佛陀的状态是意识的觉知和觉醒——每当这种状况发生,整个世界都全力地反抗它,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整个世界都是昏睡的。

  阿拉伯有句谚语——「不要唤醒奴隶,因为他很可能在梦中梦见他是自由的:不要唤醒奴隶,因为他很有可能在梦中梦见他已不再是个奴隶,他自由了。」

  但是佛陀却会说——「唤醒奴隶吧!纵使他正做着自由的美梦,唤醒他,让他知道他是个奴隶,因为只有经由觉知的醒悟他才有可能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整个世界都处在深深的睡眠中,人们都在享受他们的梦幻,他们在梦中尽其所能的让梦境充满五彩缤纷的色彩,他们装饰梦境,并让自己沉醉不已。忽然间,有个人站在屋顶上大声呼喊:「醒来吧!」于是睡梦中的人深感被冒犯,因为他们并不想醒来,他们知道当梦境消失,他们又会再次地回到痛苦难受的生活中,他们并没有觉知到隐藏在痛苦难受的生活后面藏有喜悦的来源,他们不知道自己可以发现它。所以每当某种类似觉醒的状况发生时,人们却发现自己异常地可怜、悲惨,于是他们想要让自己沉沦于某些事或继续保持忙碌。

  而佛陀的教导是:静心就是为自己挪出一些空闲的时间,每天至少有一小时,让自己静静地坐着,什么事都不要做,你只要观照每一片刻内闪过的各种念头就好。刚开始这个练习的时候你将会觉得很悲哀,因为你看到的内在只不过是一些黑暗、黑洞和丑陋的东西而已,除此之外,内在什么也没有,你觉得很苦恼,一点也不狂喜。但如果你坚持,如果你不屈不挠,有一天,当所有的苦恼消失,你将会发现继之而来的就是狂喜的喜悦。

  因此第一件事是:每当有佛陀出现,整个世界就开始反对他,整个世界不仅昏睡,而且在做梦,而佛陀却试着要唤醒人们。这世界有无数的理由想要毁灭任何一位觉醒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阿底侠会说:修三无失坏。

  如果耶稣的弟子们能早一些知道这样的事,他们就会尽一切努力来保护耶稣,但因为他们对这种状况一点都不熟悉,所以耶稣只活了三年佛陀的生活。祂本来可以活很久、而且可以帮助很多道上的人,但因为他的弟子们并不了解他们的手上握有珍藏,他们不知道他们有责任要防卫和守护耶稣。

  人们反对佛陀的理由有很多,其中一个理由是——每当佛陀在世上出现,他都是很独特的,你会觉得困扰,因为你无法把他和任何过往的佛陀比较。人们只会慢慢地接受过去的佛陀,而当一位独特、具有新意义且非常不同特质的佛陀出现时,人们会因为脑中既有的概念而不相信他就是佛陀。

  那些只认得马哈维亚的人怎么有可能会认为我是佛陀呢?因为我并没有裸露着身子站着。而那些见过耶稣的人怎么会相信阿底侠就是佛陀呢?因为阿底侠既没有治愈病患,也没有让死去的人起死回生,也没有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阿底侠是一位和耶稣完全不同的佛,他并非在服务贫苦之众生,他是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层面上运作。

  基督徒不承认佛陀是佛,虽然基督、马哈维亚和佛陀都是处在同一时代的人,但耆那教派人民却不承认乔答摩佛陀已经开悟,同样地,佛教徒也不承认马哈维亚已经得道。他们虽然属于同一时期和同一区域的人,有时候他们甚至住在同一城镇,甚至有一次一起住在相同的西莱亚。但因为每一位佛都有其独特且无法比较的特质,因此,人们无法运用过去的佛的标准来衡量——这让人们很为难。

  你无法认出开悟的佛,因为你本身并没有经历成佛的过程经验,所以你认不出他,一个充满性能量的人会知道另一个充满性能量的人,一个满是金钱头脑的人会知道另一个相同类型的人,但是你如何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佛?你完全没有任何觉知的经验,因此你很自然地只能在佛陀身上看见你自己的影象。

  佛陀是不妥协的——这就是问题所在。他无法妥协,真理无法与任何美丽的谎言妥协、以社会的角度观点而言,佛陀看起来非常不合群、有时候甚至是反社会的。他从不顺应群众的期盼——他不能,他并非要来跟随你的。如果你想跟随在他身边,你只有一种选择——选择跟随他,所以如果你不愿跟随他,那就滚吧!他无法如你所愿,你的愿望非常愚蠢,你的愿望来自于你没有觉察和盲目的心灵,它们有何意义价值呢?

  佛陀总是很叛逆、很反传统,他不是个服从的人——这就是问题所在。他不属于过去,事实上未来的时代将属于佛陀,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他是神的新生。

  上述的特质就足以让社会上的某些人聚合一起并以摧毁佛陀为目标,他们致力不让佛陀有任何机会存活;这些人包括——盲目者、疯狂者、权力饥渴者、企图野心分子、神经病患和精神病患等人。

  同时,他们还更强烈反对僧院和道场的存在,如果佛陀是单独的一个人,他们尚可忍受,因为他们知道势单力薄一个人,佛陀无法有所作为!若把我与克里虚那穆堤比较,他们比较能够容忍他,因为他一人能做什么呢?他顶多到各处公开演讲,人们可以去听他讲道。有些人五十年来都去听他演说,五十年来他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所以克里虚那穆提可以继续演讲,他们并不担心他。

  曾经,我也是浊自一人,我不断的到各处旅行、演说,我每个月几乎有三个星期都在飞机上或火车上返往;当时人们一点也不担心我。但当我开始点化人们成为门徒的时候,整个社会开始警觉地注意我,为什么?  因为成立一处佛的能量场——意谓你在创造另一种类型的社会,你不再只是个单独的个人,你正在集结更多的力量,你可能会有所作为——你可以促使革命发生。

  所以人们想要摧毁所有的道场。你们可知道道场通常都没有很长的寿命,它能存活下来的机率是很微小的。曾经,上百万处的道场在成立不久之后就遭到社会的摧残,只有少数几个道场继续生存下来。佛陀的道场就是一例,但是它已经不如以往的纯净,很多垃圾进入了里面,它已不再是恒河源头的水源,它不再晶莹剔透,佛陀现在的道场就好像恒河在瓦拉那西的水——非常肮脏,死人漂浮在水面上,以及人们所倾倒的各种垃圾。但是起码它仍存活在世上,很多道场都已经消失了。

  老子、查拉图斯特拉、撒拉哈、帝洛帕、阿底侠——他们都曾经成立道场,但现在则没有一处存活,虽然他们仍拥有一些跟随者,但那不能算是个小区。社会的力量太强权、太巨大了,当师父还在的时候,道场或许尚可存活,一旦师父离去,整个社会就会从四面八方尽一切所能地摧残,毁灭道场。

  第三法门是达摩——真理。世界反对真理,世界存在谎言中。谎言让人感觉非常舒适、安全和温暖,而且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和自己的需要来编织谎言。真理却绝不会依你而定,你必须跟随它,而这也就是困难的所在。为了要让你符合真理,你生命中有很多部分必须被砍除,你必须抛弃你的自我之后才有可能进入真理的殿堂。

  谎言非常美丽、廉价,谎言到处都是,你可以在上街购物时买它一整袋都没问题,你想要买多少就买多少。它的好处是在于它们对你都非常友善,它们不会要求你,不会命令你,它们尽可能符合你的要求,不会认为你应该听从它们,也不会要求你做任何承诺,他们随时随地都准备好要服侍你。真理不会服侍你,你必须服侍真理。

  阿底侠给予你们非常透彻的洞见,尤其对我的门徒而言,你们必须记住,并且加以静心观照。此刻,佛陀就在这里,道场开始发生,真理也已传送、分享出去,接下来就看你是否有意愿帮助它、保护它,让它不仅可以生存下去,而且可以存活更久,并且让它有更多的机会造福人类。

  最后一句经文:

  成就三无难

  让三个法门成为你的美德和你的宗教——服侍佛、服侍僧院、服侍真理。让它们成为你唯一的美德和唯一的宗教。

上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