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瑜珈》
Osho Yoga
第十三章寧靜的科學

  瑜珈並非玄學。

  它不關心那些遙不可及的問題,它不問前世或來世、天堂或地獄、神或上帝等等這種形而上的問題。瑜珈關心自己貼切的問題。越貼近的問題就越有可能解決。如果你能夠提出最接近自己的問題,很有可能在你開口的同時問題就被解決了。一旦你解決了最靠近自己的問題,那麼你已經踏出了內在朝聖之旅的第一步,從這裡你能夠一步一步慢慢地解決更遠的問題。其實整個瑜珈所探詢的是如何把你帶回內在的家。

  所以如果你問帕坦伽利關於神的問題,他不但不回答你的問題反而還會覺得你有點兒愚蠢。瑜珈認為所有的玄學都很愚蠢,覺得那些人是浪費時間在一些無法解答,遙不可及的問題上。最好是從自己身上著手。你只能從自己身上開始,每一個真實的旅程都只能從自己開始。不要問那些虛無飄渺的知識性或形而上的問題。問一些有關內在的問題。

  了解瑜珈的第一步:瑜珈是科學的。它是實用主義的、經驗主義的。它符合所有科學標準。事實上你所謂的科學還比瑜珈稍遠些,因為科學專注在外在的客體上。瑜珈說除非你了解主體-你的本性;最接近你的-否則你如何能了解客體。如果你不了解自己,所有你知道的知識都將是錯誤的,因為你錯失了最基本,你並非立足在堅固的基礎上。如果內在的光沒有被點燃,那麼無論你點著多亮的燈在外面都沒有用。當你有了內在的光就不再有恐懼:即便外面一片漆黑,你的光就足夠照亮自己的道路。

  玄學對你不會有所幫助反而混淆你。

  玄學、哲學…所有形而上的思維只會混淆你。它哪裡也沒有引領你到達,只是讓你的頭腦變糊塗而已。它使你不斷的思考,卻沒有幫助你更覺知。思考是沒有用的,只有靜心觀照有所幫助。兩者的不同在於:當你思考時,你專注於思緒,當你靜心時,你專注於覺知的了解。

  哲學跟意念有關;瑜珈則與意識有關。意念是那個能夠使你覺知的對象:你能夠看著念頭、察覺思緒的經過、觀照感覺的移動、看著夢想如浮雲般漂浮著。如河流般不斷不斷的繼續著…。而那個能夠看,能夠觀照的就是意識。

  整個瑜珈的努力是要達到那個不被降為客體而只成為主體性的狀態。你看不到它,因為它是個觀照者。你無法抓住它,所有你抓得住的都不是你。因為你抓得到它,所以它與你有距離。這個意識狀態總是難以理解的,總是保持不涉入,不論你如何努力,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於炬…而回到這個意識覺知…如何回到這個意識覺知就是瑜珈的整個精髓了。

  瑜珈行者意味著成為你本然的樣子。

  瑜珈是一種寂靜覺知的科學,它使必須被寂靜下來的得以寂靜,使必須被覺知的得以覺知,瑜珈是科學的,它清楚明確的劃分出什麼不是你;什麼是你,使你照見本來清純的面目。

  一旦瞥見你的本性,瞥見你是誰,整個世界都將改變。然後你能夠生活在這個世間卻不受其打擾。如此一來就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困擾你,你保持歸於中心。你能夠隨著你的意願而動卻仍保持不動,因為你已經到達並且觸及永恆與不朽。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