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江夏
一九七六年六月二十日上午在佛堂
第十章:我贊成愛
問題一
我的體內燃燒著太多的性能量。當我跳舞時,有時我覺得我要殺死整個世界,在某些階段,我的體內充滿了憤怒和暴力,我無法將這些能量轉化為靜心技巧,這讓我發瘋。我不想進入性行為,但暴力的能量仍然像火山之火一樣燃燒著。我無法忍受,這讓我有時甚至想自殺。請解釋一下如何給這種能量一個創造性的出口。
問題是由頭腦思想造成的,而不是由能量造成的。傾聽能量的聲音。它正在給你指明正確的方向。製造問題的不是性能量——它從未在動物、樹木和鳥類身上造成任何問題。這種能量之所以在人類身上造成了問題,是因為你的頭腦思想對它有一種錯誤的態度。
這個問題來自一位印度女士。在印度,整個教育都是反對性的。那麼你就造成了問題。然後,每當有能量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性,因為在你的體內有一些不完整的東西。一些未被滿足的東西總是在等待,它會堅定能量,利用能量。
在動態的靜心冥想方法中,許多能量被創造出來。許多隱藏的資源被挖掘出來,新的資源變得可用。如果性仍然是一個未被滿足的欲望,那麼這種能量將開始向性移動。如果你靜心冥想,你會變得越來越充滿性。
容我告訴你一件發生在印度的事情。耆那教的僧侶因為性能量而完全停止了靜心冥想。他們忘記了所有關於靜心冥想的事情,因為他們對性的壓抑太多,以至於每當他們靜心冥想時,能量就會上升。靜心冥想給你巨大的能量。它是永恆能量的源泉,你無法耗盡它。所以每當能量出現時,他們就會開始感覺到性。他們變得害怕靜心冥想。於是耆那教的僧侶們放棄了它們。他們放棄了大雄給他們的最本質的東西,而非本質的——禁食和保持儀式——他們不斷繼續保留著。
耆那教的僧侶們符合一種反對性的態度。我不反對性,因為我不反對生命。所以問題並不在你所認為的地方:問題在你的頭腦思想中,而不是在你的性腺中。你必須改變你的態度,否則你所做的一切都會被你的性欲念所影響。你靜心,它會變成充滿性的,你看著某人,你的眼睛會變成充滿性的,你觸摸某人,你的手會變成充滿性的,你進食,進食會變成充滿性的。
所以拒絕性的人開始吃得更多。你可以在生活中觀察到它。自由自在,性愛流暢的人不會很胖,也不會吃得太多。愛是如此的滿足,愛是如此的充實,他們不會不斷用食物填塞滿自己的身體。當他們不能愛的時候,或者當他們無法讓自己進入愛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吃得太多。這就變成了一種替代性的行為。
去看看印度教的僧侶們。他們不斷囤積不必要的脂肪。他們變得醜陋。這是另一個極端。一個極端是耆那教的僧侶們,他們不能吃東西,因為他們恐懼一旦吃東西,食物就會釋放能量,能量會立即轉移到等待它的未滿足的欲望中。能量會優先填補到未滿足的體驗中——這是第一個要求,所以能量向那裏移動。身心有一定的層次結構:無論哪里首先需要能量,能量就首先到達那裏。需求是有層次的。一個一直拒絕性的人,會有一個層次結構——性會排在第一位。每當有能量可用時,它就會開始朝向最未滿足的欲望移動。所以耆那教的僧侶們吃得不好,他們恐懼,而印度教的僧侶們吃得太多。問題是一樣的,但他們用兩種極端的方式解決了這個問題。如果你吃得太多,你就開始透過吃,你開始通過吃來獲得某種性的享受。吃太多會使人昏昏欲睡。而過多的食物始終是愛的替代品,因為嬰兒接觸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母親的乳房。乳房是嬰兒在這個世界上第一次體驗,乳房給孩子兩樣東西:愛和食物。
所以愛和食物深深地糾纏在一起。每當愛缺失的時候,你幼稚的頭腦思想會想,「多吃點東西,補充一下。」你有看過嗎?當你感覺充滿愛的時候,你吃東西的欲望就消失了,你不會覺得那麼有食欲。但是每當愛缺失的時候,你就開始吃得太多,你不知道現在該怎麼辦。愛充滿了你內在的某個空間,現在這個空間是空的,除了食物,你不知道還有什麼別的方法可以填滿它。你通過否定自然、拒絕自然而造成了問題。
所以我想告訴提問者,這不是一個靜心冥想的問題。女士,你需要愛。你需要一個愛人。而且你需要勇氣進入其中。
進入愛是很難的——其中隱藏著許多恐懼。愛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能製造更多的恐懼,因為當你開始接近對方的那一刻,你就必須走出自己。誰知道呢?對方可能接受你,也可能拒絕你。恐懼就出現了。你開始感到猶豫不決——到底要不要採取行動,到底要不要接近對方。因此,全世界過去的懦夫時代都決定進入婚姻而不是愛,因為如果讓人們對愛敞開心扉,很少有人能夠去愛。大多數人會在沒有愛的狀態下死去,他們會在沒有愛的狀態下活著,苟延殘喘地活著。
因為愛是危險的……當你開始向另一個人靠近的時候,你就是在接近另一個世界。誰知道你的接近是否會被接受或拒絕?你怎麼能確定對方會對你的需求和欲望說「是」呢?你怎麼能確定對方會有慈悲心,有愛心?你怎麼能知道?他可能會拒絕你。他可能會說「不」,你可能會說「我愛你」,但怎麼保證他也會愛你呢?他可能不會。沒有必要這樣做。對被拒絕的恐懼是非常令人心碎的。
所以狡猾的,聰明的人決定完全不動。保持自我,那麼至少你不會被拒絕。你可以不斷增強你的自我,認為從來沒有人拒絕過你,儘管這種自我是絕對無能的,不足以滿足你。你需要被需要,你需要有人接受你,你需要有人愛你,因為只有當別人愛你的時候,你才能愛自己,而不是在此之前。當有人接受你的時候,你才能夠接受自己,而不是在此之前。當別人對你感到快樂的時候,你才會開始對自己感到快樂,而不是在此之前。對方成為一面鏡子。
每種關係都是一面鏡子。它反映了你。沒有鏡子,你怎麼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別人的眼睛就像鏡子一樣,當有人愛你的時候,那面鏡子對你極為慈悲,對你極為快樂,非常喜悅。在那些喜悅的眼神中,你被反射出來,第一次出現了某種可接受性。
否則你從一開始就被拒絕了。每個孩子都會感到自己是不被接受的,這是社會醜陋結構的一部分。如果孩子做了一個正確的行為——當然,無論父母所認為的正確行為——如果孩子做了正確的行為,他就會被接受,如果孩子做了錯誤的行為——父母所認為的錯誤行為——孩子就會被拒絕。於是孩子遲早會感覺到,「我自己不被接受,不是因為我的存在,不是因為我的本質,而是因為我所做的行為。」這就產生了一種與自己深深的排斥,深深地憎恨自己。他開始憎恨自己。
如果你沒有處於愛中,如果你找不到能夠接受你的愛人和朋友,你的一生都會被拒絕。愛是必須的。你必須徹底經歷過它。終有一天你可以擺脫它,可以超越它——它必須被超越——但如果你從來沒有進入它,那你怎麼能超越它?所以不要恐懼。將這些無稽之談從頭腦中清空掉。是的,會有恐懼。你可能會被拒絕,但不要害怕這種恐懼。必須要冒這個險,只有這樣才會有人來接受你。如果你敲了一百扇門,九十九扇門仍然關著,不要恐懼——會有一扇門打開的。有人在等著你。有人會通過你得到滿足,你也會通過某人得到滿足。有人在等著成為你的鏡子,因為有人在等著讓你成為他的鏡子。沒有別的辦法能預先知道那個人是誰,只能不斷敲門,尋找。這是危險的,但生命就是危險的。
所以那些狡猾的,聰明的人錯過了生命,他們從不冒險。害怕摔倒,所以他們從不走路,害怕溺水,所以他們從不游泳,害怕被拒絕,所以他們從不戀愛,害怕失敗,從不為任何事情的成功而努力——他們的生命根本就不是生命。他們在斷氣之前就已經死了。在他們真正死去之前,就已經死了許多次。他們的生命不過是逐步的死亡。
活著,而且要熱烈地活著,如果有人不能愛你,不要將這當作是個人的冒犯——沒有必要。你已經準備好了,你是可用的。如果對方不願意,那是他自己決定的。不要將它當成傷口,它不是。那只是說明你們兩個不合適——僅此而已——它並沒有說明你或對方的任何事情。不要說對方錯了,也不要認為是因為你錯了才不被接受。只是你不適合。
好在對方沒有欺騙你,他說:「對不起,我對你沒有任何愛。」至少他是真誠的,真實的。因為如果他正式答應了你,那你的整個生命就會變得一團糟。要真實。有愛的時候說出來,沒有愛的時候也要說出來。真誠的,真實的。而世界上有那麼多美麗的人,為什麼還和你走在一起?和某人走幾步。也能感受到那種節奏。那種節奏會讓你滿意,強烈的欲望也會消失。當這種強烈的欲望消失時,你的靜心就將會是身心的層次結構中的第一位。只有當你一直沒有否定自己的那份自然天性的狀態下,靜心才能成為身心層次結構中的第一位。
一個禁食的人不能靜心,因為每當他靜心時,他就會想到食物,每當他閉上眼睛時,他就會想像到食物。一個拒絕愛的人不能靜心,每當他靜心時,性就會立刻縈繞著他。
滿足一切的自然需要,它們沒有錯。食物和性有什麼錯?沒什麼不對的。滿足它們。要如此自然,以至於當你靜心的時候,沒有其他的事情在等待著你的能量。如果你滿足了你的自然需求,你會看到你的夢會消失。在晚上,你不會做夢,因為沒有什麼可夢的。禁食,那麼你會夢到食物,強迫自己獨身,那麼你就會夢到性。如果你行于自然中,如果你已經找到了你和自然之間的曲調……這就是我所說的法(DHARMA),這就是我所說的生命的終極法則。發現自己幾乎總是有節奏的。有時,即使你走得不合拍,也要重新來過,記住,要重新來過。與大自然同在,你就會到達目標,與大自然同在,你就會找到神。你甚至可以忘記神,那麼你也會找到祂——如果你忠於自然。因為當較低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更高的需求就會出現,當較高的需求得到滿足時,最終極的需求就會出現。這就是生命的自然結構。
如果一個人餓了,他怎麼能聽得懂音樂?當他餓的時候請他聽古典音樂,這簡直是荒謬的。或者告訴他靜心或者坐禪。他不能想任何關於佛陀、神、耶穌的事情。他不能靜心,他的心會閃爍,搖擺不定,他會一次又一次地進入那空空的胃。不,他不可能愛詩,也不可能在第一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愛上音樂。給他滿足的第一個,主要的需要——食物,住所,愛——然後突然能量從較低的世界釋放,他就會開始讀詩,聽音樂,他會喜歡跳舞。現在更高的需求出現了:他會想畫畫或雕刻。這些都是奢侈品。它們只有在滿足較低的需求時才會出現。當這些更高的需求也得到滿足——你喜歡過音樂,聽過音樂,你喜歡過詩歌,享受過詩歌,你畫過畫,跳過——終有一天你會看到一個新的需求正在興起,稱之為終極需求:靜心,神,祈禱。
如果第一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第二種需求就不會出現——第三種需求就更不可能出現。如果第一種需求得到滿足,那麼第二種需求就有可能出現,第三種需求也有可能出現。當第二種需求得到滿足時,第三種需求就會自動地出現。
就在前幾天,在進行昆達裏尼靜心的時候,兩條狗在觀看。過了一會兒,一條狗看著另一條狗說:「當我那樣做的時候,他們就給我吃驅蟲藥。」
當然,狗有狗的頭腦思想。它有自己的世界、術語、理解、概念。它只能認為做昆達裏尼的人要麼胃裏有蟲子,要麼就是瘋了。這對狗的理解力來說是很自然的。幾個世紀以來,你的頭腦思想一直被那些不瞭解你真正需求的人所制約。他們一點也不關心那根本的。他們一直在尋找其他的東西,而且他們做得很好……他們在尋找如何控制人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製造一種罪惡感——然後控制別人就非常容易了。一旦罪惡感存在,你將被其中一個或另一個控制,被這個或那個,但你將被控制。一個有罪惡感的人永遠不會對自己感到放心,他不可能有任何信心,他知道自己錯了,所以他去找一個領導者,他去找一個教堂,他去找一個人來指引他。他不自信,因此就產生了需求。政客們,祭司們都非常努力地在每個人身上製造一種罪惡感。現在,這種罪惡感正在製造麻煩。
放下它,生命是你的。它不屬於別人。沒有政客,沒有祭司與它有任何關係。不要讓任何人干涉你的生命。生命是全然地屬於你的。
你的身體會給你正確的指引,你的身體是非常有智慧的。頭腦思想是很晚才出來的。身體已經活了數百萬年,它知道需要什麼。是頭腦思想在干擾,頭腦思想是非常不成熟的,身體是非常成熟的。聽從身體的聲音。當我說聽從身體的聲音時,我並不是說只局限於身體。你若聽從了身體,身體就不會對你說什麼——事情會得到解決。而當身體是自在的,放鬆的,沒有緊張感的時候,身體不是在為某件事戰鬥,不是因為你沒有滿足需求而試圖吸引你的能量,當身體平和,寂靜的時候,你可以飄得很高,你可以飛得很高,你可以成為一朵白雲。但只有當身體的需求得到真正的照顧時。身體不是你的敵人,而是你的朋友。身體是你的土地,身體有你所有的根。你必須在你和你的身體之間找到一座橋樑。如果你沒有找到這座橋樑,你就會不斷地與自己的身體發生衝突——一個與自己抗爭的人始終是痛苦的。
第一件事是與你的身體達成和平協定,永遠不要違背它。一旦你和你的身體達成和平協議,身體就會變得極為友好。你照顧好身體,身體就會照顧好你——它會成為一個有巨大價值的載體,它會成為聖殿。終有一天,你的身體向你顯現,成為神的聖殿。
問題二
過去的十天裏,我感到非常快樂——前所未有的快樂。做我自己,接受我自己,感覺很好。有時,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美好感覺會被兩種想法所干擾。首先,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我能在未來一直保持這種感覺嗎?第二,為什麼我要變得這麼老才達到這個地步?我無法忘記,我仍然為那些我根本沒有活過的歲月感到難過。請告訴我怎樣才能擺脫這些對我快樂的干擾。
這是斯瓦米·普雷姆·迪安提出的問題。當六個月前他來的時候,他是我遇到過的最悲慘的人之一。而這是一個奇跡!他已經完全變了!現在我可以說恰恰相反,「他是這裏最快樂的人之一。」
這兩個問題是很自然的,因為現在他要走了,他馬上要回家了。恐懼出現了。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我能在未來一直保持這種感覺嗎?第二個問題:為什麼我要變得這麼老才達到這個地步?我無法忘記,我仍然為那些我根本沒有活過的歲月感到難過。請告訴我怎樣才能擺脫這些對我快樂的干擾。他本可以像現在這樣快樂地度過那些歲月。
過去……
這是需要警惕的兩種危險。每當你變得無比快樂時,你的頭腦就會立刻開始編織它的網。這兩種危險是頭腦的方法,因為頭腦要麼存在於過去,要麼存在于未來。它馬上就會說‘看,你本來可以一生都這麼快樂的。’現在,你的頭腦正在分散你的注意力。對頭腦說‘這有什麼關係?那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都已經過去了。無論我活得快樂還是不快樂,它們都已經過去了——這沒有什麼區別。’早上,當你醒來的時候,至於你晚上是做了一個非常甜蜜的夢,還是做了一個噩夢,這沒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區別?當你早上醒來時,兩個都是夢。而夜晚結束了,你再也難以進入之前的那些夢境中了。當頭腦說‘看,你本來可以一直這麼快樂的。’頭腦就在製造一種荒謬的欲望。你再也不能回到過去,你不能對過去做任何事,過去的一去不復返,不可逆轉地一去不復返。試想一下,即使你在那十五年裏一直很快樂,現在又有什麼區別呢?無論快樂還是不快樂,現在都只是一段回憶。事實上,無論你的過去是否存在,現在又會有什麼區別呢?
伯特蘭·羅素在某個地方寫過這樣一篇文章,他有時會開始沉思過去是否真的存在,或者他只是想像著過去的存在,你真的是個孩子嗎,還是你只是在夢中見到自己是個孩子?你現在如何區分?兩者都在記憶中——無論你是夢到它還是你生命過它,現在它們都是記憶的一部分,沒有辦法區分。過去在記憶中——真實的,不真實的,兩者都在記憶中。
心理學家說,當人們談論他們的過去時,不要相信他們,因為在他們的過去,許多想像和夢想混雜在一起。他們的過去不是事實。而現在也沒有辦法了,因為一切都只包含在記憶中。無論你是真的活過了,還是你只是在一場夢遇見了,這兩者都已經混雜在一起,融為一體了。
過去只是記憶,但頭腦會製造很大的麻煩,通過製造麻煩,它會剝奪你現在可以獲得的快樂。你只需要對頭腦說‘我已經結束了過去,我一點也不在乎它是快樂還是不快樂,它已經過去了,永遠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是唯一的時刻'。
如果你不聽從這個陷阱的話,那麼你的頭腦就會給出另一個陷阱。它會說‘好吧,過去已經過去了,但是未來——未來怎麼辦?至少你能掌控未來。它還沒有發生。你可以為它做計畫。而你現在所處的這種美好狀態,你難道不希望它永遠在那裏嗎?新的欲望又會產生。不要對它說‘是',因為它又會讓你遠離現在。
快樂永遠就在這裏。快樂永遠屬於現在。現在對頭腦說‘我一點也不擔心未來,因為如果我現在,這一刻能快樂,我就能永遠快樂,因為未來從來不是以未來的形式出現,它總是以現在的形式出現。現在我知道了快樂的秘訣,又何必為未來而煩惱呢?明天不會以明天的形式出現,它會以今天的形式出現。而我有打開這扇門的關鍵鑰匙。至少這一刻我是快樂的,我知道如何在這一刻快樂。所有即將到來的未來時刻都會像這一刻一樣到來。'
你看見了嗎?一個時刻和另一個時刻沒有什麼區別。時間是完全不可區別對待的。它永遠是純粹的現在。所以要小心。這是頭腦的兩個陷阱。頭腦不能沒有痛苦而生存,所以頭腦要製造痛苦,這樣才能擾亂你的平靜。那它就會非常快樂。一旦你開始為你的過去感到難過——不管你感到難過的是什麼——只要你感到難過,你就會開始悲傷、沮喪。一旦你開始過於關注未來,你就會變得充滿欲望、緊張——擔心你是否能控制好,是否能表現好。
在這過去與未來兩塊巨石之間,現在這個脆弱時刻被粉碎了。所以你必須非常正知。當一個人不快樂的時候,可以不保持正知——他沒有什麼可失去的。當一個人快樂的時候,就必須非常小心謹慎——現在他有一個寶藏要失去。而且可以在一秒鐘內,在一瞬間失去。一步走錯,就可能失去。而這是你丟失寶藏的兩個方向。一個貧窮的人,一個乞丐,不用擔心會被搶劫。但是一個有寶物的人,就必須非常謹慎。佛陀走路的時候,他為什麼要這麼小心謹慎?他有一個東西,非常脆弱的東西,隨時可能在不正知的狀態下掉落,丟失。
有一個禪宗故事。日本的一位天皇過去每天晚上都去他的首都。他意識到有一個乞丐始終是正知地坐在他的樹下,天皇從來沒有發現他睡著過。天皇在不同的時間去,但這個乞丐整夜都很正知,只是坐在那裏,一動不動,眼睛睜著。
出於好奇,天皇就去問這個乞丐:「你這麼小心謹慎是為了什麼?你好像在守著什麼?我看不出你有什麼東西會被偷,也看不出有人會騙你。你為什麼要這樣繼續坐著看守呢?
乞丐笑了,他說:「陛下,就我而言,我也想問你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有這麼多守衛?為什麼宮殿周圍有這麼多軍隊?我看你沒有什麼需要守護的。我從沒見過比你還大的乞丐。你完全空虛,我能看穿你。我在那裏沒有看到任何寶藏。你為什麼這麼大驚小怪?就我而言,我有一個寶藏,我必須小心謹慎。失去意識的一瞬間就可能會消失。看看我的眼睛,因為我的寶藏在我裏面。」據說國王看著乞丐的眼睛,進入他的眼睛,完全迷失了。這是一個非常明亮的空間。於是他成了這個乞丐的弟子。
這個乞丐是一位禪師,天皇尋找了許多年,他拜過許多師父,但他始終感受不到‘未知’的氣息。對這個乞丐,他能感覺到它幾乎在眼前具體化了,他能觸碰到它。在這個人身上發生了一些神聖的事情。
所以,當你有一些寶藏要守護的時候,就要好好守護它。現在這兩者將是盜賊——過去與未來。你要保持正知。別的什麼都不需要,只要正知。將自己從睡夢中搖醒。每當你開始掉進陷阱的時候,就給自己一個猛推,並記住。
我想告訴你們一個幾百年來最美麗的寓言。寓言幾乎從世界上消失了,因為那些美麗的人——創造了許多寓言的耶穌,佛陀——已經消失了。
寓言不是一個普通的故事,寓言是一種手段——一種表達通常不可言說的手段,一種暗示,只能非常間接地暗示的一種手段。
這個寓言是在這個時代寫的,一個非常罕見的人,弗蘭茲·卡夫卡,寫下了這個寓言。他真是個罕見的人。他努力掙扎想不寫下來,因為他說過他想寫的東西寫不出來。於是他拼命掙扎,卻又控制不住寫作的誘惑,於是他還是寫了下來。
他在自己的一篇日記中寫道:「我之所以寫下來,是因為不寫是很難的,而且我深知寫下來也是很困難的。在這種兩難的狀態下,我還是決心寫下來。當他去世時,他以一個朋友的名義留下了一份遺囑,說‘請將我寫的一切——我的日記,我的故事,我的寓言,我的素描,我的筆記——都燒掉。而且不看就將它們燒掉。因為這是唯一的方法,我可以擺脫我一直試圖想寫一些不能寫的焦慮。而我無法抗拒,所以我已經寫了。現在這是唯一的辦法。我之所以寫出來,是因為我無法控制自己。我明明知道不能寫,卻不得不寫,所以現在,不看它,就毀掉,徹底燒掉。什麼都不能留下。'」但這位朋友做不到。幸好他沒有這樣做。
這是卡夫卡的寓言之一。傾聽它,沉思它。
我吩咐將我的馬兒從馬廄裏牽出來。
僕人沒有聽懂我的話,我便自己走到馬廄,
給馬備好鞍,騎了上去。
遠處傳來了號角聲,
我問他,這是什麼意思。他說不知道,
他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沒聽到。
大門口,他叫住我,
問:「主人,您騎馬要上哪兒呢?」
我說:「我不知道,只是離開這兒,離開這兒。離開這兒向前走,向前走,這就是我達到目標的唯一辦法。」
他問:「那麼您知道您的目標了?」
我回答道:「是的,我剛剛告訴你了,離開這兒,離開這兒,這就是我的目標。」
他問:「您還沒有帶上口糧呢?」
我回答道:「什麼口糧我也不需要。旅途是如此漫長,如果一路上沒有任何收穫,我一定會餓死的。沒有什麼口糧能搭救我,因為旅途太漫長了,我沒有足夠的食物。沒有任何補給能夠拯救我,因為幸運的是,這是一場真正巨大的旅行。」
寓言說這是一場巨大的旅行。真的是無盡的旅行,因為你永遠也到不了,因為你永遠無法離開這裏。你怎麼能到達「遠離這裏」?無論你去到哪里,都會在這裏。而你又會試圖從這裏離開。沒有辦法到達這個目的地。如果離開這裏是命運,那麼就沒有辦法到達它。而我們都在逃離這裏。
看。不要讓這則寓言成為你的生命。通常每個人都在這樣做——有意無意。開始進入這裏,開始進入現在。然後就會有巨大的快樂——如此之多以至於它開始從你身上溢出。不僅不僅你樂在其中,它開始溢出,它開始成為你的環境氣氛,它變得像一朵雲圍繞著你。所以無論誰走近你,都會變得充滿它。甚至其他人也會開始享用,參與其中。而你擁有的越多,你就越會被沉浸於現在。然後,當你沒有任何空間留給自己的時刻到來——將只有快樂存在,你就消失了。但對於兩件事——過去和未來——要保持正知。
現在,普雷姆·迪安,你有一些東西要失去——你很幸運,因為你有一些東西要失去。你有巨大的責任不失去它。頭腦會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嘗試它的方式。當你變得如此正知,以至於頭腦無法滲透你,無法打擾和分散你的注意力時,你的頭腦就會慢慢地開始放下。然後有一天,它很清楚,現在沒有辦法奈何你了——所以它就離開你了。然後它就不再困擾你了。
那一天也會到來。因為你以前不相信這種快樂是可能的,所以你可能不相信我現在說的話。不被分心的日子也終將到來。
然後你會再次變得更加正知,因為你會開始哭泣,「為什麼我浪費了這麼多年的時間在這些分心的事情上?」然後你會再次關心未來。許多時候你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來面對過去和未來。它就像一個人攀登山頂——他在山間中轉來轉去,在攀登山頂的路途中轉來轉去,許多時候你來到同一個地方,同一處景色。會稍微高一點,但還是同樣的地方——同樣的樹,同樣的天空。一次又一次,許多時候,你會一次又一次地受到同樣的過去和未來的干擾。這只是一個開始。但是終有一天,一個人到達了頂峰,當他到達頂峰時,所有的東西都會同時變得可用:山谷、天空、雲彩、高度、深度——一切都變得可用。這就是覺醒。
問題三
幾天前,我拿了一張紙,隨便在上面塗鴉並寫了點東西,然後我痛苦地發現,我充滿了自責和自憐。在那張長長的紙條上,我沒有一句好話。是不是我太理想主義,太以自我為中心了,有沒有辦法擺脫這種黑暗?
每個人都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每個人都變得理想主義。沒有人是現實的。理想是人類的通病。
每個人的成長方式都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活在某種理想中,他們必須成為未來的某個地方的某個人。一種理想形象被賦予,你必須像他一樣。這給你一種緊張感,因為你不是他,你是有別於他的,但你的理想讓你必須成為它。所以一個人不斷為不真實而譴責真實——不真實就是不真實。而理想不斷拉著你走向未來,脫離現在。
理想之所以成為持續不斷的噩夢,是因為它一直在譴責。無論你做什麼都是不完美的,因為你有一個完美的理想。無論你獲得了什麼,你仍然沒有得到滿足,因為你有一個永遠無法滿足的瘋狂的期望。你是人,在一定的時間裏,在一定的空間裏,有一定的局限性。接受這些局限性。完美的理想主義者總是處於瘋狂的邊緣。他們是執念者——無論他們做什麼都覺得做得不夠好。而且沒有辦法將一件事做得完美無缺——完美不是人類所能做到的。事實上,不完美才是唯一的方式。我在這裏教你什麼?我不教你完美,我教你全然。那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安住于全然。不要為完美而煩惱。當我說全然的時候,我的意思是真實的,在這裏,無論你做什麼,都要全然地去做。你將是不完美的,但你的不完美將充滿美感,它將充滿你的全然性。
永遠不要試圖做到完美,否則你會產生許多焦慮。已經有這麼多煩惱了,不要再給自己製造更多的煩惱。
我聽說:
碰巧,衣衫不整、憂心忡忡的加芬克爾坐在火車上,抱著一個三歲的男孩。每隔幾分鐘,加芬克爾就會打孩子的屁股。
坐在他對面的一個女人說:「如果你再打那孩子一次,我會給你製造許多麻煩,你不會忘記的!」
加芬克爾說:「麻煩?你要給我製造麻煩?小姐,我的生意搭檔偷了我所有的錢,帶著我的妻子和車私奔了。我女兒在特等豪華客車車廂裏,懷孕六個月了,她沒有丈夫。我的行李丟了,我上錯火車了,這個臭小子將我的車票吃掉了,吐了我一身。小姐,你要給我製造麻煩嗎?」
現在還能有什麼麻煩呢?你不覺得麻煩已經夠多了嗎?生命本身就是如此複雜,請對自己寬容一點。不要製造理想。生活製造的問題已經夠多了,但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如果你坐錯了火車,你可以換車,如果車票丟了,可以再買一次,如果你妻子私奔了,你可以再找一個女人。生命給你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但理想主義給你的問題是永遠無法解決的——它們是不可能的。
有人想成為耶穌……現在沒有辦法了,事情不再這樣發生了,大自然不允許。耶穌只發生一次,而且只此一次,大自然不允許任何重複。有人想成為佛陀,現在他想做不可能的事。它根本不會發生,也絕不會發生,它是違反自然的。你只能做你自己。所以要全然而行。無論你在哪里,無論你在做什麼,都要全然而行。進入它,讓它成為你的靜心。不要擔心它會不會是完美的——它不可能是完美的。如果它是全然的,這就足夠了。如果你喜歡這樣做並且全然而行,你就會從中感受到一種滿足感,你會融入其中,你將脫穎而出,新鮮的、更有活力。
每一個全然的行為都會重新煥發活力,每一個全然的行為都不會帶來任何束縛。全然地愛,不會產生執著,部分地愛,就會產生執著。
全然地活著,你就不怕死,局部地活著,你就會怕死。但是請忘了「完美」這個詞。這是最罪惡的字眼之一。這個詞應該從世界上所有的語言中刪除,應該從人類的頭腦中刪除。沒有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人能夠做到完美。難道你看不出來嗎?即使神在那裏,你來見祂,你就不能在祂的創造物中找出缺點嗎?這麼多,所以祂才躲起來。祂幾乎怕了你。缺點和缺點和缺點。你能數得清楚嗎?你會發現無窮的缺點。事實上,如果你是一個尋找缺點的人,你就不能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找到任何正確的東西。一切似乎都只是一團糟。甚至神也不是完美的,神是全然的。祂喜歡這樣做,祂仍然喜歡這樣做。但祂並不完美。如果祂是完美的,那麼創造物就不可能是不完美的。從完美中所產生的,就會有完美。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說神是完美的。我不這麼說。我說神是完整的,神是神聖的,神是全然的——但不是完美的。儘管祂可能還在不斷努力……祂怎麼可能是完美的?如果祂是完美的,這個世界現在就已經死了。一旦事情變得完美,死亡就會發生,因為沒有未來,沒有辦法。樹木還在生長,嬰兒還在出生——事情還在不斷繼續著。祂不斷進步。你看不出祂的進步嗎?祂繼續改善著一切。這就是進化的意義:事物正在改善。猴子變成了人——這是一種進步。然後人將成為神和上帝——這就是進化。
皮埃爾·泰亞爾德夏爾丹表示:有一個歐米茄點,一切都將變得完美。
根本就沒有。不存在什麼歐米茄點。不可能有。世界始終是在這個過程中,進化是存在的,我們正在不斷接近和接近,但我們永遠不會達到,因為一旦我們達到——就終結了。神仍在以不同的方式繼續努力嘗試,不斷進步。有一點是肯定的:祂對自己的努力很滿意,否則祂早就放棄了。祂仍在為此傾注精力。當上帝對你滿意時,對自己不滿意完全是無稽之談。要對自己滿意。讓快樂成為終極價值。我是一個享樂主義者。永遠記住快樂是標準。無論你做什麼,都要快樂,僅此而已。不要為它是否完美而煩惱。
為什麼如此癡迷于完美?那你就會緊張、焦慮、惶恐、不安、煩惱、衝突。英語單詞「極苦(agony)’來自一個詞根,意思是:處於衝突中。不斷地與自己搏鬥——這就是極苦的意思。如果你對自己不滿意,你就會處於極苦之中。不要要求不可能的,要自然、放鬆、愛自己、愛別人。
記住,一個不能愛自己的人,因為他不斷地譴責,也不可能愛別人。一個完美主義者不僅對自己要求完美,對別人也是如此。一個對自己苛刻的人,必然也會對別人苛刻。他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就在幾年前的印度,有一個甘地,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幾乎是一個神經病患者。他對弟子們非常嚴厲,甚至連茶都不允許喝。因為茶葉中含有尼古丁。如果有人被發現在他的道場喝茶,那是一個巨大的罪惡。戀愛是不允許的。如果有人愛上了某個人,那是一種巨大的罪惡,就好像整個世界都會因此而被淹沒。甘地一直在監視他的弟子,總是坐在鑰匙孔旁。但他對自己是那樣的。你只能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
但這些類型的人之所以成為偉大的領導者,是因為他們在別人身上製造了許多罪惡感。你能在人們身上創造的罪惡感越多,你就越能成為更大的領導者。因為越來越多的人覺得,是的,你可以幫助他們變得完美。他們是不完美的,所以你可以幫助他們變得完美。
我不是來幫助你變得完美的,我不關心任何形式的無稽之談。我只是來幫助你做你自己。如果你不完美,那很美,如果你完美,那也很美。
不要試圖讓自己變得不完美,因為那可能成為另一種理想!你可能已經很完美了——那麼聽我的話就會給自己製造麻煩!這個人說要不完美!沒有必要。如果你是完美的,也要接受!試著愛你自己。不要譴責。一旦人類開始深深地接受自己,所有的教堂都會消失,所有的政客和祭司都會消失。
我聽說:
一天晚上,一個男人在北方森林釣魚,嚮導在篝火旁說,他曾經指導哈裏·愛默生·福斯迪克去釣魚。
嚮導說:「是的,他是個好人,除了愛說髒話。」
對方問:「但是,你的意思肯定不是說福斯迪克博士在褻瀆神靈的吧?」
嚮導抗議道:「噢,但他確實有過這種行為,先生,有一次他釣到了一條上好的鱸魚。正當他要將魚放到船上時,魚從魚鉤上擺脫了。於是我對福斯迪克博士說‘那實在太他媽遺憾了!’福斯迪克博士馬上回過頭來說‘是的,就是這樣!’那是我唯一一次聽他說這種話。」
這就是完美主義者的思想。博士什麼也沒說。他只是簡單地說:「是的,就是這樣。」但這也足以讓完美主義者尋找到缺點。
一個完美主義者是神經質的。他不僅神經質,而且還會在身邊製造神經質的傾向。所以不要做一個完美主義者,如果你身邊有人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在他污染你的思想之前,儘快逃離他。
所有的完美主義都是一種深深的自我旅行。僅僅從理想和完美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不過是將自我裝飾到極致。一個謙虛的人接受生命並不完美。一個謙虛的人,一個真正有宗教性的人,接受我們是有限的,是有局限性的。
聽著……這就是我對謙虛的定義。不追求完美就是謙虛。一個謙虛的人變得越來越全然,因為他沒有什麼可否認的,沒有什麼可拒絕的。他接受他的一切,好的,壞的。而一個謙虛的人是非常富有的,因為他接受他的全然性,他的憤怒,他的性,他的貪婪——一切都被接受。在那深深地接受中,發生了巨大的煉金術變化。一切醜陋的東西都會自動消失。他變得越來越和諧,越來越完整。
我不贊成聖人(saint),但我贊成聖者(holy man)。聖人是完美主義者,聖者則截然不同。禪師是聖者,天主教聖徒是聖人。「聖人」這個詞本身就是醜陋的。它來自「聖徒」——一個被權威授予為神聖的人。現在誰能授予任何人成為聖人?是一種學位嗎?但是基督教會不斷做那愚蠢的事情。
即使是追授學位也是有的。一個聖人可能在三百年前就已經死了,然後教會修正了它的觀念,或者是世界發生了變化,三百年後教會給了一個諡號——追授那個人真的是一個聖人,我們當時不能理解他。而教會可能殺了那個人——這就是聖女貞德成為聖人的原因。他們殺了她,但後來他們改變了他們的觀念。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越來越接近聖女貞德,人們很難不接受她。他們先是殺了她,然後又崇拜她。幾百年後,人們發現並崇拜她的屍骨。她被同樣的人燒死,同樣的教會。
不,聖人這個詞不好。聖者之所以成為聖者是因為他自己,而不是因為某個教會決定授予他的聖徒身份。
我聽說了。
雅各森今年九十歲,曾經歷過波蘭大屠殺、德國集中營的毆打,以及其他幾十次反猶太人的經歷。
他坐在會堂裏祈禱著:「哦,主啊!難道我們不是你所揀選的子民嗎?」
從天上傳來一個聲音:「是的,雅各森,猶太人是我所揀選的子民。」
老人哭著說:「好吧,那麼,你是不是該選別人了嗎?」
完美主義者是上帝所揀選的子民,記住。事實上,當你明白你因為你的思想而製造自己的痛苦的那一天,你就會打破所有的思想。然後,你只需活出你的現實——無論它是什麼。這將是一個偉大的轉變。
所以不要試圖成為上帝揀選的子民,只要做一個普通人就好。看在上帝的份上,做一個普通人就好了!
問題四
前幾天你說努力是危險的,但在靜心中需要下苦功夫。在我這個德國人看來,努力就等於苦功夫。有沒有不需要努力的苦功夫?
這一點很微妙。努力始終是三心二意的,努力始終是偏頗的。你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你看不到有什麼辦法可以不做就達到你想要的結果。如果有什麼辦法,你可以放下努力,直接跳到結果上。一個人永遠不會完全地投入到他的努力中,不可能,因為頭腦是關於未來的,是關於最終結果的。努力是面向未來的、面向結果的。一個人只是為了將來的一些結果,一些利潤,一些貪欲,一些好的回報而去做。
這就是為什麼禪師說需要無為的努力。他們所說的無為是什麼意思?他們說下苦功夫是必要的,但不應該是面向未來的。你應該好好享受它。不是為了別的目的——即使沒有達到什麼目的,它本身也是美好的。這是人類頭腦最難做到的事情。所以我稱之為下苦功夫。最難的是為自己而做事情,為自己而唱一首歌,為自己而靜心,為自己而愛。這是人類頭腦最困難的事情,因為頭腦是面向未來的。它說「為了自己?那為什麼?結果會怎樣呢?
人們來找我,他們問:「我們可以靜心,但我們會得到什麼呢?我們可以成為弟子,但我們能從中得到什麼?」這就是頭腦——始終是貪婪的。
容我告訴你……
一天,穆拉·納斯魯丁透過窗戶望著街道,突然看到他的債主正走近房子。穆拉知道這個傢伙的意圖,就召喚他的妻子,讓她處理這個來訪者。
於是,妻子打開門說:「是的,先生,我知道我們還沒有錢還你的債。雖然穆拉本人此刻不在家,但他日夜都想著該如何弄點錢來還你的債。他甚至還讓我在街頭上守著,每當有一群綿羊經過時,他都要我出去撿拾那些任何可能被掛在灌木叢上的羊毛。這樣,當我們得到足夠多的羊毛,我們就可以紡紗,做幾條披肩,將它們賣掉,然後用這些錢還你的債。」當她說到這裏時,那人開始笑了,於是穆拉從他的藏身處出來說:「你這個流氓,現在你聞到了錢的味道,你開始笑了。」
頭腦就是那個流氓。一旦它得到任何未來的暗示,它就會開始發笑。頭腦立刻就跳到它身上,抓住它——你現在已經不在這裏了。靜心是為了它自己,就像愛是為了它自己一樣。
問一朵玫瑰為什麼要開花。它只是單純地開花。開花是如此美麗。這裏面沒有動機。問問鳥兒為什麼要唱歌。它們只是在唱歌。它們喜歡,樂在其中,沒有任何動機。
放下頭腦,動機就消失了。所以一天中至少有幾個小時是為了自己而做的事情:跳舞,唱歌,彈吉他,和朋友坐在一起,或者只是看看天空。至少要有幾個小時,將你的時間花在內在的活動中去。這些活動都是要下苦功夫。我知道,頭腦是非常懶惰的。它喜歡做夢,不想下苦功夫,這就是為什麼它始終是想著未來。但是頭腦是非常懶惰的。它只想著未來,這樣才能避免現在的事情,避免現在的挑戰。
我聽說過一則軼事:
一個人在小河岸邊散步時,遇到一個漁夫懶洋洋地躺在樹下,手裏拿著一根魚線,魚線上的浮子正在瘋狂地擺動著。
路人說:「嘿,有魚上鉤了。」
漁夫慢吞吞地說:「是的,你介意將它拉出來嗎?」
路人照做了,結果躺著的漁夫問:「你介意將魚取下來,重新將魚鉤掛餌,扔回河裏嗎?」
這件事做完了,路人開玩笑地說道:「你這麼懶,應該找幾個孩子來幫你做這些事。」
漁夫打了個哈欠說道:「這主意不錯,你知道哪里能找到孕婦嗎?」
頭腦就是這樣,它不想做任何事情。它只是希望,欲望,推延。未來是一種推延現在的詭計,未來是一種迴避現在的詭計。並不是說你未來要做什麼,不——因為同樣的頭腦思想會在那裏,它會說明天,明天。你會死,你不會做任何事,你只會在頭腦中思想。而這種思想可以幫助你保持面子:你不會覺得懶惰,因為你想了那麼多事情,始終想著要做偉大的事情,夢想著偉大的事情,而不是做那些現在真正要做的小事。下苦功夫意味著要做好當下,做好當下給你帶來挑戰的事情。
前幾天你說努力是危險的,但在靜心中需要下苦功夫。
是的,要下苦功夫——因為你將不得不與頭腦思想背道而馳。困難不在於花費時間做功夫——做功夫很簡單,很容易——困難來自於這樣一個事實,因為你被頭腦思想蒙蔽了,你將不得不擺脫它。
在我這個德國人看來,努力就等於苦功夫。有沒有不需要努力的苦功夫?
但所有的頭腦思想都是德國人。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麻煩,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都發現自己的法西斯主義,自己的納粹主義,自己的希特勒。每個人都有。頭腦是法西斯的,頭腦不斷地尋找領袖,尋找有人來領導。當德國落入希特勒的陷阱時,整個世界都感到驚訝。
沒人能相信,這幾乎不合邏輯。這樣一個美麗的民族,有著如此偉大的學術傳統,有著如此博學的人,有著如此偉大的哲學傳統,有著如此偉大的康得、黑格爾、費爾巴哈、馬克思……如此偉大的文化,如此精緻的智慧,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音樂家、偉大的小說家和詩人的文化、哲學家和教授的國家……「教授」在任何其他國家都沒有像德國這樣受人尊敬的詞。一個如此聰明的種族怎麼會落到希特勒這個愚蠢的、近乎白癡的人手裏?
但這一點必須領悟到:所有的知識,如果是膚淺的,如果是頭腦的,是不會有幫助的。知識只停留在表面——在你的內心深處,你仍然是幼稚的。那些教授,甚至像馬丁·海德格爾這樣的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可以說是本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他也成了希特勒的追隨者。這些巨人追隨這個近乎瘋狂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它必須被領悟到,它可能發生,它時有發生。這些偉大的頭腦只是表面上的偉大,內心深處他們的存在是非常幼稚的,只有他們的智力增長了,但他們沒有成長。
海德格爾的思想是非常成熟的,但他的存在卻是非常幼稚的。他的存在是孩子氣的,他在等待有人來領導他。一個真正成熟的人不會將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而是對自己的存在負責。
現在,整個德國的科學家、哲學家、教授、詩人、偉大的知識份子,都成了一個非常普通、平庸的人的犧牲品。而那個人統治著他們。這必須幫助每個人去瞭解到智力的愚蠢,智力是膚淺的。一個人應該在存在中成長,否則他總是傾向于成為這些人的犧牲品。這種事時有發生。
頭腦思想受到外在的制約,它可以由外在統治。你必須成長為一個沒有頭腦思想(無念)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不被外在所統治。只有無念的人才是自由的,獨立的。他既不是德國人,也不是印度人,也不是英國人,更不是美國人——他是完全自由的。美國人、印度人、德國人……這些是你們監獄的名字,這些不是你們自由的天空。這些不是飛翔的天空,這些是生命的監獄。一個自由的人只屬於自己,不屬於別人。一個自由的人只是一種能量——沒有名字、沒有形態、沒有種族、沒有國家。國家和種族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個人的時代正在到來。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裏,沒有德國人、沒有印度人、沒有印度教、沒有基督徒——將有純粹的個人,全然地自由,以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打擾任何人的生活,也不允許任何人打擾他們的生活。否則,頭腦思想是幼稚而狡猾的。它可能成為任何希特勒、任何沙文主義者、任何膽大妄為的瘋子的犧牲品……那些人膽大妄為,他們從不猶豫。這就是希特勒的魅力所在。他太膽大妄為了,他絕對是個膽大包天的人。他從不猶豫,他是絕對肯定的。而那些對自己的存在感到不確定的人,會立刻在這樣一個人身上找到深深的吸引力。這是一個對真理如此肯定的人,他一定已經達到了真理。他們開始與他同流合污。因為你的不確定,你成了一個瘋子的犧牲品。但瘋子始終是絕對肯定的,只有極為正知和有意識的人才會猶豫不決。他們的猶豫顯示了他們的意識和生命的複雜性。頭腦思想很狡猾。它能使一切合理化。
我聽說:
伯傑和妻子躲在柏林一個隱蔽的閣樓裏躲避納粹,他決定去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在外出散步時,他與希特勒面對面遇上。德國領導人掏出手槍,指著街上的一堆馬糞對他說道:「好吧,猶太佬,吃了它,不然我就殺了你。」
伯傑戰戰兢兢地按命令做了。希特勒開始大笑起來,一不小心將手槍掉落在地上。伯傑趁機快速撿起它說:「現在,你將馬糞吃了,否則我就開槍了!」
元首跪在地上,開始吃馬糞。趁著元首埋頭吃馬糞的時候,伯傑偷偷溜走了,跑過一條小巷,爬過一道籬笆,沖上樓梯,來到閣樓。他將門關上,上了門栓,牢牢地鎖上。他對妻子喊道:「希爾達!希爾達!你猜猜我今天和誰一起吃午餐了!」
頭腦思想在不斷地合理化。即使你吃了馬糞,頭腦思想也能讓它合理化為一頓午餐——「希爾達,希爾達,猜猜我今天和誰一起吃午餐!」小心頭腦思想的陷阱。你越是正知,你就越能全然地活在當下。臨在於每個當下,那麼就沒有動機了:你做這件事是因為你喜歡它。
這就是為什麼我稱之為最難做的苦功夫。放下頭腦思想是最難的苦功夫。但這不是努力,而是覺知,這不是努力,而是強烈的正知。
問題五
覺醒需要一個人的身體嗎?一條狗或一棵開花的樹就不能覺醒嗎?
咚咚、哄咚、咚咚、哄咚。
全文完
江夏堂·HW譯於SZV